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狮子的咆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长尾景虎对越后的统一,只是在名义上的,并没像当时诸国一般,建立起一个以他为核心的集权政体。在其治下的越后国,所谓的长尾家臣团,其实更像是个以他为首的越后豪强联盟,而维系这个联盟存在的基石,则是他个人的威信与实力。这样的君臣关系当然是很松散的,易受外部势力的影响而产生变数。但景虎却不以为然,他始终都没想过要去夺走这些豪强们的土地,将他们彻底转化为只供自己驱使的臣子。他之所以愿意去保持这样一种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旧武家体制,则是与他尊崇佛道、始终视幕府为自己主君的信念密不可分的。此后不久,越后即被卷入到了与邻国的纷争当中。首当其冲的,正是与长尾家有着宿世恩怨的关东管领上杉家。天文二十一年(1551年)岁末,也就是越后守护上杉定实去世后的次年,战败的关东管领上杉宪政走投无路,跑到春日山城向景虎求援来了。
这还真是“病急乱投医”。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差不多在长尾为景起事的同一时期,关东的南部,有位叫做伊势早云的浪人,凭借诈术窃取了相模国的小田原城,由此成为了割据一方的国主。早云的儿子新九郎,在父亲死后便冒姓了北条氏,称作北条氏纲,又在与关东各路人马的较量中屡获大胜。再到了早云的孙子、和景虎同时期的北条氏康这一代,北条家已经俨然成为关东一霸,严重威胁到了管领上杉家在关东地区的统治地位。
有鉴于此,时任关东管领的上杉宪政——他是当年那个被为景干掉了的上杉显定的孙子——于是纠合部众,倾其全力来与北条氏相抗。无奈宪政本人不晓兵略,对手北条氏康又是位号称“相模国的狮子”的狠角色,不单精于治国,用兵也是颇厉害。结果打了半天,非但没能如愿抑制住北条家的上升势头,就连管领大人所居住的上野国平井城,也因为前方战事吃紧而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野位于越后东面,此间一旦有失,则北条军便可长驱直入,直捣春日山城。故此,助人便是利己,长尾景虎在与上杉宪政会面后,当即点头应允了后者的请求。至于两家此前种种,既然当事人宪政都不以为意,景虎便更没有放在心上的道理了。也是有了景虎作为强援,宪政最终击破了北条家的上野侵攻军,得以平安无事地回到了平井城中。
景虎的仁义之名,也正随着此次援护关东管领而开始逐渐响彻诸国。只是关东乱局恰似一个泥潭,长尾家前面一脚踏了进去,再想抽身而出,便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天文二十一年(1552年)一月,北条氏康又来,上杉宪政再度仓惶出奔,留在平井城中的嫡子龙若丸在城破时惨遭北条军捕杀。堂堂关东管领,从此无家可归,只好永远地留在了越后。
对于北条氏康如此赶尽杀绝的行径,宅心仁厚的景虎表现得颇为反感。但是因为卷入越后南方邻国信浓的战事,使他又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征讨北条氏的计划。
信浓国是著名的粮食产地,国内群雄并立,一直鏖战不休,这就给外人以可乘之机。信浓往南是甲斐国,守护武田晴信(后来出家入道,法号信玄,俗称武田信玄)乃是被称为“战国第一军略家”的名将,他发动了疾风烈火般的信浓侵攻战。到了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四月,在不断受到武田家的猛攻、朝不保夕之下,北信浓豪强村上义清、高梨政赖等人轻骑快马直入越后,如上杉宪政般向长尾家发出了恳切求援的信。

“擅自夺取他人领土,这般贪欲,神佛不容!”一向恪守信义,同时也希望维持旧有秩序的长尾景虎对武田所为,无法置之不理。于是,在同年八月,闻悉身处对武田作战最前线的村上家已经全线崩溃,景虎终于正式决定用兵北部信浓。九月,长尾军八千余人在景虎的亲自率领下越过国境,兵锋直抵信浓荒砥、青柳城一线,后世所谓的“第一次川中岛合战”就此爆发。
所谓的川中岛,“川”即河,指的是北信浓靠近越后国境的周边,善光寺以南、犀川和千曲川交汇处的一片辽阔的平原地带。这里不仅拥有大片因河流冲刷而成的肥沃土地,经济价值极高,更是经由北信浓前往越后的咽喉要道。景虎发兵,一则确是急人所难,二则也与关东事件相仿,有个确保本国安全的考虑在里面。只是当时的他大约不曾想到,伴随着越后长尾家与甲斐武田家此番的初次交锋,这片弹丸之地,仿佛宿命般的,成为贯穿自己大半生的战场!
原来甲斐的守护武田家,源自名门源氏之后,自踏入战国时代以来,在他们的第十八代家督武田信虎的带领下,一直都以强硬的军事手段维持着对外扩张的猛烈势头。只是信虎虽然擅战,却是生性残暴,家臣和领民对他多有不满,后终为自己的嫡长子武田晴信借机放逐出国。而这位武田晴信在赶跑父亲继任家督以后,对外政策虽然大体未变,但在方式方法上却更加灵活多样,只是连打带哄,大棒与胡萝卜双管齐下,从而迅速地完成了对南信浓大部分地区的征服。晴信于是又将目光转向了东北,转向了更加辽阔与富庶的北信浓。在他看来,凭借此前强劲的胜势,去击败这些地方上各自为政的土豪,将信浓全境完全置于武田家的统治之下,实在轻而易举,胜利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但是,正因为长尾景虎的出现,使得这位人称“甲斐之虎”的武田家督遭遇到了自他初涉战场以来从未有过的强力阻碍。武田晴信喜读兵法,尤以《孙子》为甚,就连战旗上,也是《孙子》中的“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四句名言,崇尚不战而屈人之兵、在战前通过多方筹谋而奠定胜利基石的风格。
相比之下,长尾景虎则迥然不同,论年纪,他比生在大永元年(1521年)的武田晴信年轻九岁,行事当然不若后者稳重,再因性格所致,他的作战风格也与晴信截然相反,时常是亲率精骑长驱直入,喜好以正面决战的方式毕其功于一役——但也绝非不动脑子地蛮打蛮撞。简单来说,就是这两个人一个喜静,一个好动,但在当时都可谓是用兵的高手,正所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双方斗了几十年,到头来谁也没办法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一次川中岛合战即是如此。长尾军在战事初期取得了一定胜果,武田军随即反击,在抵住对手的第一波攻势之后,便按晴信的布置玩起了避战策略,不肯再与长尾军发生全面接触。两军相持到这年九月底,景虎觅战不得,于是引军北还。晴信则在随后的十月底回到了本据甲斐国府,一边派人探听越后虚实,一边积极地谋划着再度进攻北信浓的方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