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可以解密的绝密文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今工作已进入稳定状态,一、二期学员完全担负三期学员的管理与教学工作,rì常管理由王丹琴负责,他只偶尔上几节高级战术课和检查各项工作,不过他依然闲不着,许多事情需要他处理。
除了本部门的工作外,偶尔也要处理点其它事。比如:王博新送过来的,有关装备计划的东西。这个计划谈不上由他起草,只是他按现代战争的需求修改了其中的一些装备参数要求。如今有关文件送到这里,也就是让他了解一下情况,没有要他处理的问题。
由于这份文件已非绝密级的东西,相关合同已签署,于是杨卫宁特意将王丹琴叫来,让她也看一下。毕竟,她也是这一工作的参与者,至于最后的文体是她整理的。
当她看到有关的资料时,有点不敢相信地问道,“这东西怎么到了你这?”
“你干爹送来的,让你我了解一下。”
“这可是绝密文件!”
“不算了,只能算一般级别保密的文件”他笑道,“除了几个项目还没有签合同外,其它全签了,可以说招标已进行尾声。”
王丹琴一边翻看文件,一边说道,“这真是大采购,180门76毫米山炮,180门毫米76野炮,120门105毫米榴弹炮,100门155毫米加农炮,200门47毫米反坦克炮,怪不得来了一大群军火商。”
这时他摇了摇头,说道,“参与投标的厂商确实不少,几乎国际知名军工企业全来了,可是他们拿来的东西没几样能让我满意的。”
王丹琴点了点头,应道,“美国人没拿来什么好东西,空手而归正常。苏俄缺少诚意,不愿拿出好东西,那只能提前离开。”
“我原以为只要有钱,想要什么有什么。他们不是有好东西不拿出来,就是还没有研发出来。”最后心中感叹了一句:“今年是1934年!”
这时王丹琴问道,“你好象知道他们正在研发什么东西似的?”
他没理她,而是继续道,“他们更不喜欢转让生产技术,要么直接拒绝,要么要高价,外加苛刻条件。”
这回王丹琴应道,“以小气出名的rì本人竟然是最大方的,不仅拿出了最新产品,开出的价格也不贵,还可以合作研发。”
这回他应道,“其实这是rì本人的无奈吧,做为后起的工业国家,军工技术水平不高。这次即便拿出了最好的东西,也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唯有打出技术转让的牌才会有机会。”
“无论怎么说道,rì本人拿走了大部分合同。”
“我想rì本人有一天会哭的!”接着他解说道,“我们已拥有相当规模的军工产业,人才储备也相当不错,唯一缺少就是设计经验。以合作研发为名,实则学习经验才是关键。一旦我们学会了,自然不会再采购什么。”
“我们自己能研发出好东西吗?”
“我对于那帮家伙有信心的!”
这回王丹琴没说什么,而是继续看东西,文件已翻到了坦克项目,看了一下,她问道,“100辆坦克的订单把所有能造坦克的厂商全吸引来了,这也是太强了?!”
“这是天量级的订单,谁也不想放弃的。其它国家也就一次订几辆,最多不过20几辆。”
“这次为什么依然让rì本人拿手了合同?”
“这其中好象有不少故事,注意这些细节介绍!”他说道,“分析起来,可以写成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说不定能发表的!”
“你既然看过了,我又何毕翻那?你说来听一听!”
“其实这个坦克项目,只有2个真正的竞赛对手:rì本与捷克!”
王丹琴思考了一下,认可道,“这没什么奇怪的,这两个国家的军工企业基本包揽了我们的全部进口认单,这合同直接许给它们之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意外。”

“最初审查阶段,美国与法国因拿不出什么好东西被直接淘汰,英国人还是维克斯中型坦克,只不过改进了一下,也没什么竞争力。不过没有马上淘汰英国,可能就是压迫剩下的竞争者:捷克与rì本。
捷克虽是欧洲小国,但也是一个工业强国,尤其是军工方面。rì本则是新兴的工业国,军工水平也属国际先进水平。不过他们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没有能马上供货的坦克,交付第一批坦克至少要等到1935年,甚至1936年。”
这时王丹琴说道,“好象捷克人派了一个代表团,专门谈这个坦克合同的!”
“没错,捷克人摆了一副势在必行的架式。rì本人则自信满满地,可是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自信吗?”
“不知道!”
“rì本人没忘记在沈阳,有你我参加那个会议。”
“不会吧!”王丹琴不敢相信地说道,“那个会议算不上谈判的,我们也没有许诺什么。”
“是的,rì本人后来才发现,当时参加会晤的双方人员,都不具备代表资格,那也不能算是谈判。如果我们拒绝采购rì本坦克,那rì本也无话可说。”
“那rì本人能赶吗?”
“rì本人当然急了,于是给我们现在这个方案。”
王丹琴马上翻动文件,找到了rì本人的坦克方案资料,先看了一下,然后说道,“这东西与维克斯中型坦克有点像。”
“它的原型车应是rì本人自己设计的,只是参考了英国坦克设计,然后按我们的要求,进行了改进设计。”
“你对这种坦克如何评价?”
“还行吧!”其实杨卫宁没实话,实际上他一点不满意。以他看来,这种坦克不过以95式坦克为基础,将车体加长,加宽,重新设计炮塔,将战斗全重增加到九吨,再将坦克炮也换装47毫米炮,由设计中的47反坦克炮改进而来。其实xìng能根本不是他想要的,只不过没有更好的选择。
正当他思考着时,王丹琴不解的问道:“什么叫还行?一定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他犹豫了一下,这时没法说实话的,于是找了一下借口:“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它采用一台美制汽油发动机,而非柴油发动机。”心中则疑心着:“rì本人不是应研修出风冷柴油机吗?如今是rì本人没有研制出来,还是不想出口?”
“这个问题别问我,我不知道,”王丹琴想了一下,又问道,“你认为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吗?”
“没有,真正重要的是,我未来的装甲部队会有第一种可以使用的坦克,而且我们的坦克工业也有了起步的基础。按合同,我们可以派人参与坦克监督的制造工作。”
“看样子,你还是很满意的!”
他很免强地说道,“算是吧!”实际上整个装备计划中涉及的装备没有几样是他满意的。如今是30年代中期,正在机械化战争由理论向现实转变的时期,更是各种装备更新换代的时期,要想跟上国际cháo流,每几年就要更换一代。
这时王丹琴说道,“可是它的价格还是太贵了!”
他反问道,“想提升部队的战斗力,又不想多花钱的事有吗?”
王丹琴回想以前他说的军队规模构想,不禁惊讶地说道,“那要花多少钱那?”
“我不关心需要花多少军费的问题,那不是我要cāo心的问题,我现在只想把自己的部队弄好!”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