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老赖(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死者系男性青年,身高在一米八零以上,体格强壮,上身……保暖衣、毛衣、黑色皮夹克,下身保暖裤、牛仔裤……够厚的呀……
腐败巨人观现象严重,多处组织脱落,从衣着和尸体情况判断,死亡时间在两个月以上……”
案发现场,貂芳蹲在一具尸体前,一边检查一边说道。
吴端接过话头道:“一月底二月初,天最冷的时候,符合死者的衣着情况。
问题是,隆冬时节他跑湖边儿干嘛来了?”
几人此时身处的地方,正是鹿角湖旁的一处破旧建筑。
鹿角湖位于墨城东南方向,从地图上看,形状像是鹿角,因此得名。
这是一处休闲的好地方,夏天湖上有游船,湖心的小岛上还有不少农家乐,既可以钓鱼,又可以享受湖中鱼虾等美食。
几人所在的建筑,不过是一间四处漏风的土砖房,四面墙有三面都是倾斜的,还有一面倒塌了一半儿。
房顶不过几片草席,破了三四个碗口大的窟窿。
房子周围有股骚臭味儿,看来这地方经常被人当成“公厕”。
好在房子实在太破太脏,人们大概是懒得走进去,所以并不会真的在里面方便,只是将它当成一堵墙,在其四周方便,让它起到些遮挡作用罢了。
吴端在屋内发现了两根塑料捆扎绳,其中一根系成了圆圈,明显有被拉扯的痕迹,红色的捆扎绳被拉长,有些发白。
另一根……看起来像是被咬断了。
吴端立马凑到尸体跟前去看手腕脚腕的部位。
貂芳道:“不用看了,我检查过,没有束缚伤。”
吴端还是将两节捆扎绳装进了证物袋。
“能看出致命伤在哪儿吗?”吴端问道。
“尸体腐败程度高,身上有没有伤不好判断,不过你看这儿……”貂芳指着尸体的头,“左边这儿,看见了吗?”
“嗯,有凹陷,像是钝器击打,还有……”吴端上手摸了一下伤口周围的头发,“这是……”
他的橡胶手套上,粘上了少量红色粉末。
“是砖头,凶器是一块儿砖头。”貂芳颇有经验。
吴端立即起身四下里扫视,因为有一堵墙塌了一半,屋里屋外的地上都掉了不少砖头。
他一块儿块儿地捡起,仔细查看……
吴端忙活的时候,闫思弦则在询问报案人。
报案人是一对小情侣,趁着周末开车来湖边踏青,还带了一条金毛狗。
此时女人带着狗站得远远的,压根儿不敢朝这边看,男人则向闫思弦描述道:
“seven跑到那附近,狂叫——哦,我们的狗叫seven——喊它回来,它也不听,我就跟过去……结果一看……哎妈呀我的天……
夏天我们老在这片玩,那一会儿还好着呢,也没出什么事儿,就是一入冬,天冷人就少了,等湖面一结冰,钓鱼的不来了,附近就跟大雪封山似的,一冬天都不一定能来一个人,鬼知道死人是怎么回事呦,吓死我了……”
“你好像对这边挺熟啊。”闫思弦道。
“嗨,我小时候就在这片长大的。”男人抬手指了指附近山坡上正在建设的高层建筑,“我们家以前就住那儿,农村,成天就跟湖跟前儿玩,这不是拆迁了吗,虽说搬到城里了,还喜欢时不时来湖边儿转转。”

已经问清两人发现尸体的经过,没什么疑点,闫思弦便不打算继续浪费时间,他递上一张名片道:“感谢您的配合,要是想起什么线索,还请随时联系我们。”
“没问题。”男人接过名片,不多逗留,很快就回到了女朋友身旁。
……
中午吃饭前,吴端在一堆砖头里发现了一块带有少量血迹的,除了砖头和捆扎绳,便再也没有其余线索了。
砖面粗糙,不具备留下指纹的条件,墙面地面也是又粗糙又脏。尤其地面,积雪融化时,房顶上没少往屋里漏水,地面整个被冲洗了一遍,尽是些积水干涸后的痕迹,没有脚印。
吴端只好组织人手在屋子四周排查,希望能在荒地里找到一些足迹。
直至下午收工,也没再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回去的路上,冯笑香将平板电脑递给吴端,“吴队,我查了墨城从一月份到现在的失踪报案记录,发现三条跟死者情况相似的失踪信息,要不要联系家属来认尸?”
“三条?这才多长时间,你是说光跟死者情况相符失踪者,就有三个人?”
“嗯。”
吴端本能地觉得不太对劲,“那你先查查这几个月的总失踪人数,跟之前的做个比较。”
“好,就查一二三这三个月吧,报失踪的,无论男女老幼,总共272人,跟之前的三个月相比……不是吧?!是之前三个月的两倍还要多!”
吴端略一沉吟,“这个对比不准,毕竟中间夹了个过年,过年期间流动人口多。
这样吧,你跟去年的一二三月份做个比较。”
“好,”又是一阵噼里啪啦敲打键盘,冯笑香道:“不对劲儿,跟去年同期比,失踪人口也多了107个呢。
稍等,我再看看前年……嗯,去年跟前年情况差不多,就是今年的失踪人口突然暴增。”
吴端拧起了眉头,“这样吧,联系家属认尸的事儿我来,笑笑,你有个新任务。”
“分析失踪人口暴增的原因吗?”
“嗯,看看失踪的都是些什么人,有没有共同特点,这种不正常的数据变化……我担心是某种有组织的犯罪,比如限制人身自由的传销组织,或者倒卖人体器官之类的……”
“明白了,”冯笑香低头看着电脑屏幕,“我尽快弄出个结果。”
冯笑香的业务能力吴端还是很放心的,交代好任务,他便一门心思关注手头的案件。
……
认尸的过程无论对刑警还是对失踪者家属,都是巨大的折磨。
家属们当然不希望尸体是自家人,不是,至少还能对失踪者抱有“活着”的期待。
刑警们当然希望尽快找到尸源,却也不忍看家属们肝肠寸断。
尸检室门口,三组家庭沉默着,心照不宣地期待对方认出尸体来。
第一组进尸检室认尸的,是一对40多岁的夫妇,他们进门不多时,里面就传来了哭天抢地之声,门外的两组家庭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松了一口气的意思。
看来,尸源找到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