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这是警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去各大学招收大学生的事情完成之后,杨卫宁有了几天清闲的rì子。至少每天早上上班后,可以先看一下报纸,事实上他一直有看报纸的习惯,他需要通过报纸了解时事,这个时代的媒体太有限了,除了听电台广播,就是看报纸了。
这一天,上班之后,杨卫宁又拿起了报纸,兴致不错地读起来,王丹琴则与以往一样,自己在整理文件。过了一会儿,杨卫宁突然放下报纸,说了句:“这家伙当间谍也许更合适!”
“出了什么事?”
“有人写了一个有关上海谈判的报道,”他说道:“收集了一些小道消息,推算出谈判将很快结束的结论。”
“让我看一下,”王丹琴说着抢过报纸,认真的读了起来,对此他一点意见也没有,这种事她赶的太多了!
她看了一会儿,也认同道:“确实有点水平!”
“你我同感,”他说道,“他找对了上海谈判的关键问题,再加上一些信息,只要认真分析,自然不难得出正确的推论。”
“从我了解的情况看,谈判的关键确如其所说的,由谁掌握zhōng yāng实权,定都何地。”
“你认为如今谈判取得进展有意兴吗?”王丹琴说道,“按你所说,战争才是实现和平的最可靠方式,光凭几个代表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取得的和平,能维持多久?”
“当然有意义,”他说道,“至少让各方有了整军备战的时间。”
“既然谈判取得的和平是维持不了长久的,那么不马上拼个你死我活的?”
“中原大战之后,任何一方都明白,接下要面对的对手远比以前的对手更为强大,当时的条件也不许可马上再开战事,那么必然要抓紧时间整军备战,不过表面文件依然要做。”
这时王丹琴打断道:“所以就有了以解决中国诸多现实问题为目标的谈判,既所谓地上海谈判开始了。”
“不错,”他说道:“对于许多人而言,它是中国实现真正和平,完成统一的希望,可是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真心实意地进行谈判,更不可能接受任何协议。”
“可是如今为什么会出现马上要达成协议那?”王丹琴想了一下又说道,“听干爹说,你主张尽快达成协议,维持目前的稳定局面。”
“他怎么什么都对你说那?”
“注意一点,你所说的他不仅是我的干爹,也是你的叔叔!”王丹琴说道,“更不要以此为借口回避问题。”
这回他边想边说着:“从中原大战到现在五年余吧,该做的准备已不多,可以再次动手。继续拖延谈判,已没有必要,不如达成协议,以便为开战制造借口。”
“这属于政治问题,我不喜欢的东西,不过你说的确实可能说的对。你认为这个时候达成协议会对谁更有利一些那?”
“自然是zhōng yāng系,整个协议将加强其zhōng yāngzhèng fǔ之名,以后随便找个借口既可找别的人的麻烦,至少占据大义。”
“那么其他方面就没有办法吗?”
“这只是舆论方面的,实质上的影响不大,”他想了一下,又补充道,“当今为乱世,谁会把舆论当回事,zhōng yāngzhèng fǔ也不过是一个牌子,实力才是硬道理。”
“那么zhōng yāng系拿的也不算什么好东西。”
“也不能这样说,对于zhōng yāng而言,平定地方之时,拥有一个完美地借口也相当重要的,至少能搏个好名声。”
“那么其它方面真会给zhōng yāng系机会吗?”

“没有机会也可以创造机会,制造一个借口从来不是什么难事。任何一方都不会把协议真当回事,反正协议不过是一张纸。”
“如果谁首先破坏协议,那么也就给它的对手提供了最好的借口,那不是很被动吗?”
“最终双方必须依靠战争手段决定谁胜谁负,而不是舆论评价。最终的胜利者是不可能受到批评的。”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成王败寇!”
正在这时,有人送来了一份公文,于是他们只得停了交谈。由于这份文件属于秘密级别,因此杨卫宁需要与送文件的军官办理了文件交提手续,也就是在接收文件的记录上签字。
待送文件的人走了之后,他拆开文件上的签封,打开文件看了一下之后,结果只提了几眼,他竟然笑了起来,口中连说:“不错,不错。”
这让王丹琴非常好奇地说道,“什么不错,”随手把公文拿过去看起来,看了几眼马上说道,“怎么能说不错那?这是jǐng报!”又仔细看了几眼之后,又补充道,“这可是政治情报处发过来的!”
“这只能证明我的猜测正确!”
“怪不得有那么多学生跑来参加面试,原来是亲赤sè派在后面鼓动。”
“有人替我们做宣布不好吗?如果没有他们的参与,也许我们连20个人都招不到,他们还把最优势的人才全拿出来,我为什么要拒收?”
“你不怕出什么问题吗?”
“如果连这点问题都解决不了,我们还能赶成什么大事?我上次说过,人到了我手中,那就由我说了算。他们也许会后悔的,也许会兴奋的。”
“那就看你的本事了,我想不出你会怎么赶。”
见他不以为然的样子,她也失去了继续谈下去的意思,又继续忙自己的事。过了一会儿,她有点不满意的说道:“这次李道仁与马尚也从外地提前返回,带回大约100份合格试卷,那可是从大约2000份试卷中选出的,这选出率也太低了。估计每一个人都不会差的,可是你只从其选了30人,加上以前确定的十个军官,总共才40人入选。”
“确实少了一点。”他也认真道,“只是我们要组建的是假想敌部队的种子部队,重在质量,而不是数量。”
“多招几个不行吗?”
“我也想多招几个,可是我们的能力有限,人太多没法保证培养质量,我们可以建立一支全新的军队,任何一点都不能马虎。”
这时她问道:“下一步怎么办?”
“即便人选好了,那就让人事部门向第一批人员发调令吧!”
她又说道:“南苑军营那边已经划出一大片营区给他们,沈傲东正在带着人收拾,估计快了!”
这回他也非常满意地说道:“南苑拥有良好的条件,非常适度于下一步的工作,我们得准备搬过去,以便等人到,可以马上开训。!”
这可引起了她的兴趣,于是追问道,“我们什么时候也要搬过去?”
“也就是这几天吧,司令部留下一个联络办公室,让丁逸尘负责既可。”
“我早等着开训的那一天,现在不是成天呆在办公室里,就是在外面跑来跑去,太没意思了!”
“既然你有点急了,那么一会,我们去南苑看一下吧。”他提意道,“我想过去看一下,那边准备的如何了!”
“行!”她兴奋地说道,“我也想过去看一下,马上走吧。”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