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花烛潜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气渐热,窗前柳树枝叶繁茂,绿荫给小楼带来清凉。午睡醒来,我坐于窗前稍理长发,映雪拿了一件衣物过来,喜滋滋道:小姐,给你制了件新衣。打开看时,是一件雪白绸衣,边角绣以红梅。映雪道:小姐平日衣服太素了,带点花色和小姐气色相配。我不忍拂她好意,由她服侍着换上,映雪整理衣摆,又退后看,赞道:小姐好精神,我竟无话可形容了。我走几步,回头笑看她:映姐好精致的绣工,雪地红梅比工笔画儿还胜上一分。“老天”荣兰进门就放声:这是龙延寺的观音娘娘吗?映雪笑说:你说错了,是梅花仙子,大少爷不是常说小姐是聚云南灵秀于眉宇,集百花精气于身形吗。
荣兰笑意盈盈,不待相问又开口:小姐大喜了,适才从前堂过,众人传言圣旨下孟家,是为小姐的亲事,小姐要出阁了。映雪惊喜:真的呀!我们快去前厅。我目送她二人翠色罗裙转过楼角,心绪起伏难定,这事有蹊巧。我没有说与映雪荣兰,她们只道是小姐害羞不去,京城云南远隔千里,少华又未出仕,便是皇甫元帅东征得胜,也不会功及儿女,难道皇甫家另有奇遇?
“妹妹”我抬头看时,嫂嫂站在身前,她脸有忧色,唤我一起去前厅。嫂子是直性子的人,我心知事情有异,压下心中杂念,与她一起前往。一路嫂子欲言又止,我只问她魁郎近况,嫂子道已请了饱学宿儒教导,因不能尽兴玩耍,这几日正恹恹不乐。进得厅堂,见父母兄长均在,映雪挨着苏大娘站着,似见泪痕。父亲让我坐下,叹气述说。原来月前信息皇甫元帅兵败降敌,罪及家人,官差已往江陵押解家眷。我心痛开言:爹爹不该瞒我至今,女儿既已受聘皇甫家,理该同甘共苦,情愿相随共赴法场。父亲皱眉道:不致如此,圣意垂怜,不忍明珠暗投,旨下为女另择良缘,刘国舅新封镇国将军,女儿过门就是夫人。母亲忙拉我手道:丽君不要难过,刘家子相貌不俗,我原看着也好,圣上赐婚是孟家荣耀,不可辜负。我抑下心内悲愤,抬头慢慢道:女儿岂能做失贞无德之人,累及爹娘声名。嫂子一旁愤愤出言:哪家养女愿嫁二夫,刘家休仗他是皇亲,我章飞凤便是告上金銮殿去,也要和他争个道理。大哥喝止:你低声些,打打闹闹又有何用,告御状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妇人之见,该好好劝劝妹妹才是。父亲忧虑叹气,母亲让我先回绣楼,目已含泪:抗旨不遵,合家性命难保,女儿读书明理之人,君父之命不能算我孟家违誓。
映雪扶我出厅,荣兰厅外跟上,苏大娘匆匆跑出叮嘱女儿,映雪低声答应。脚下行来,目中颜色褪尽,耳边音响俱无,惟觉心力耗尽,荣兰扯我衣衫,轻声道:小姐这边走,那面是小厨房。我惊醒抬头,转身而行。回到房中,坐于桌旁,白衣红梅竟如鲜血般的刺目。映雪见我呆坐,小声安慰,说着竟自泣不成声,我让她回房歇息,荣兰房内陪着就好。面窗端坐,泪水无声涌出,原来才貌双全敌不过命运多绛,射柳姻缘终是镜花水月,我一个清白女儿,怎能担此恶名,苟且偷生非我所愿,全身尽节何惜一命。摸索发间银钗正欲刺喉而下,忽思及爹娘家门,不禁停下。我孟丽君也算闺秀声名冠于云南,难道遇事只有寻死这一条路吗?况且我死全名,势必累及爹娘,刘家害他满门,累我全家,就是我的彻骨仇人,夫家尚在难中,我若能解救夫难,报仇雪恨,方不愧多年爹娘教诲。
站起缓行出楼,凭栏远眺,暮色初升,余光闪耀,天边浮云红染,眼前倦鸟归林。家门外不知是怎样精彩的一个世界,前朝有女扮男装的佳话,宋朝佳人谢湘娥,竟能金榜提名,搭救丈夫得脱牢狱之灾,后来合家团聚,返回闺阁,留下传世芳名。我也能书也能写,也会代兄作诗文,莫如乔装离家,或竟有谢氏再生之命运,与他结一场再生的缘分,也未可知。只是刘家近日便来迎娶,如何应付方不致累及家人。目光下移,却见蔷薇花径上映雪提着食篮慢慢走来,映姐与我年纪相仿,自幼伴我读书习字,虽是乳娘之女,温柔美貌却不输大家闺秀,那日在双鹤楼观比箭,刘国舅面貌她也见过,母亲夸赞她不曾有异言,若替我嫁入刘家,过门便是诰命夫人,料来无有不允,苏大娘也必称心。只是这男装之事我还得细细谋划一番。
映雪进门摆下食盒,劝我进食,我道:胸口烦闷,不思饮食,你只取清茶过来便是。我端茶在手,让映雪坐下,吩咐荣兰自去厨房。低头思索片刻,便对映雪说:映姐,风波徒生,我不欲另嫁却争不过命数,欺君之罪,关乎孟家上下数百人性命,此生大致了了,你可有言告我。映雪流泪道:小姐才貌无人能比,老天何其不公,恨我不能替了受罪,小姐向来心智坚定,万不可心灰啊!我看她双眼,慢慢言道:如若丽君弃家,映姐可能为我担当孟家女儿应承当的重担。映雪惊慌看我:小姐何出此言,千万别想不开呀!老爷夫人我自会小心服侍。映雪心软易感,消息泄露我再无生路,难以向她言明心中之事,看荣兰走近房内,便让她早去歇息。
映雪收拾碗盏,作别而去,荣兰点燃红烛,铺床理被,又躲躲藏藏将剪子,长带都收起,我招她近前道:不忙整理,我与你商量一事。荣兰站我面前,问我何事。我看着桌台上红烛轻烟,道:即便上了刘家花轿,我也决计不去面对刘家花烛。荣兰急道:小姐不可。我看她双眼,慢慢道来:我另有一计,苏娘代嫁,男装出闺,若是秋闱高中,我要相救夫家,报仇雪恨,你可愿伴我出行,若心愿得偿,必不负荣兰。荣兰喜道:小姐好主意,婢子只有哥哥一个亲人,身无牵挂,自小农家生活,远行难不倒我,愿陪小姐上京城。我眉下舒展,又与她细细商议了许久。步出楼外,远望繁星闪烁的寂静夜空,微风吹过,夏虫低鸣,这熟悉静逸的初夏之夜不久就只能梦中见到了。

次日,母亲与嫂子一同来到幽芳阁,忧心问我为何不进饮食。我乘机转颜,叹弱女命苦,只说不忍父母受累,愿遵皇命全孝道。母亲放心开言:这便好了,丽君一向体谅父母,好生房中休养,家中定为我儿准备一份整整齐齐的嫁妆。嫂子也松口气:姑娘真正孝女,我去告诉你哥哥,让他也放心。映雪在后惊异看我,我心有歉意,母亲却拉住她,说是替小姐去挑挑嫁妆。众人走出绣楼,我目视荣兰掩门,她摆下笔墨画具,面对雪白宣纸,我忍不住落泪,今日留下壁影,代替丽君陪伴双亲,从此异乡漂泊,不知何日是归期。
我移步妆台,铜镜中亭亭玉立一个年轻女子,云鬓轻拢,嫩脸桃腮,修眉入鬓,秋水为眸。呆立半晌,不由心中叹息,你也算得大户千金,也算得倚年玉貌,为何命运却如此不济,十七年华就离家别亲,前途茫茫。荣兰低声唤我:小姐,笔墨香脂准备好了。我再细看一回镜中人影,走回书桌,提笔思索片刻,便落笔描出人形。
时已春末,新换的上淡绿窗纱在晨风中微微扬拂,我低头细看描了半身的女像,唤身后整理衣物的荣兰来看。荣兰皱眉道:面目与小姐几分相似,但远不及小姐灵秀。我拿过画卷,心中凄苦,酸涩上涌,泪滴竟将未完的画稿湿糊,如若离不得家门,我竟在花轿中自缢全节,若是离家,前路艰难恐非我现时能想象,遇不测也只有自断了结,留下真容或竟是遗容,是女儿恋亲恋家的魂魄。我强自收敛心神,弃去废稿。另取长轴画卷,细描镜中身形,又淡彩着色,待画卷墨干,悬于墙上,这画中之人就是我吗?我回头问荣兰:莫非画的过美,我貌难及。荣兰道:与小姐十分的相像,当然小姐精神气儿更胜一分。我凝目画中人,提笔几句新诗立时现于卷末:风波一旦复何嗟,品节宁堪玉染瑕;避世不能依膝下,全身聊作寄天涯;纸鸢线断飘无际,金饰盈囊去有家;今日壁间留片影,愿教螺髻换乌纱。
真容描过,收起画卷藏于书阁,看荣兰已将卷匹拿出,听她言道:天气眼看就热了,这几日须得裁制几件轻薄男装,靴帽我可假托大少爷之名让我哥哥弄了来。我点头应可,与她房内裁剪成衣。为避人耳目,我留荣兰夜间同宿,夜深燃烛缝制,备了外袍、夹衫、内衣若干。荣兰却翻出她兄长旧衣,稍加改制便可上身。婚期日近,不得已日间动针线,映雪等人遇上荣兰只说小姐自备嫁妆。待得准备就绪,已到婚期前夜。
傍晚去母亲房内定省,母亲拉住我手笑道:这是给你挑的陪嫁丫头,与荣兰一起跟你去刘家,聘礼就在前厅,一会儿让你嫂子陪着去看看。房门前站着一个十五六岁的清秀女孩,偷抬眼打量我,我心中叹息,转头对嫂子说:嫁妆聘礼有母亲嫂子拿主意就行,丽君一去,家中之事,父母堂前全仗兄长嫂子尽力尽孝。说毕,大礼相谢。嫂子忙扶住我:姑娘多礼了,家中有我和你大哥,自会尽心,刘家也是本地居住,往来方便,姑娘不必伤感。我与母亲闲谈一时,字句斟酌意在告别,母亲不知,只道女儿恋家,微笑安慰。告辞出来,约上嫂嫂去探视魁郎,嫂子迟疑道:魁郎几日前体热,昨日竟出了几颗疹子,请了郎中看过,不明就里,现在苏大娘正看视着,姑娘大事要紧,还是别去了。我心中一惊,道:莫非是出痘,嫂子莫急,快带我去。
青纱帐中小魁郎面色红热,呼吸尚平稳,已然深睡。我撩开帐子,细看颜面肢体,果然散在十余颗疹子,数颗已见水泡,搭上腕脉,急速细弱。我替他盖好薄毯,拉上纱帐,转身对嫂子说:是水痘,晚上就再请医官看视,我有一古方,待会让映雪拿来,请医官一并看过,或可用得上,嫂子留心这几日少让人探视,水泡万不可弄破,魁郎平日体健,应可渡过难关。嫂子称谢送我出门。幽暗长廊静静前行,我回身看正房烛火窗影,祈愿家中大小平安,不然,我漂泊在外,如何能心安。
回房录好医方,遣走映雪,嘱咐荣兰打点行装。我坐于桌前,落笔留书,详述逼婚违愿,与小婢远走他乡,乳娘之女苏映雪,性情柔顺,与女儿情同姐妹,可请代嫁刘家,不孝女顿首拜别。封好书信,取来真容一齐放置于桌上,荣兰关上房门,拉上窗纱,烛前与我换装。镜前坐下,只见镜中人长发披肩,青袍儒服,白衣衬里,竟是异样的风流潇洒。荣兰梳理我的长发,道:小姐要扮男子,头一样这头发剪不剪?我沉吟道:男子习俗修发,女子却不可,孟家诗礼传家,断发如何回转门庭,将长发束起,旁人也不致强行解发,自己小心便是。荣兰笑道:我却没这许多讲究,小姐你看,我昨儿就剪过了,谁也没发现。我站起身来,着新靴来回几步,只觉全身松快许多,荣兰拍手道:好个俊俏的郎君,小姐,大少爷平日自夸儒雅公子,连小姐一成也赶不上。我看他道:你叫我什么?荣兰吐吐舌头:是公子,孟公子吗?我抬头轻轻道:不,是郦公子,郦君玉郦公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