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治理匪患(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正说着路霸拿着一把匕首朝我捅了过来。我伸手抓住他的手腕反手一拧,他的匕首就掉了下来,同时身子也就势弯成了一个虾米状。虎子的脾气也上来了,照着他的膝弯曲处就是一脚,,路霸“扑腾”一下就跪在地上了。
我薅住他的头发,照着路霸的脸使劲抽了好几个嘴巴。嘴里骂道:“好小子,你他娘的还想捅老子,嗯?”我提起膝盖又是一下。接着,接着路霸“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边哭边说道:“你别等我回去,我回去要你们好看。”
“我们和你一起回去,看你怎么要我们好看。”虎子捧起路霸的脸凑近说。路霸吓得在立马就不哭了。估计不是被虎子威胁的,而是被虎子那张堪比罗刹的面庞。连我看了都吓一跳,何况别人呢。路霸说道:“好汉,是我错了。俗话说道好,‘强龙不压地头蛇’,你们赶你们的路,我就是这里的本地人,纠缠下去对你们不好,是吧?”
“对,我知道。”我忍住笑说道,“可是我们只能赖在这里哪儿也去不了。”
“你们就赶你们的路呗。大哥,这次我没长眼,真的不会有下次了。”
“希望你不会再有下次了,因为再有下次你真的就彻底完蛋了。虎子,天亮之后把他押到县衙吧。”
路霸一听,笑了起来,说道:“大哥,县衙里都是我熟人。你前脚把我送进去我后脚就能出来。你信不信?”
“嘿嘿,我信。正好我要认识认识县衙里边的人,你给介绍介绍。”
“行,那咱们等着。”路霸脸上露出了一丝jiān笑。我估计他在县衙里的关系会很硬,否则不会这么自信。天亮了,我们押着路霸和他的手下们第一批进了城。城门的守卫一看见我,连忙行了军礼,他们都是归我这个县尉管辖的。我对他们说:“把城门官叫来。”
城门官来了,我说:“你带着几个人押着他们和我一起去县衙。”
城门官立刻叫来了几个人,他们一看被看押的人就笑了,说道:“呦,这不是泼皮周吗。怎么劫道被抓了?”
周路霸没想到我能指使的动他们,一时不知道我什么身份,小心翼翼地说道:“恩,是啊。张哥,赵哥你们都在啊。”
我和虎子在前头走,就听路霸小声向他们打听我,说:“张哥,前边那个是谁呀?”
姓张的说道:“你不会是被他们抓到的吧?”
“就是被他还有那个鬼脸抓的。”
“啊!那你可倒霉了,这是咱们的新上任的县尉大人,你完了。”
周路霸一路上彻底无语了。我们来到了照壁前面,县衙前有照壁一道,照壁后为牌坊,牌坊以里为大门,大门两边的墙呈“八”字形,所谓“八字衙门”即由此而来。八字墙上可张贴告示、榜文,公布科举考试录取结果等,有的加上顶棚和栅栏,称“榜廊”或“榜棚”。牌坊以里,设有医学、yīn阳学,右侧设有总铺(急递铺),以便于县衙公文的快速递送。
牌坊正北为鼓楼或谯楼,为两层,是县衙中最高的建筑,便于报时和瞭望。鼓楼外墙左右,分别建有申明亭、旌善亭,或申明在左、旌善在右,或反之,无一定之规。进入鼓楼,也就正式踏进了县衙的大门。有的县没有鼓楼或谯楼,而以县门代之。

大门(或者鼓楼)之后,即是仪门。中国人是很重视“中”的。在《孟子》中就有“立中国而抚四夷”这样的说法,认为自己是在世界的zhōng yāng。主要建筑都摆在中轴线上,其他建筑对称地摆在两边。衙门衙门,一衙之门,谁能进谁不能进,是有讲究的,官衙的大门只对与事件有关的人敞开,平时百姓是不能任意出入的。
大门后的仪门,只有在上级或同级官员来访的时候,仪门中间的门才能打开,地位低一些的官吏和其他人只能从仪门右边的小门出入;有的县鼓楼之后还有一道二门,仪门为三门。仪门之左,一般设土地祠、衙神庙、寅宾馆(或迎宾馆),仪门右侧为县狱。仪门中间为正门,平时关闭,只有迎接上级或同级官员造访时才打开,两侧开有角门。
正门旁边放有一面大鼓,很多人都认为一有冤情,便可击鼓,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大堂前所设的那面大鼓,本来是为宣告县太爷下班所用,到明清时期才作为紧急情况下来不及写诉状的百姓鸣冤使用。
诉状还不好写吗?其实不好写,普通老百姓要打官司,须先递状子。所谓的状子,官方称谓“诉状”,颇似今天的起诉书。这份状纸,两造具备,案由与事实清楚,笔法老练,必须要严格遵循着诉状的法定格式,这种东西只可能出自“代书”之手。代书有可能是一些持有官府颁发执照的法律文书撰写人。
我们一行人从角门进去来到了庭院,仪门之后,中轴线上是大堂,是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迎送上级官员的地方;在中轴线的两边对称地分布着六房,为吏员办事之六房所在。左边为吏、礼、户,右边是刑、兵、工,对应着zhōng yāng政权的六部。
粮科(房)、马科及承发房、铺长司等也排列于左右厢房中。粮科从户房分出,二者的分工是:“户房止是分派钱粮,收解俱是粮房。”马科从兵房分出,“承发吏设管公文及管词状”。铺长司为急递铺铺长办公之所。储藏册籍档案的架阁库、册房,以及存放各种器具财物的卤簿库、帑库、銮驾库(仪驾库、銮仪库)等,也位于大堂附近。
我们进入到了大堂,把这些人往地上一扔,叫来了一个姓万的师爷,他是现在衙门里最具权威的一个人了。他赶紧给我行了一个礼,说道:“不知县尉大人来此何意啊?”
“万师爷是想问为什么我没去送粮,府尹和县令大人为什么没有回来吧?”
“这个……正是此意。”
“他们两个因为私扣军粮已经被看押起来了,等待御史台对他们的弹劾以及朝廷下发的旨意。现在县衙由我接管。”
“由您接管,公文呢?”
“伪造的行吗?”
这句话说得万师爷脸发烫,支吾道:“大人说的这是什么话,假造公文可是要治罪的。”
“你我都明白这是什么话,就不用绕弯子了。等朝廷下达指令之后,我就会和新到的县令交接。这段时间还请你辅佐我管好桃花源,否则出了岔子,上边怪罪下来大家都没好处。”
“一定一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