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可示人的资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漫长的旅行之中,几乎同车的人们都混成熟人了,经常聊天,偶尔打个牌。这时杨卫宁也了解同团的其他几个人。一个是腾飞,其早年曾在法国留学生,曾经参加过一战,当时只是一个机械修理工,后来娶了一个金发碧眼的法国女人。结果娶了一个非常迷人的老婆之后,他也不敢回国了,因为家教森严,绝对不会让他娶白种人的。后来他在法国的生意做不下去,处于经济破产的步位,幸好经友人介绍,他到了东北,进入沈阳兵工厂混饭吃,也是国内少有的内燃机方面的专家。
另一个是张志富,字嘉泽,东北师范毕业,出身于中产家庭,是家没地位偏房的小儿子,为了逃婚自己跑德国学习设计制造,有点后世宅男的形象,虽无不良嗜好,但不会做人,更不会说话,只会说难听的实话,每次总会说实话而伤害别人。这一点确实为招人喜欢,但是技术方面确有水平,特长是逆向工程,任何机械,只要看一下,他就能弄明白,属于无视知识产权的山塞行家,参与过国产装甲车的设计工作,前段时间又去rì本工作,如今是国内少有的坦克装甲方面的设计人员。
除了打麻将与聊天之外,看书也是一项不错的打发时间方式。由于每个人都不可能带多少本书,所以大家就相互交换书,不过杨卫宁没敢把手中的东西借给别人看,因为那是王博新让人给他送来的资料。这些资料也成了他打发时间的好东西,只不过许多东西看过之后,他要烧掉,毕竟有些内容属于机密,绝对不允许泄漏,因此看过之后,必须烧掉。
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到许多有意思的东西,王博新真是会坑人,不仅rì本人,连红sè邻国也没少被他算计,最有意思的当属债务问题。
一战时期以及内战时期,沙俄及流亡政权为维持运转及需求,需要从中国获取大量战略物资,当时最简单地方法就是使用纸币进行采购,随意大量印发卢布纸币,非常坑害中国人,因为这些纸币根本无法兑现,尤其是当沙俄灭亡之后,这些纸币就变成了废纸。
王博新知道历史的结局,也许无法避免此事的发生,但是可以想法让损失降低到最低,于是他想尽方法,把这些纸币换成债券,当时看似损失很大,可是事后发现这是高名之举,不仅减少了损失,而且给对方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王博新当然不会放过利用这些债券的机会,先找沙俄流亡zhèng fǔ的麻烦,再找苏俄政权的麻烦,要求对方清偿,制造出一个不小的旧债问题。
后来的双方贸易中,更是玩了不少手段,利用汇率变化,结算方法变更等,加之对苏俄的出超地位,又制造出一堆的新债。这旧债加新债,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麻烦,每年双方都会因债券问题发生点外交事件,不是抗议,就是争吵,以至于人们普遍认为双方关系不佳,甚至有点敌对。
如今看了王博新提供的资料,他发现双方的关系远比以前想象的更为复杂,也不是只有对抗,也的不少亲密的合作。可以说,双方的关系良好,且稳步发展,不断加强。除了贸易之外,其它方面也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包括军事方面,只不过许多有关的东西被人为的掩盖过去。
所谓关系不佳的形象,一方面是人为制造的,至于原因很简单,作戏给外人看的,尤其是西方国家,以便从中谋利。这时的苏俄与西方国家关系可不好,所以对与交恶的形象也算是一可以利用的东西。
另一方面,也是双方不愿意张扬的结果。许多项目,双方都是愿意秘密进行的,这一点可以说是不谋而和。制造双方关系不佳的印象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这边不会公开报道,许多事情,根本不会向新闻媒体透露,能公开的也多是有意加工过的东西;那边更是可以封锁一切的公开报道。既便有真实的情况被报道,也会因数量太少,属于非主流,失去意义。

实际上,双方的主要联系在教育及贸易方面。běi jīng系长期派遣各类人员到北方邻国学习,此事对外被有意淡化,公布的派遣人数仅为实际的三分之一,论人数为仅次于rì本与美国的第三大留学目的地。
苏俄非常欢迎来自奉系派来的人员,无限制接纳,提供了各种方便,学费减免,待遇优厚,这可不是什么友好的表现,而是想借机进行政治宣传,进行思想渗透,意图扶植亲俄派,这一目标虽尚没有达到,但留俄系确实已经兴起,有追赶留rì系的架式。
中国北方的政治及社会特点与南方有所不同,这令běi jīng系派去的人员不仅拥有相当强的政治反染sè能力,更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们与留俄的其他中国人争端不断,文则辩论,武则打架,着实让苏俄方面头痛不已。
双方在经贸方面的联系也相当密切,双方的贸易额一直增长,苏俄已成为仅次于rì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理论上的第二海外大投资者。之所以说理论,主要是把中东路的资产也算做投资。
除了正常的贸易往来外,双方还有一些不方便示人的贸易活动,此类活动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名子好听一点,叫转口贸易,也就是说利用各自的优秀,为对方提供代购服务,让对方可以获得价格更便宜,或者不易获得的物资。二类,名子不好听一点,叫投机倒把,比如:把东北大豆转运到欧洲,把欧洲的机械等转。三类,名子难听一点,叫走私,不通过海关,直接进行贸易。为此双方都成立了多家专门贸易公司,
由于中国的海关实际上由西方国家控制,关税政策无论是制定,还是执行,都不会把中国的需求放到第一位,更不会考虑地方势力的利益,各方势力参与走私也就成为很正常的事情。
由于这些不方便示人的贸易属于高润的,因此吸引了众多的参考者,比如:奉和会社,可谓各派势力全有涉足,不过涉及到“利”字,那么事情就复杂了,可以说合作最好,争斗也最多的。
王博新提供的资料中,提到了许多各方如何相互算计,如何占便宜的事例,其中不少事例可以当笑话看,确实是打发时间的好东西。
不过双方关系也确实有点问题,那就是经热政冷,双方在政治上距离相当远,毕竟双方的各类争端也不少。应该说,双方的关系处于一种不正常的状态,官方没有直接的联系,许多工作实际由半官方机构完成。目前的合作只是各有所需,相互利用而已,双方在在合作过程中,一直没有停止过争斗,相互算计的事更没少过。
当然了,双方也多次试图调整关系,至少想缓和这种局面,不过努力的结果都是失败,双方的分歧显然太大,谁也不想轻易让步。这边对于蒙古与政党问题火冒三丈,那边对于白俄问题咬牙切齿。
比如:前些rì子,对方就利用哨兵潜逃事件,约了王博新到哈尔滨秘谈,所图的不过是想找个机会,谋求双方关系的改善,甚至建立更广泛的联系,结果双方差一点吵起来,这也许是王博新没有提及此事的原因吧,双方各自的要求令对方都没法接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