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派系之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二期学员的训练内容重点有所不同。
第一期的老学员们,军事基础不错,可是思想及言行不佳,所以杨卫宁除了加强军事指挥能力提升教育外,更注意对他的言行进行规范,比如:说粗话,赌博,等不良习惯严加管制,对于其思想观也要加以改造。应该说一期学员的任务很强,不仅要完全自己的训练计划,还要负责管理与训练二期学员。
第二期的学员,文化素质水平高,没什么不良习惯,不过以前只是普通的老百姓。因此他们首先要完成从老百姓到军人的变化,这个过程不会太快,也不容易,所以他们除了学习各种军事知识之外,主要是进行艰苦的体能训练,不仅要强健其体魄,更要磨练其意志,所以其训练相当艰辛的。其实二期学员的真正问题是思想方面,相较于一期学员那种以享乐为主的思想,二期学员的情况要复杂与麻烦的多。让杨卫宁完全没有想到的是,二期学员们的思想竟然能分成好几种,后来经过总结,大体可以三种,国际主义,民族主义,mín zhǔ主义。
最有市场是国际主义,其代表人物是辛漩。这位北大中文系的高才生,学习成绩优异,更自学俄语。上大学之前,已经被定xìng为亲赤sè派分子或者说危险分子,大学期更是不安分,其名早已上了政治情报处的黑名单,甚至让校方头痛。事实上,他到那都不会让人放心,他报到没几天,即成了二期学员之中领袖人物,经常在学员中宣扬什么新思想。
辛漩与他的几个同学组成了国际主义派,如果放到其他方面,也许早成了上司们头痛的人物,不过在这里,他们遇上一个死对手,以王石庵为首的民族主义派。
王石庵的父母为上海买办富商,为做生意入圣公会,王石庵为他们的第三个孩子,他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自幼即让接受西洋教育,也入了圣公会,因此他有一个教名叫:阿尔芒。上海圣约翰大学医科毕业,英、法语流利。一直梦想着优游度世,钻研医术一心治病救人,业余爱好读书,最讨厌被人打搅。偶被人鼓动即回曰:燕雀耳,无鸿鹄志,君当展翅高飞。
原本他无意从军的,只因于连续于手术中意外致死rì本富商,被医院院长训斥,一气之下,主动自荐报名,成为二期学员。
别看他中等身材、白皙、戴眼镜,留八字胡,抽烟斗,外表整洁,着西服,一幅书生加洋人做派,其实受父母影响,内心极度保守传统,有崇拜西洋仇视东洋倾向。
进入军营之后,他不得不收起烟斗,也不留八字胡,可是他的思想倾向没有改变,相反把杨卫宁有关国家与民族之类的言论发扬光大,更加地极端。他越来越不相信rì本这个“友好”国家,也因此与同期的藤野源关系不佳,仅仅因为藤野源是rì本人,也很自然地成了辛漩的死对头。按杨卫宁的看法,王石庵应该属于叫皇汉分子,或者极端民族主义者。
王石庵在二期学员影响不大,但是其主要主张,受到一期老学员的喜欢,所以其影响力也不容小视。
同样来自上海圣约翰大学中文系的江维禹,统率则第三势力--mín zhǔ主义派。江维禹大学毕业后,在汇丰银行混得一低级职位,碌碌无为,由于受不了这样的rì子,才应招入学。此人身高1米75,体重75公斤,属于壮实型,相对于二期学员平均1米6几的身高,可谓形象引人注目,可惜双眼近视,不能脱离眼镜。别以为他带着眼镜,又是皮肤白皙就以为这家伙属于文弱书生,其实他是一个天生的战士,身体爆发力不错,也就耐力差一点,长于各种枪械使用,枪法极好,第一次实弹打靶,即取得优异成绩,甚至超过了一期学员。由于毕业于教会学校,英文尚可,对于宗教也有一定研究,又有过国外生活经历,因此坚持所谓mín zhǔ与zì yóu的思想。此派虽在学员中有一定的市场,但也因此成了辛漩与王石庵共同的对手,其实三个派系之间,谁也不服谁,谁都想说服对方,结果相互间的争斗从没有少好,好在大家都保持着君子之风,只是相互间进行辩论与研讨,没有过激言论,更不会动手。

对于学员中的这几种思想,杨卫宁没有支持或打击那一个派系,而是允许几派之间相互竞争,只要做的不过分,那么他绝不干涉,甚至提供方便,比如:组织专门的辩论会。其实,杨卫宁也不是完全放任,专门给他们开设了历史课等计划外的东西,有意与无意的不断向他们灌输东西方文明不同点之类的东西。也许内容杂乱一点,表面好似也不带什么政治sè彩,其实经过不断的敲打之后,他们的思想观点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以至三个派系谁也占不了上风,按杨卫宁的评价:某些人的梦想已经初步破碎!
总体而言,各方面的情况都是令人非常满意的,也许他们不是最优秀的,也过于年轻,甚至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可是他们已经显露出一些新迹象,只要这一趋势继续下去,那么一支拥有全新的思想,全新的形象的新型军队必须会出现--这正是杨卫宁所追求的--如今它已把雏形已经展现在他的面前!
以杨卫宁看来,中国的旧式军队问题太多,虽不是无可救治,但是想在短时间,改变现状几乎不可能的,而且仅简单地进行改造升级效果是远远是不够的,必须另行重新打造一支全新的军队,虽然那样会费时费力,但其成效也会是最明显的。
他相信,只是坚持目前的各种措施,这支部队就可以按预定计划,快速的发展下去,至于其拥有的战斗力更是不容轻估的,他相信没有那支部队可以与这支新军相比,差距也不是一点半点。
至于这支军队的作用,他早已计划好。一方面,经过训练这支军队,可以为军队的训练工作积极许多宝贵的经验,将其总结整理之后,可以用于指导其它部队的训练工作。
另一方面,待其发展到一定规模,可以拉上演习场,与其他部队进行对抗xìng演习。把演习场,变成模似的战场,让旧式部队在对抗演习中,学习如何打现代战争,给他们制造出压力,迫使其加强训练,提高战斗力。
为此他早已在最初的计划之中,对于以后的对抗演习定立了一些规则,其中就包括对胜负的奖惩,以后任何一支部队都无法轻视演习的结果。
如果有一天,他的部队在演习场上,被其他部队击败,那么也就是完成对旧式军队改造之时。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