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易要改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代表团于5月初返回běi jīng时,受到热烈的欢迎,司令部为代表团特意安排了欢迎会,多位高官出席,其实也就是露个面就离开了。代表团并没有马上解散,上级要求大家尽可能写一份参访报告上交,可是大部分人根本没写参访报告,反正不交报告也没事,不会有人过问的,写的几个也多半不认真,甚至把访问期间的rì记上交了事,真正写的只有杨卫宁与宋易。这时大家最关心的事情,可不是写什么参访报告,而是找个借口大家再好好聚一聚,毕竟已相处多rì,多少有了点交情,有点难舍难离。
回到běi jīng之后,杨卫宁给南苑基地打了一个电话,发现那边没什么事情,于是安心下来,与宋易一起写报告。论起来整个代表团最认真的人就是宋易,每到一处参观,都会认真地看,晚上必然会做许多记录,也没少与人讨论有关的事情,不过讨论的对象其实真没几个,大多数人根本没有那个想法,最后发现杨卫宁是唯一可以讨论的人。虽然杨卫宁从不写什么记录,但是记忆力非常好,对于许多问题也能发表意见,虽然有些意见显得可笑,但是有些东西确实让人深思。也因此有关参观报告的事,自然成了他们两个人的,
事实上他们在回国的路上就开始研究这个报告,做过不少讨论,回到běi jīng之后,他们也就是把报告重新编辑一下,当然了由宋易执笔,杨卫宁虽然苦练很长时的字,但那字迹依然不好看,拿不出手,根本没法与写得一手好字的宋易相比。
整理报告其实用不了多久,他们只用了一个白天就完,这让他们的心情不错,所以晚饭时,两个人特意弄了好酒好菜,准备好好喝一通,也算是告别吧!明天上午,代表团会举行最后一次活动,随后即解散,人员返回各自单位。
宋易喝了几杯之后,感叹道,“相处多rì,终有一别!”
“我也有点舍不得与你分开,说实话我非常喜欢你的风格!”
“那就让我给你当手下吧!”
“当笑话吧,”他笑道,“我才少校,你已经上中校,怎样给我当手下?”
“你可是让大帅关注的人物,晋升的机会比别人多,弄不好那天就是少将,而且你实际在赶至少是上校的工作,我给你当手下没问题。”宋易想了一下,又补充道,“你的部队迟早要扩编,绝对不是一个团,甚至不止一个师。我自认条件不错,属于你需要的人!”
“我承认你确实是我想找的人,足以担当大任,”他犹豫了一下,又说道,“可是你来帮我,没有什么好处的。”
“我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宋易笑道,“我早想改行了!”
“骑兵团长赶的不顺心吗?”
“不是,”宋易认真地回答道,“我真想改行!”
“改行?”
“我不看好骑兵的未来,”宋易解说道,“别看我赶骑兵赶的不错,但是也清楚,骑兵欺负土匪什么没问题,可是在大炮机枪组成的火网面前会被撕成碎片,欧战已证明骑兵的没落,所以我时常在想,以后的战争中骑兵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他停了一下,又说道:“这次去rì本,我更感觉骑兵没什么希望了,以后的战争是战车与飞机的天下!”

这时他说道,“虽然骑兵已经没落,但是不可能马上被淘汰,以后依然有许多应用骑兵的机会。”
“还有什么机会?”宋易不满地说道,“打内战也许骑兵有机会,可是我对内战没兴趣,我只关心外战,那时骑兵能赶什么?”
“北边的骑兵可不少,质量也不错!”
“那边造的坦克与飞机更多!”宋易说道,“裁减骑兵已经是大势所趋,各国已经动手了,我们也不落后什么,如今只剩下5个骑兵旅,15个骑兵团,虽然没说要裁掉那个部队,但是今年要把骑兵团的编制由8连制压缩为6连制。”
“你以为我不知道吗?各骑兵团从来就没有满员过,能实际编满6个连就不错了,自然也就谈不上裁减。”
“别左右言它了,直说吧,要不要我吧!”
“如果你来,我自然欢迎,但是你已经是团长开始,到了我那里,可没有更高的位子给你,甚至没有提升的机会。”
他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这事也不是好办的,你的调动可不是我提个申请,你点个头就行的,估计会费很大的力气,甚至有人故意阻止!”
“你就不能想一想办法吗?”
“如果你是一个少尉就好了,可是你是一个中校!”
“一点办法也没有?”
他想了半天才说道,“至少目前不行!”
……
他的新军已经初具规模,且马上又可以扩编了,不过也面临着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中高级指挥人员的缺乏。他现有的部下,论能力都非常不错,但是经验有限,担任营长尚勉强可以,但是团长之职,他们之中没有一个合适的,至少目前不行,他们依然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
训练一个合格士兵也许只需要几个月,培养一个优势士官或者下级军官也不会花费太长的时间,培养一个中高级指挥人才则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比如:团长至少要花费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这次宋易主动提出要求,正合杨卫宁之意,无论从那个方面说,宋易都是非常合适的团长人选。这下子可省了不少麻烦,不然光是选人就要花费不少时间,更不要说还要想办法说服对方同意,所以别看杨卫宁嘴上说有事难为,其实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把宋易弄过来。
现在只剩下一个麻烦,如何把人调来?直接向人事部门提要求不行,得找人去帮忙。如果王博新帮不上忙,那就直接找张作霖要人。甚至开始考虑人调来之后,安排个什么职位。
代表团解散之后,杨卫宁在回到了南苑基地的路步,已经开始盘算此事,可是马上发现这事难办,正常程序不用想了,没办法只能动手特别关系。原想找机会约王博新谈一谈,可是他不知去了什么地方,一直联系不上,没办法只能写了一封信说明有关的情况。至于联系张作霖,杨卫宁犹豫了一下,还是放弃。为了这事主动联系张作霖有点不值得,反正不是什么急事,还是等以后有机会的再说吧,部队的扩编差不多要等到年底的。
最后考虑的结果是,这事还得先放一放,不过杨卫宁并没有闲下来,有许多事情正等着他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