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刘大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由于辻正信提前曝出了rì本方面的全盘打算与底牌,令接下来的谈判变得对杨
卫宁非常有利。
对此辻正信有点不满,认为这完全是利用了其提供的情报的结果,可是当一张
十万元的支票送到他的面前时,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了!不久辻正信又非常不满起
来,因为他发现,支票上使用的金额虽为十万,但是这是一张中国农业银行的支票
,使用的货币单位不是rì元,而是南京发行的法币。这让辻正信有一种被人坑了的
感觉,法币信誉不佳的货币,因为它正在很快的速度贬值。
辻正信没敢声张,收受贿赂,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不过当其收钱的事,被石
原知道之后,依然被石原大骂一通,可是辻正信没服气,相反提出一个歪理:“我
们与他们的关系其实就是夫妻关系,谁占谁的便宜重要吗?”
如果让杨卫宁知道他有如此理论,真会后悔给他钱的。
杨卫宁凭借着可靠的情报,真是占了不少便宜,付出的代价也不大,仅仅许诺
300万元的奖励金,即解决了全部问题,比原先预计的少了一半还多,达成的项目
则不少。中岛飞机制造所与沈阳航空工厂进行技术合作,合办一家飞机制造公司,
。车辆制造工厂的合作方案,几家rì本公司以合资的方式,与中方联合投资建办一
家设于包头工业城的车辆工厂,表面上将生产拖拉机,实际上成发展为坦克工厂的
可能。至于通信器材工厂什么的,基本可以不算为成果了。
这些项目如何真能够实施的话,běi jīng系的本钱将更足了,而杨卫宁真正兴奋的
,还是遇到了rì本新兴的财阀--富士财阀--rì本产业株式会社,简称rì产。这个富
士财阀或者说rì产能被称为财阀,那绝对不是一般的有实力,而且是纯粹的产业资
本,与银行、保险业等金融,为仅次于三井和三菱的大型康采恩。更重要的是,rì
产非常热心于投资中国东北,近年又先后在中国东北投资了多家企业。可以说,rì
产一直是军工局招商会的常客,最近更有传言说,rì产计划将其会社总部迁到中国
。这是一个谈不上特别的现象,或者只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自1930年开始,rì本
产业界兴起一场向满洲进军的浪cháo,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办厂,其中rì产可以说是最
为积极的一个。当时正是奉系兴起大规模工业化运动的开始时期,当时大举借内外
债务,投资工业,rì本人不过是看着优厚的条件寻机发财来了!
rì产虽然实力很强,但终是新兴的,无法与老牌财阀相比,没能参与军工私有
化,或者参与瓜分国有军工企业,被排除军工产业之外,可是它没有放弃的意思。
最近rì产经过运作之后,得到军方的许可,计划引进瑞士厄立孔公司的20毫米
机关炮的专利,此时已进入实施阶段,不过rì产心中记挂着中国市场。,顺便研究
一下,如何能绕过合同少交点专利费的问题。
对于这样的想法,杨卫宁怎么能放过的那?厄立孔20毫米机关炮可是有名的二
战名牌,也是他一直中意的东西,一直想着如何弄到技术,进行大量生产与装备的

问题。
于是有关的谈判很快成了双方如何算计瑞士公司的yīn谋会,虽然rì产方面没能
拿到预想中的奖励金,但是依然很高兴的离开了,因为他们拿到解决麻烦的方案,
也得到许诺。
……
解决了rì本人之后,杨卫宁没等喘口气,下一个谈判对手就到了,这次是来自
南方的华龙实业。目前这家企业是标准的皮包公司,不过其背后代表的势力很强:
江浙财团,中国近代历史上相当有名的财团。按他的想法,这纯属是一群投机商!
按着情报部门提供的资料,他知道以华龙实业经理身份出现的人员只有三个,
其中一个叫刘大福,此次谈判的主角,另二个人纯属配角,什么权利也没有。
这个刘大福,52岁,出生于台湾,为家中次子。甲午战争后,随家人移居浙江
温州。其家旅原本就是浙江土著,当地的大地主家庭,早年曾积极资助反清革命党
,也出过几个革命党,论起其家族也被算做江浙财团成员之一。其家族原本为大地
主,后来投身商业,经常钱庄生意,后逐步发展为现代银行,事实上,江浙财团主
要是金融业。刘大福成年之后,从银行职员开始,30岁时,已成为有名的银行家。
一战爆发后,他发现实业机会巨大,于是他放弃了银行生意,甚至不惜与兄弟分家
dú lì,到一战结束时,已经成为上海有名的企业家。他以追求高效率的行事风格出
名,更是中国最早引入泰勒主义者,可惜也因此被人视为“恶人”,认为他的工厂
是“血汗工厂”,不受人们欢迎。
他可以说是富二代,据称为北斗刘家拳的传人,相当好sè,拥有七位妻妾,生
活奢华。据说此人个xìng小气,贪财、假好人、耳根子软且护短,拥有很强的中国家
族观念,但没有什么国家观念。
这最后一句评语,引得杨卫宁的深深地同意,这完全符合有关华龙实业出现的
原因。这江浙财团可是南京方面的经济基石,那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如
果只是简单的到北方投资也就算了,找北方军方联系合作,涉及军工及军需,可以
说是资敌行动。
不过细细想来,这又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奉系很重视发展实力,只不过入关
之前,规模有限,直到占领关内地区之后,才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工业化。实现工业
化不可能仅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借助外力也是必然的。所以除了大举借内外债务
之外,更要吸引各方的投资,为此出台的政策相当吸引人。包括rì产在内的rì本企
业也就是在这时被吸引,兴起了一场投资中国的浪cháo。这个时候,中国商人们怎么
也不可能成为旁观者,也适时地兴起了“经济北伐”运动,也许他们不如rì本人那
样财大气粗,也不如rì本人能拿出让人关注的项目,但是其态度绝对不比rì本人差
,总规模也不让于rì本人。
其实,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北方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没有商
人能抗拒这个市场的诱惑!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