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终身大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看着六月六就快到了,黄家和马家都为孩子的婚事操劳了起来。尤其是建业家,这离婚期还有三四天呢,建业爹就已经请来了唢呐班子,天天傍晚演奏,就在村中间小买店前的那片空地上。
这里结婚办喜事,唢呐班子是一定要请的。从很久以前这里就有这样的说法:“嫁闺女,真热闹,唢呐不吹不上轿”。就是说你去迎亲如果没有唢呐,新娘是不会上轿的。
再说一下这里的唢呐班子,也真是不可小觑,吹唢呐的个个身怀绝技,技艺精湛,他们都是身出名门,受过高人的指点。他们的祖师爷就是“律圣”朱伯勤。
据说,“律圣”朱伯勤出生在明朝,是一位藩王王子,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九世嫡孙。而他却放弃王位不做,潜身到民间,专心钻研音律。呕心沥血十六年,写出《乐律全书》四十卷,流芳百世。
这“律圣”晚年就蛰居在邻县的怀庆府。而且痴迷于唢呐。他亲自整理改编了一些当时流行的唢呐曲目。并且指点调教了一批唢呐的演奏者。他的这些弟子带着这些曲目,就居住在双县附近的几个县内。历经几百年这些演奏技巧和曲目被一辈辈传了下来,而且得到了发扬光大。
最好听的曲目就要数《百鸟朝凤》和《抬花轿》。那唢呐吹奏起来,欢快明亮,热闹喜庆。时而悠扬连绵,节节把高;时而清脆短促,声声明亮;时而如鸟儿鸣啼,回荡山林;时而如少女吟唱,天真无邪。像一条清泉在山野里叮咚流淌;又好像一串风铃在清风中悦耳摇晃。真是沁人心脾,妙不可言,叫人如痴如醉。
这几天一到傍晚人们都聚集在小买店前听唢呐,那唢呐声响起,很快大家都被陶醉了。演奏者都是“人来疯”,人越多他吹的越起劲。看着人渐渐多了,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他的绝活,也就一样一样亮了出来。

你看那吃火喷火表演。一曲唢呐终了,为了提高大伙的兴致,一人来到场中间。只见他稳稳地站好了,有人送上燃烧着的一团火来,是一根铁丝一端绑着一团棉花。他接过那团火来,身子微微后仰,头也抬了起来,张大了嘴巴,把那团火慢慢放入口中,他闭了双唇,片刻后又张开嘴把火拿了出来,那火竟然没灭还是燃烧着的。大伙都是啧啧称赞,拍着巴掌叫好。只见那人突然往那团火上喷了一口气一样的东西,那火苗突然变成了一道二尺多长的火焰!大伙不禁齐声叫起好来,随后掌声雷动。那道火焰在空中燃烧了几秒也就消失了。那人收了火,也就走了下去。
紧接着又走上来一人,在场中央站好了,身子后仰,脸面朝天。有人过来把一个高高的旗杆放在他的脑门儿上顶着,又递给他一只唢呐。只见他稳稳地顶着旗杆,竟然悠闲地吹起唢呐来。他的头顶着旗杆随着唢呐的节奏上下左右地摆动着,那旗杆竟是稳稳地直立着,怎么也倒不了!一曲吹完了,他猛地直起身来,那旗杆也被弹了起来,他伸出左手接住了,托在掌中,右手提着唢呐,给大伙鞠了个躬。在一片雷鸣般的掌声中他走了下去。
接下来就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表演,叫漱猪牙。只见一个人在场中间自由自在地吹着唢呐,一个高音后突然停住,放下唢呐,用宽大的袖子遮了一下脸,袖子拿下时他嘴里突然长出两颗长长的寮牙来,猛然看上去还真有点恐怖。他又用袖子遮了下脸,一瞬间那寮牙就消失了。拿起唢呐又悠闲地吹了起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