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训练改革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旅程在不知不觉之中很快渡过,火车终于驶入běi jīng车站。沈傲东早已在车站等候他们,还弄了一辆汽车,据说是司令部的车,于是接下来
的事情简单了,把东西装到车上,人也上车,直接去他们的住处。早已为他们安排好了住处,等到了地方才知道,那里竟然是标准地běi jīng四合
院。这与他的要求不符,于是他问道:“是不是弄错了?”
“没有,”沈傲东说道,“只不过我没按你的意思弄,而是按司令部秘书室的要求办。”
“什么?”
“没错,不然我敢吗?昨天才选好地方,又急忙找来仆人和厨子。”
他听了没说什么,而是转身对王丹琴说道,“这会是谁的主意?”
“不知道,”王丹琴也不知说什么好,“我出来前,也就是干妈们不放心,干爹可没说什么。”
“整个院子的房租贵吗?”
“很便宜,我都没想到,běi jīng的房租会如此便宜!”
“不用管它,既然准备好了,我没有理由拒绝。”他说着向里面走去,并对沈傲东问:“我的房间在那里?带我去吧。”
“请随我来,你的房间在…”
这时王丹琴突然问道:“我的房间在那里?”
……
新司令部的地位在前北洋zhèng fǔ时期的陆军部与海军部。这个地方从清未既做为陆军部与海军部的办公地址,相关相当完善的设施,地方相
当宽敞。他们做为是第一批搬迁到此的新单位,自然在抢占房子方面占尽了先机。沈傲东早早就抢占了几个位置相当不错的房间,还把各项办
公设备布置完毕。这时他们的单位名称也更名为:训练改革处,级别上升一级。
他们到达běi jīng的第二天就到新的办公地点上班,当杨卫宁走进新的办公室时,对于这里的条件非常满意。这是一间大办公室,面积比以前
的大了好几倍,还分为内外两间,办公条件比以前好了许多,还能容纳更多的人办公。
今天大家都来了,于是在这间办公室,先开了一个简单地工作会。
他听了大家地情况介绍之后,满意地说道:“我很高兴,搬迁工作顺利完成,家属也安置完毕,办公室也没问题,下面我们要转入正常工
作。”
他见只是大家静静地听着,没有发表意见之后,又继续道:“有以下几件事,需要处理。第一,研究再增加地一到两个人,以便保证这个
办公室的rì常值班。反正以后这里只是我们的一个联络点。
第二,我们要弄一处基地,这才是关键的,以后组建部队,训练人员可全靠这个基地。要求:能马上投入使用,距离běi jīng近一点,地方要
大一点,按容纳一个团的要求办吧。
第三,与北大、清华之类的名校大学联系一下,与沈阳时一样,准备去他们那里招人,我需要几个有志从军的大学生。
这几件事由谁去负责,你们几个自行研究安排吧。我不管你们怎么办的,我只要结果。当然了,我也不会闲着,我们在各大报约上登的招
聘大学生从军的广告已经好几天了吧?应有报名信邮到了吧?”
这时沈傲东回答道,“从前天开始,陆续有信件到达!”
“无论到了多少,马上送过来,以后收到的更要马上送来,我亲自初审。”说完,他向办公室的里间走去,走了几步才回头说道,“以后
里间就是我的地盘!”
“谁说的,”王丹琴不满意说道,“里间的地方够大,怎么也有我一半。”说着追了进去。对此其他人只能相互看了一下,脸上显露点笑
容,这事太正常,他与她一样在小地方有争斗的。然后他们开始讨论起刚刚安排下来的事情如何的分工问题。杨卫宁的办事风格就是这是只提
出目标,至少谁去办理,又如何办理,则根本就不是他要关心的,今天说的这几件事没有一件是好办的,说不上要跑多少路,幸好这已经不是

第一次,他们简单地讨论一下就各自出门办事。
他们出门之前,把最近收到的信件全部送了进去,发现与预计的一样,杨卫宁与王丹琴正各自忙着收拾自己的公办桌。
杨卫宁面对桌上的十几封邮件,很开心地笑了起来,不仅比自己想象早到,数量也不少。这才是两天的量,如果时间长一点,也许能收到
大量邮件,那么招到自己满意的人自然更多。
没等他拿起第一封信,王丹琴已抢先一下,将一半的信件放到自己的办公桌上,还一边动手,一边说:“你我一人一半!”
这也不算什么意外,两个人合作的一直很顺利,可是她从没把自己当成一个部下,类似于这样的事情早已不是第一次。所以他也没说什么
,把剩下的信件拿到自己的办公桌,开始一一打开阅读。
他才把第一封信打开,还没把信纸打开看,对面的王丹琴突然猛地拍起了桌子,抬头一看,发现王丹琴正一脸生气的样子,看见他注意到
这边,就顺手把信扔给他,并说道:“你看一下,天下竟有这样的人!”
“我看一下,”说着将信拿过来,结果才看一眼就有点头晕,信件竟然是用文言文写成,幸好当年读过不少文言文,古文算有点基础,可
是那手飘亮的书法,依然让他有点吃不下去,只因为看惯了印刷体。仔细地读了半天,他才说了一句:“也许仅凭古汉语字典根本读不了这个
,非请个国学大师不可!”
“你看不明白!”
“近一半的内容,让我如在云雾之中,不过大意还是明白的,”他有点无奈地说道,“有个老东西竟然对让大学生从军表示反对,给我们
构思多项罪名,只不过我不想弄明白自己犯也什么罪!”
“怎么办?”
“这种东西还是放一边吧,你越理他,他就越来劲,默杀吧!”
王丹琴不满意地说道:“不理他,也太便宜他,”
“此人已经不错了,”他笑道,“他没有在信中,叫喊着鼓吹提倡孔孟之道,反对新式教育。”
“真不想放过他。”她生气地说道,“真想毙了他!”
“他这种人重名,生死无所谓,”他想了一下,提意道:“把这封信归档,也许许多年之后,我们把它公开,让他的后人引以为耻吧!”
这话让王丹琴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过了一会儿才说道:“只能希望以后,人们对于军人的看法发生改变!”
“中国人自古以来,重文轻武之风很盛,长期的战乱更没让军人给人们留下什么好印象,想恢复先秦时的尚武之风,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
王丹琴应了一句,“还是继续看信吧,”又继续拆看信件。
见她没事了,他也继续拆看信件,接着他也遇到类似地信件,虽然已由明确反对,变成质疑的,但重点依然是反对招大学毕业生入伍,对
此他只能一笑了之,随手把信件归入存档类。
待把所有信件完全拆阅完毕,原本乐观的心情完成被失望取代,不是遇到了反对信,而是合格地信件太少。这次想招的可不是普通大学生
,而是真正的jīng英,那么要求自然不能少。按照原来的看法,看到广告能主动写自荐信的,只能证明其拥有勇气和从军的理想,能按要求写成
标准地自荐信才是关键。如今这些信件除去表示反对与质疑的信件不计外,不合格也不少,有些人只是来信询问有关情况,那自然属于无效的
,属于自荐信的只有五封,真正合格的只有两封。杨卫宁可不会因为合格信就降低标准,他的目标并不高,全国招十个人就行,现在才开始,
不着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