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京城那些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颖才,快来见过廖大人,”坐在厅内主座上的老夫人首先看到了自己唯一剩下的这个宝贝儿子,她抬手招了招,提高嗓门说道。
“卑职赵千栋见过同知大人,”赵千栋疾走几步抢进正厅,抱拳行礼道。
“贤侄不必多礼,你我不是外人,多这些客套反倒显得生分了,”廖昌茹也是官场上的体面人了,他见赵千栋给自己行礼,慌忙起身搀扶一把,同时笑道。
从品秩上说,他这个三姓厅的同知是正五品,比赵千栋这个七品的把总的确高了几级,虽然两人分属文武官种不同,但生受这一个见礼还是可以的,但问题在于,赵千栋的老子赵晋先如今是正二品的大员,同时,还是部堂大人、新任盛京将军依克唐阿的亲信部将,在这种情况下,廖昌茹的官谱即便是再大,也不敢在这个大厅端起来耍弄。当然啦,最重要的一点是,现如今赵千栋本人也得到了朝廷的嘉奖,虽然说没有品秩实权上的提升,可他的名字既然进了京城那些高官显贵的眼睑,那飞黄腾达也只是早晚的事了,故此,在廖昌茹的眼里,这个年轻人现在是结交的对象,而不是耍官威的目标。
“好啦,颖才,你先一边坐着,”老夫人等堂下两人客套完了,这才面带微笑的说道,“廖大人从京城回来,带来了不少消息,你也听一听。这官员升迁、迎来送往的事,为娘一个妇道人家不好出面应对,你父而今又不在,这阖府上下的外事就要由你来打点了。廖大人所说的,你且用心记下,回头有什么需要应酬的地方,也好做到万无一失。”
“是,母亲,孩儿明白了。”赵千栋毕恭毕敬的应了一声,而后退到下首的座位上坐下,竖起两只耳朵听廖大同知白话。
虽然廖同知的官阶不高,对紫禁城里的事情所知也不多,但是他这一趟京城倒也没有白去,方方面面的大小消息搜罗了不少,正是通过他的嘴,赵千栋第一次对时下的格局有了一个初步的系统认识。
就在去年甲午变乱之际,紫禁城里以光绪爷为首的抵抗派与以老佛爷为首的妥协派就对日作战一事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在这期间,翰林院的众多侍郎鼎力支持帝党的抵抗方略,瑾妃、珍妃两位帝妃的堂兄,礼部侍郎志锐先后数次上书,弹劾李鸿章等妥协派的大臣。而在朝鲜战事失利之后,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吉林将军长顺、盛京将军裕禄也加入到了帝党的一方,从而给后党一方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朝廷颁令,将在朝鲜战事上望风而逃的直隶提督叶志超拿下,判了一个斩监候。
不过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东北战事不利,依克唐阿与裕禄先后蒙罪,他们在朝堂上失去了发言权,与此同时呢,以恭亲王奕忻、礼亲王世铎、庆亲王奕劻为代表的一干宗室亲王,也站到了后党一方,极力主张与倭寇议和,至此,帝党一方在朝中失势,志锐被革职查办,光绪爷的瑾、珍二妃也被降为贵人。再之后,随着战事的结束,议和的开始,在东北力主抗战的一众大臣,基本上都被召回京城听办了。
今年年初,中堂李鸿章赴日本马关与倭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这其中,割台让辽的那部分内容,在大清国上下引来渲然大哗,其时,正值乙未科进士开科考试,进京赴考的十八省举子一千三百余人围堵都察院,联名上书反对割地,同时,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翁同龢趁机上折弹劾李鸿章,要求朝廷与倭寇“罢议,迁都再战”。翁同龢的这一份奏章,牵动了整个大清朝,从御史、侍郎,到宗室贝勒、王公大臣,甚至是一些封疆大吏,都先后上书明愿,要求朝廷罢黜和议,筹集兵力与日寇再行一战。

一方面是因为承受着来自举国上下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推脱罪责,免得将来被后人唾骂,后党一方趁势作出决议。月前,紫禁城内颁下旨意,罢黜李鸿章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等职务,投闲置散,同时,对东三省力主抗战的诸多臣僚厚加恩赏,以此笼络人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赵晋先才被重新提拔重用,加了二品顶戴,奉旨出任兴京镇总兵。
就在廖昌茹准备离开京城的时候,刚刚迁任盛京将军的依克唐阿又向朝廷上疏,要求在东北“练兵队、筑炮台、造铁路、制枪炮、开矿产、治团练”,或许是后党为了进一步拉拢这位封疆大吏,他所提出的六项事宜系数获准,这样一来,依克唐阿就成了奉天名至实归的土皇帝,军政要务都由他一个人满把抓了。
“老夫人,赵大人此次回来定然不同以往,”介绍完了京城那边的情况,廖昌茹不无羡慕的说道,“卑职听闻部堂大人已经有了决定,此次转赴盛京之后,将在兴京添设新军七营,统归赵大人督典,配以西洋火器,仿西式作训。如此一来,再加上兴京原有的六营奉军,赵大人就监管着十三营的军务。呵呵,到那时,赵大人名为总兵,实则却手握提督之兵权,前程未可限量,未可限量啊。”
赵千栋知道,按照清军的兵制,一个营的士兵大概在两千上下,而十三个营那就是两万六千余人,作为新军,这样一支武装力量的确不容忽视,毕竟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的时候,才只有六镇新军七万余人,而且那里面还有一镇是他控制不了的旗兵。最重要的是,老父亲接掌的七营新军,那是要从起步开始训练的,如此一来,赵家就掌握了一个主动,军内那些大小的将官,都是由赵家一手安排提拔起来的,如果操控的好了,这没准就能成为一支私兵......当然,这件事上关键还要看赵老爷子是怎么考虑的。
当然啦,相对于奉天新军的事情,现在赵千栋更关心的还是东北矿政,按照廖昌茹的说法,此次朝廷作出决定,要仿漠河金矿的模式,在三姓开设金矿厂,督办太平沟、桦皮沟、南浅毛三处金矿的开采。由于甲午变乱刚刚过去,朝廷还背着白银两亿两的对日战争赔款,三姓金矿的开采朝廷拿不出钱来投入,故此,经过一番商讨,朝廷决定仿天宝山银矿的模式,对三姓金矿采取官督民办的方式向民间集股。作为三姓同知,廖昌茹此次肩负的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筹集到充足的股银,将三姓的金矿矿物操办起来。
(磨蹭了一个多月,今天新书终于上传了。新书是穿清题材的,内容自然离不来篡改历史、军事战争、经济政治以及三斗: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至于小说写的时间段,跨度有点大,从甲午战争之后到八国联军入侵,再到日俄战争,直至一战。小说写得好不好小猪不敢说,不过能保证就是稳定的更新,这一点读者大大们可以放心,一天九千到一万字基本还是有保证的。现在新书上传,正好是冲榜的日子,各位大大有票就给来两票,没票的来个点击收藏都可以,小猪在这先谢谢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