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章 撤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耶律大石和萧干获悉郭药师偷袭得手,即刻商议回城救援。大石站在河岸,望着萧干、萧斡里剌、耶律松山和萧遏鲁,“事情虽然急迫,但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全军回城,宋军如果见到我们撤走,定然大举进攻,到时全窝在南京,想突围都没有机会了。”萧干点头道:“你的顾虑不错,那眼下怎么救援?太后身边全是一些新军,根本抵挡不住郭药师的人马。可恶,昨日本王真该不听你的,应追上这个叛贼碎尸万段!”
大石此时也有一些后悔,可眼下不能多想,迟疑片刻,说道:“我们兵分两路,大王火速回城,你带走一些人救出太后。”萧干道:“嗯,这样,我带身边三千奚王府精骑回城。重德你和其它人继续留守,这里也十分要紧,若当真有什么变故,你还可以东山再起。”大石听萧干这样说,心里一动,抱拳道:“萧大王千万保重,还望不要和郭药师硬拼,只救出太后就是。”萧干看了大石一眼,微微点头,回身叫萧多里即刻上马出发。
耶律大石守在卢沟岸边盼着萧干的音讯,不久,耶律术薛探听宋军动静回来,得知南京遇袭,更是按耐不住,请求派他去接应。大石虽然焦急但还是没有答应。因为郭药师能够出此计谋,足以说明他十分了解眼下辽兵的尴尬,表面白天打退了宋军一次进攻,可南京遭到攻击也就相当于败了一阵。面对术薛不平的嚷嚷,大石没有说什么,依然伫立在卢沟岸边,河水还是静静的流淌着。术薛还想叫大石,却被萧斡里剌拉住,术薛愤愤的走到一边。
这样又过了一个多时辰,等到午后未初时分,来了一小队萧干的人马求见耶律大石。“耶律都统,萧大王在南京城赶出了宋军,请求都统准备沿路追击宋军!”大石一听激动万分:“噢,当真?”
萧干领着三千人杀回,本以为南京已失守,哪里想到居然宋军仍在攻占内城。因为杨可世、高世宣在入城后到处哄抢,引起南京城各族百姓同仇敌忾,反而再次同契丹人站在一起,纷纷拿起棍棒打击宋军。结果,当萧干的大军来到时,里外呼应,几千宋兵再次被杀乱。
萧普贤女在宫中得到萧干回援的消息,长长呼了一口气。枢密院事曹勇义领着康公弼等人也带兵杀出配合萧干,可惜,郭药师如此优秀的一个偷袭计划居然功亏一篑,人马折损一半,甚至夺城门的勇将甄五臣以及宋军勇将高世宣等都被萧干斩杀。
杨可世、杨可弼以及郭药师奋力拼杀了大半日,最终又仓惶退出燕京,知道萧干领着大军在后面追袭。宋军一路狂奔,疲惫不堪。为了避免遭遇守在卢沟的辽兵,郭药师依然从来路往回退却。郭药师在路上对杨可世道:“杨统制,郑先锋和我们一同领命出发,约定好同时前来夺城,还有刘家三郎的人马怎么到这个时候都不见踪影?”杨可世心里也着实不解,也觉得郑建雄自攻城开始一直不见踪影很是奇怪,辽军应该不可能再分兵去阻击,他有些怀疑郑建雄嫉妒自己取得燕京的首功,所以不来援助,可这明明就是都统刘延庆亲自任命的。还有刘光世的一路人马也不知什么缘故,总之,的的确确宋军浪费是一次天大的良机,很是窝囊。但杨可世毕竟是童贯再次起用的败将,之前派人催促两次未果,只得叹一口气,握紧马鞭道:“罢了,我们已经功败垂成,回去同刘都统见面再问清楚吧。”
还没能赶回卢沟一线,忽然四周喊声四起,郭药师和杨可世吃了一惊,正是耶律大石的人马冲杀出来。郭药师和杨可世已经无力再战,夺路奔逃。
其实,刘光世之所以没有及时赶来接应郭药师,一方面固然有行动迟缓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萧干已经领兵杀出,刘光世得到郭药师败绩的消息,惊恐之下早早回撤。跟着连刘延庆也慌了阵脚,为了避免辽兵追袭上来,当即也下令拔营回撤,这时候大军全线后退,留下无数军械和衣甲。萧干和耶律大石再次将占据绝对优势的宋军赶了回去。
可是,危机依然没有完全解除。
耶律大石和萧干回到南京大内拜见太后。萧普贤女待他二人行完礼,示意平身。萧干侧身看了大石一眼,往文武大臣前站立,大石退往武将一班站定,见太后在御座前缓缓说道:“萧大王,重德,你二位再次为我大辽立下大功,实在可喜可贺……不过,两位爱卿,今日刚刚收到了由居庸关传来的不好消息,眼下虽然打退宋人,只怕我们也不能不离开南京了。”

侍从将消息递给萧干,跟着递给大石。原来金军趁着辽兵对付宋军的时候,再起大兵压境,趁势南下夺取了居庸关,拱卫南京城北面的最后一道防线就这样丢失了。萧干略微沉吟,看了看大石:“敢问太后与诸位同僚可有什么打算?”驸马萧勃迭站出来道:“太后和众大臣决意离开南京,往南暂避锋芒。”
萧干吃了一惊,大石也感惊讶。萧干率先站出来道:“太后,我大辽在北方还有数万之众,为何要轻言放弃?”大石等武将都不住点头。萧普贤女道:“爱卿有所不知,做出这样的决定,别说你们,我也十分不愿,但个人名节是小,大辽存亡是大,萧爱卿与重德即便勇猛无双,但已经连番出战,而且眼下城内将士已经所剩无几,且极为疲乏,所以,我认为我们应当弃城暂避,此实为上策啊。”
耶律大石知道萧普贤女所言不差,如果坚持守城却敌,以金兵的战斗力和眼前大辽军心士气,硬碰硬绝非明智之举。当即看了看萧干,示意不必多言。萧干见大石那份倔强的脾气都没有坚持要抗敌,自己当初部下损失甚大,自然更愿意保存实力,于是也改口:“既然太后用心良苦,体恤众将士,臣遵从太后懿旨。”
出得大内,大石不禁问起左企弓、虞仲文等官员何在,萧干斜了一眼:“哼,这批汉儿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当日郭药师这个叛贼攻入城中,左企弓他们就不知道躲在哪里去了,如今怎还有脸出来与太后和本王相见?”大石听了一怔,不免长叹一声。
入夜时分,天空飘起绵绵细雨。但是经过一夜准备,耶律大石与属下将士一同随萧太后等皇室成员在寅正时分从东面撤离南京。耶律大石奉命居中保护王室,大军和家眷等一万余众人马,还有一些契丹、奚族百姓跟随,浩浩荡荡的拉了两三里远。
天亮以后雨水停了,天气还算晴朗,秋风习习,不算很冷,大队人马经过一日,行至松亭关前。如果往前过了滦河那就是奚王府地界,如果还要往前,那就离大辽故土越来越远,甚至会进入女直人的势力,一些契丹勋贵颇有怨言。
在关卡前,萧干到萧普贤女帐前道:“启禀太后,臣有话说。”萧太后经过这一日的跋涉,也早已听到不少流言,以手拄着眉头,正思索该如何了断这事,也没有留神打量萧干神色,只轻声说道:“萧大王不必多礼,直言就是了。”萧干道:“太后,如今军中似乎有人反对本王提议,想要折道往西去,太后,我们连夜出南京正是为了把握时机,如果眼下改变路线,实不相瞒,我们就会成为宋人和金人夹击的猎物。太后,我们应继续往东,到了奚王府,臣晓以大义,将会重新组建人马,然后伺机同女直贼人决一死战。”太后微微抬眼,这时,萧勃迭说着什么也进到帐中,跟着耶律大石、耶律松山、萧斡里剌等将领也进来,向太后见礼,站到一旁。
萧普贤女望见他们个个神色有异,面色也显惨淡,不禁问:“重德,那你们的意见呢?是否也赞成折道,要继续随王爷往奚王府去?”驸马萧勃迭抢先道:“太后,决计不能听信耶律大石之言,照他、他的意思……是要我们去同淮阴王会合,实在大逆不道!”这一番话让萧太后和萧干都大为吃惊,萧普贤女也勃然变色:“重德,他说的可是真的?你这是……这是什么意思?”
大石向前行礼:“太后请息怒,臣也是以大局为重,眼下我们军中士气受挫,再往前已非我契丹故土,甚至可能落入四面围攻的困境,要想复国中兴,必然渺茫无期。那淮阴王尽管也在落魄之中,但毕竟曾为大辽之君,有号召天下之势,与他会师更能彰显我们契丹人团结一心共同抗敌之决心啊,恳请太后三思。”萧斡里剌等众将一旁听了不禁都纷纷点头。萧干听了插言道:“重德此言差矣,且不说我们现在是否应当与淮阴王会合,你所说的看起来有鼓舞之心,但其实是一面之词,你如何肯定淮阴王会不计前嫌,愿意与大家一心抗敌?对他而言,我们恐怕个个都是叛逆,当日若非他昏庸无道,我大辽何至于遭此今日之浩劫!太后,以臣所见,此路万万不可行,或许……对于重德一人可行,但太后在拥立先皇之时就已经与淮阴王分庭抗礼,如果前往必然遭到小人所害,太后万万不能行此下策!”说着望了一眼大石,眼神中露出愠怒之色,没想到大石这个时候会同他站在对立一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