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治理匪患(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说:“现在就先审这个案子。我走夜路的时候碰到这帮人半路打劫、绑票以图财物。听他们的说法做这种事情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而且城里兵差都与之熟识,县衙里还有这个叫周路霸的熟人。这些人就这样心安理得打劫客商,是我这个县尉的失职。今天让我碰到我要从重处理,万师爷你可知道县衙之内有谁在照应他们?”
“这个我真的不知啊。”
“哦,原来你不知道。好吧,你们说说。”我把目光移向了旁边的差役,他们全都低头不语。“周路霸,说,到底是谁?”
周路霸笑嘻嘻地说道:“大人,我也不知啊。”
“死到临头还嘴硬。”我一指跟着我押人的那几个城门兵,说道:“把他们全押到院子里给我拿板子狠狠打。二百下之内要是打不断两根板子你们就挨军棍。”
“是!”城门兵兴高采烈的答道。这帮人整天拿着长枪杵着站岗也没什么好玩的,这下可以活动活动筋骨谁都高兴。
我的命令一下把万师爷给吓坏了。因为能挨过两百板子的人都是事先塞好钱的,衙役收到县官的暗示之后就开始打,打的震天响但就是不伤被打人的筋骨。如果照我说得打,不出四十下就被得拍死了。万师爷急忙阻止住,说:“大人,咱们得按规程走吧?这审都不审就动刑,这有失公允吧?”
“公允?何为‘公允’?平民的官司是要再三衡量才能定夺,这些泼皮癞痞有什么好顾虑的?你们愣着干什么?给我打!”
“等等,等等!”路霸跑到万师爷旁边跪下说:“姨夫救我啊!姨夫!”
我冷眼看向万师爷,万师爷此时神情尴尬说道:“谁……谁是你姨夫?滚开。”
我说:“周路霸,别狗急跳墙了就胡乱攀亲戚,师爷可是我的幕僚,你这样也是对我的不敬,小心你罪加一等。”
“姨夫,姨夫你救命啊。这两百板子得把我打死啊,我出了事我姨还不得和你拼命?”
我看向万师爷,说道:“这自家人什么都好说,师爷他真要是你亲戚我就网开一面,如果是他信口雌黄的话,我就让这个泼皮无赖住口。”
“大人。”万师爷为难地看向我说,“咱们明白人何必还要藏着掖着的。您饶他一回?我……”
“师爷的面子我还是要给的,不过嘛……有些事情还是要有求于你的。”
“大人只要是我能做的,我定尽力而为。”
“好,有你这句话就行。不过现在我要和这个周路霸说几句。”
周路霸几乎是跪着来到我面前的,我说道:“周路霸,这次暂且饶了你,不过你得帮我做件事情。”
“您说,您说。只要我能帮上忙的。”
桃花源城东关有一户姓武的人家,武家的大嫂年不过三十,正是深有韵味、妩媚众生的年纪。先朝大贤罗贯中的老师施耐庵曾经赞誉这样姿sè的女子:
眉斯初chūn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得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武家大嫂虽美,但近邻却都说她没有找到一个好人家。武家大嫂本姓顾,原是官宦之女。后来她的父亲得罪了皇帝全家从长安被流放到了燕地,那时她不过六七岁。流放途中正赶上军阀混战,一队骑兵冲进来乱砍乱杀,慌乱之中她逃到了附近一户人家躲起来。

后来仗打完了,这户人家也从山上下来回家过自己的rì子。等一进院子发现墙角下有个已经近乎饿死的小女孩,这家人看她可怜,就把她收养了。七八年以后,顾姓女子出落的亭亭玉立,美貌非常,十里八乡都传她是“西施再世”。
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收养她的这户人家姓武,且只有一个儿子。在家里大人的撮合之下,从小青梅竹马的两个人顺理成章结为了夫妻。本来两人可以顺顺当当、平平稳稳地过完一辈子,偏偏差在了她的丈夫身上。
武家有几亩良田生活还算殷实,为人老实、对人和善。这么好的人家只生了一个儿子,他们把这个孩子视为掌上明珠,要什么给什么也不舍得让孩子吃苦。很快孩子长大了,却是怕苦怕累,连地都不会种。后来家里老人相继病故,男人在外边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家里地都归武家大嫂种。忽然有一天,武家男人对武家嫂子说:“娘子,咱们搬到城里去住吧?”
“搬到城里住地谁种?靠什么吃饭啊?”
“我听赵家的大哥说城里好混生计的,他现在就在那里混出人模样来了,在城里肯定比在村里强。”
“邻家的大哥可靠吗?他回来的时候还拿着刀,好吓人的。咱们在这里挺好的,别去了。”
“他娘的,家里到底谁说了算?你搬不搬?”
武家大嫂最终拗不过自己的男人,搬进了城里,在赵大哥的安排下他们住在了城东门附近。等搬到了城里武家大嫂才知道上当,原来赵大哥之所以在城里混出了名堂是因为他们找到了一种最快捷的赚钱方式,那就是抢。
桃花源是中原到前线的交通枢纽,各地客商往来频繁。周路霸靠着万师爷的势力在城外靠打劫为生,很多人看着眼热也纷纷各自拉帮结派,找个险要之处专门干打劫的营生。他们和周路霸不同,他们这帮人不仅要奉周路霸为老大,而且还得给官府进贡。只要把这两拨人给安抚好,那就可以确保平安无事。有些被劫的客商告到了县衙,这下就给自己找了事了。
那位知县除了金钱和女人之外还没有什么引起兴趣的,对百姓民生根本就不在乎。他连往来的公文都处理不清,更别提官司诉讼了。要不是他能和府尹同流合污,县令这顶乌纱帽早晚也保不住。我来之前接待告状的都是万师爷,他一听是被打劫这类的事情都是用言语推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要是有些人就是赖着不走,那就威逼利诱让告状的人认倒霉。要是还“宁古不化”的,直接先关进大牢,关个三四年再说的。这样的冤案不是没有,而且还不在少数。所以有人编了一句俗语说道:“宁可围着天下绕两圈,也不想沾着桃花源的边。”不管愿不愿意沾,这里是交通要道,有些时候是躲不过去的。所以天天都有倒霉的外地人,直到我被打劫的那天晚上。
第二天白天,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了正在的睡觉的武家大嫂。她一看门,立刻窜进来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武家的男人。只见他背着一个袋子,吃力的扔到了桌子上。说道:“你把这些快藏起来。”
“我不藏,这些不干不净的东西我碰了怕折寿。”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