第十三章 公理正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仍是继续开虐……虽然是发生在过去的,小生写的时候仍然觉得心中极其郁闷——只是,小生觉得以猫猫的个性,这些“过往”让他说出口实在是可能性太小,所以才借着鼠师父的这个超长的“梦境”将那一世的真实以第三者的视角完完全全展示出来,为下文铺垫的同时,也算是解了上一部的一个谜题。
关于赵祯,其实小生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过当真去贬低过这样一位君王。在小生心里,历史上凡是有所作为的君王,大多都冷静的近乎于冷漠——他们必须通晓帝王权术,必须懂得保护自己。太过幼稚的君王只会自取灭亡,而赵祯明显不会是个幼稚的人。能斗倒权倾一时的刘太后的他,在历史上也算是有名的君主,怎么可能容许有人可以威胁自己?就像看少包一里面太后曾说过一句话:“历史是血染成的,江山亦是以白骨堆成的”——好吧,小生承认,小生对于君王,天生有点抵触情绪……
另,至于某位“老朋友”啊!!当真是……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诗经?国风?邶风?终风》
*****************************
闻人玄鉴被镇住了,被青年那发自于肺腑的痛苦镇住了。他呆呆的看着那一身蓝衣从大笑变成了大哭,然后握紧了手中长剑,纵身到了他的卧室里。只留下了一句话,宛若惊雷般在那个书生的耳边响起:
“先生,你知道吗?展昭从来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加痛恨自己守护了这么久的公理正义!”
门“碰”的一声关上了,屋内的人绝望,屋外的人面上却也布满了不舍与挣扎。
屋中久久没有再传出什么声音,书生松了一口气,又忍不住一叹,呆滞良久,终究只能摇了摇头,默默的离开。
也许……就这样了罢……
闻人玄鉴说不出自己心中是什么感觉,他看着那青年在屋中恨得咬牙切齿,那双清澈的眼中毫不遮掩的透露出浓得化不开得恨意,就这样一直呆坐在屋中。想要安慰,却明知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心中却烦闷的想要大喊大叫,只想自己此时若能动了,定然不顾一切的上前,取过那柄雪色长剑冲进皇宫。
忽然就想到了先前一直浮现在脑海里的那首诗,那是在说这个青年的罢!那个白衣青年就这样命丧冲霄楼,留下他一个人……
若是当初他们两人同时闯进去,或者根本不顾什么皇命……
——他知道,这些也只能是想想而已。心中忽然有点怨愤于那个白衣青年——他倒是一死了之,不必受这些苦楚。留下这蓝衣青年一个人承担着这一切……其实,活着的人往往比死去的人更痛苦,更绝望,更何况等待这个青年的是让人进退两难的选择……
闻人玄鉴自然不会知道,那个白衣青年在这个时候,正冒着魂飞魄散的危险,每日忍受着几乎无“人”能忍的阴风过体,守在奈何桥前……
……
之后那青年变回了原来的样子,仿佛那天的失态对他、也对所有人而言不过是梦境一场。闻人玄鉴看着日子一天一天像走马观花一般流逝,心也慢慢跟着麻木。
对于他而言,眼前所见的一切就像是一场戏剧,无关的日子眨眼既过,就像是被什么算计着,只将最重要的事情展现到他的面前。他也不知道究竟是应该算作那之后的多久。总之,场景再次缓缓的,宛若真实的在他面前上演的时候,已是新的一天。
这一天,宫中来人,当着众人的面宣布皇上召见开封府中的所有人。青年跪下接旨,所有的的一切都做得有条不紊,毕恭毕敬,甚至是精准的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除了那双幽黑到毫无任何情绪的双眼。
闻人玄鉴每次见到这双眼睛,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第一次见到这个蓝衣青年的时候,对着那个白衣青年,那双眼里毫不掩饰的温和与温暖——自那天起,这种情绪,他再也没在这双美丽而有神的眼中见过。
也许这青年的灵魂早已失去了吧……
他不由自主的这样想着。看着那青年挺直了腰背,跟着其他人缓缓踏入了宫门。随后来到了一个大殿上,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了坐在最高位置上的那抹明黄色的身影。
这也是闻人玄鉴第一次见到造成了这个梦境之中的巨大悲剧的人。
那人很年轻,一张脸上有着不怒自威的神情,已经换了大红官袍的青年面无表情的敛去了眼中的恨意,跟着其他人下跪,道:
“万岁万岁万万岁。”
闻人玄鉴清楚,这个时候的青年口中虽然这样说,他最想做的,恐怕还是不顾一切的抽出手中长剑冲上前罢……
接着就是毫无意义的官家寒暄。原来这次皇帝召见他们,是为了给襄阳王叛乱一事结案。在这期间,那个掌管着天下大权的男人还似笑非笑的、意有所指的问了青年一句话:
“白护卫的牺牲令人惋惜……展护卫,你可怪朕?”
青年想要冷笑,眼中闪过了一丝讥诮,然而他的脸上仍旧是一幅毕恭毕敬的表情:
“白兄——为国为民,死得其所,展昭——怎会有怨?”
握着长剑的手却已紧紧地攥了起来。
“……这就好。”帝王淡笑,将注意力放在了一旁。在他的眼里,青年只不过是他统辖之下的众多臣民之一——虽然是个很有能力,也很听话的臣民。
只要是听话的,就是好的——这就是帝王的想法。
青年却只是默默的退后,尽量不让自己的身形显现在帝王的面前。他不想引起他的注意,生怕自己一个忍不住,当真忘记了天下百姓,忘记了其他一切,对着那个男人挥出手中的长剑。

在这一刻,闻人玄鉴仿佛已经完全能够读懂青年此时的想法了。
谈话仍在不温不火的进行着,一个又一个与那场叛乱有关的人被判了罪,先前那个面如黑炭的人就是执法者——闻人玄鉴不知道他是什么人,却知道在青年的心中,这个人无疑是很重要的。
然而就在此时,变故忽起!!
“老朋友”要出场的分
对于闻人玄鉴而言,这个变故他是不屑于在意的——有人来刺杀皇帝,尤其是这个皇帝,他甚至有在一旁拍手叫好的冲动——反正谁也看不到他,他也完全无法改变这一切。
他甚是好奇:若是这个号称帝王的人死了,那个青年会不会就此解脱?
对方明显打着为襄阳王报仇的旗号,一路杀进了皇宫内院,闻人玄鉴看热闹看得开心,唇边也跟着泛起了冷笑:闹罢!闹得越热闹越好!最好是将这里闹得天翻地覆,万事不宁才好!
抱着这样的看热闹之心,闻人玄鉴冷笑着见皇宫众多御前侍卫与那些悍不畏死的黑衣人缠斗在一起,双方不断有人倒下,又不断有人加入——直到一抹红色的身影出现在场中。
青年的气势沉着,那一直封印在古朴剑鞘里的长剑此刻在日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长剑过处,无人能挡——这是闻人玄鉴第一次见到青年出手。他见过月光下那抹染血白影的张扬风华,也见过高洛与他斗在一起时的相同剑势。然而青年的剑与高洛的剑毕竟不同,在这日光之下,硬生生舞出了一片血腥的温润。
青年不会轻易杀人,但是他的剑势却足够凌厉——闻人玄鉴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另类的残忍,败在他的剑下的人都死不了,但是会失去战斗能力,被随之而来的其他侍卫捉住——敢于来刺杀皇帝的人,既然被捉住了,又怎么会有好下场?
不过这不是青年此时应该想的,也不是闻人玄鉴这时应该在意的。
战斗时的青年沉着冷静,置身事外的闻人玄鉴却渐渐心焦——他不忿于青年的行动,却又怜悯于青年此时的处境。经过那一天,他似乎理解了青年为什么最终没有当真杀上皇宫,而是硬生生的忍下了这口气,忍得几乎要呕出血来!
这个世界永远不是围绕着他们转的,皇上才是百姓的中心。若是当真只凭私仇杀入皇宫,他就不是他了!
——虽然明白,心中还是不免难过与不忿,忍不住想着,若是换了那个白衣青年,若是……
眼前猛然间又回忆起不久前见到的那一幕:清月如辉,寒夜如墨,那一袭白衣轻巧的跃入冲霄楼的大门,带着一身的夜色坠入铜网,随即——红透胸间,白衣尽然……
那一夜相互对饮的景色,已然成了绝响。那时那刻的温馨,恐怕也只有他一人看在了眼里——无论是对帝王,还是对百姓,他们都是无足轻重的,江山需要的不是两个英雄,而是长久稳定的治理。
似乎在这瞬间,一切都被绝望与无奈所吞没。他们投入其中,也只来得及在这水面上荡起一抹涟漪,“咕咚”一声后,便深深沉入了水底,再无痕迹。
再无痕迹。
……
就在此时,一个同样一身红衣的鬼魅般的男子出现在了皇宫的宫墙上。青年心有所感,转头望去,却在片刻面色一沉。
闻人玄鉴的心仿佛也在这一刻随着沉了一下。
那人说:“展昭,我们又见面了!”
声音清冷,偏又带着不知明的魅惑,那人的唇边带着几分似笑非笑的意味,目光在场中诸人的身上扫视了一圈,最后还是落到了青年的身上,眼中透出毫不掩饰的贪婪:“还记得吧!我曾说过,倘若我们再见面,我是不会再放过你的!”
就像是受了什么制约,所有围攻青年的黑衣人都停下了手。青年站直身体,目光中透出了一种似是愤恨,似是惊惧的光芒。
半晌,他一字一顿的,带着深沉恨意的话语自喉间挤出:
“李菊风!”
红衣人大笑:“难为你还记得。怎么。还记恨当初我控制着你打伤了白玉堂的事情吗?那次让你逃脱时我就说过,下一次!下一次见面时,我定会叫你后悔!”
青年冷冷的看着红衣人几近疯狂的表情,不发一语。握着剑的手却紧了又松。忽然,他的眼前一花,那红衣人已然来到的他的面前,以闻人玄鉴的眼力,竟都看不出那人用的是怎生诡异的身法。
青年却似早有准备,那人身形微动,手中长剑已经稳稳举起,却也在此时,闻人玄鉴清楚的听到,那人在青年的耳边轻轻的说了一句话——就是这样的一句话,让原本沉稳镇定的青年瞬间心神大乱!
“白玉堂的尸体——你想要么?或者,你不在乎他成为我手中的另一具活死尸?”
!!!!
展昭的双眼圆睁,红衣人微笑。正自得间,眼前忽的一花,点点寒光已近在眼前。
“至少要先带上你陪葬!”
青年说的坚定,出手更是大出闻人玄鉴的意料。他本能的想要叫声好,却发现那红衣人不但没有半点慌乱,反而早有所料般轻松躲开了那一剑,笑得志得意满:
“果然啊!展昭,你终究不是神——这个时候的你,心中可有恨意?你恨的人,莫不是正端端正正的坐在龙椅上!”
“当啷”一声,青年手中长剑落地,发出了一声震得闻人玄鉴双耳嗡响的金石碰撞声。
===========================
PS:近期迷上了窜改《诗经》原义的游戏,总觉得这些所谓的“怨妇诗”“征战诗”“思念诗”经过修改后,完全可以在原义的基础上表达出另类的意思——无法接受的大人尽可能地忽视好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