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拓片与唐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七拓片与唐卡
一个不健全的银行体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初20年里扮演了一份非常高尚的工作,那就是只管放贷,不管收贷。有多少杨得志式的人物,玩空手道成功跨入大款的行列,只能用一组数字说话了。2001年,中国各类银行的呆坏账率为25%左右,2002年下降到20-21%。2003年又有下降,在15-16%左右,而此数被认为有很大水分。据银监会公布的2003上半年不良资产数据显示,仅仅上半年不良资产实际上升高达1500亿元。。。。。
杨得志接到给他提供贷款的银行信贷员电话要其尽快解决一部分贷款问题,上面查的紧,现在是非常时期,各个银行将要为上市做准备。1999年我国政府成立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等四家AMC,分别收购经营处置来自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约1.4万亿元不良资产。四大国有银行要上市,呆坏帐率不合格,国家只有通过财政向四大银行注巨资来降低呆坏帐比率,并且将大量不良资产转入类似于长城资产等国有的专门负责处理呆坏帐的公司,就是剥离了不良资产,最后才上市的。虽然不是刻意这样做,但是结果就是纳税人的钱为银行当年的**无能与带有原罪的商人买了单。。。
银根开始紧缩,再指望利用土地贷款,会有巨大的阻力,自己只能暂时躲避。燕子给银监会的举报信也受到了实际的效果,上面派人调查杨得志贷款一事,受贿赂者都原型暴露,贷款手续不全就发放贷款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新特色与这些永远不可能归还的呆坏账目一起变作了历史教训。银行系统受牵连被免职的人员多达20多个,涉及四大银行。杨得志行贿的小汽车被当众展览,滑稽的是所有的银行犯罪员工皆是免职而无一人承担大狱之苦。李炳刚在不解之余,一查原来关于银行职员犯罪的法律条款根本就没有。
掐住了资金这个链条,就如同掐住了人的呼吸。尤其靠贷款起家的商人,在银根紧缩的社会大气候下只能苟延残喘,杨得志不再春风得意,他在福建注册的岛屿被银行骗贷案连带查出,一纸公文吊销了他的福建公司营业执照。杨得志香港没有来得及去就被扣留到了检察院。
杨德才犹如丧家之犬,他赶快找到程秀丽,“这个事情,开始我就感觉你们做的有点过头了,现在政策不稳定,你们尝到苦头了吧。”
“怎么办?反正咱们谁也跑不了,你程秀丽敢袖手旁观。我们投资给你的钱可是有存根的。”
程秀丽内心懊悔,想诅咒杨得志,一想当务之急还是先与王校长商量去检察院与现任检察长疏通的事情。现任检察长刘洪斌是王校长的学生,他应该给面子。程秀丽连夜去了王校长家,在去之前,程秀丽特意嘱咐杨德才要买点高雅的礼物给王校长与刘洪斌,“什么才是高雅的呀?直接给钱不就可以了。”
“绝对不行,去检察长那里你明摆着是在行贿,你就是没有问题这样做也会出现问题。你们就是一头脑简单的暴发户,就知道钱。要弄清楚对方的喜好,对症下药。他要爱财,你给房子,给信用卡;要爱色,你就拿性去贿赂;当官级别越高的人喜好绝对不会那么低级。他们爱古玩,你拿美女去,不是瞎胡闹吗。”
“王校长喜好字画,你可以去宝华斋去购买古画,越有名的画越值钱,看来你也不一定懂这些行情。咱们一起去吧。”
杨得志乖乖的跟着程秀丽去了最大的字画交易商行宝华斋。开这个画廊的是程秀丽大学里的同学。程秀丽说明来意。同学点点头,“对于懂画的人,你们买赝品显然不尊敬对方,说实际的,古画有名的根本来不到民间。我推荐的作品给你们吧,这个是具备升值潜力的我国著名画家的画范曾,别号抱冲斋主,1938年7月生,江苏南通人.1955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1957年转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半年后转入中国画系,1962年毕业,分配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1978年调入中国中央美术学院任教.1984年调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任系主任.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人物画,兼长诗文,书法.1979年他首访日本,被日本誉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1993年12月北京拍卖出的一幅《华佗望断图》,以12万元成交。我给你们看的就是这个《华佗望断图》。”
程秀丽与杨得才彼此对视了一眼。
“我们不懂画,现在这个画多少钱”

“最少50万。”
两个人面面相觑。“万一是赝品找谁鉴定呀。还是不买画了吧。”杨德才显然不希望花大价钱。
“我手里有个唐卡,是西藏那里收来的,也及其有艺术价值,重要是吉祥如意,有的人就喜欢在家里悬挂这个,可以避邪。这个价格便宜点,我收的时候是花了一万,给你们两万。看合适的话咱们就成交。”
“看看”杨德才提议。
画廊主人把一副五颜六色的布展开,是件绣品。里面是菩萨坐于莲台,周围围绕着称呼不上姓名的各色菩萨。形象逼真“好东西。”杨得志知道现在他们就需要有神灵护佑,躲过此劫。
“两万?买下了。”
程秀丽没有发表意见。艺术品对于喜好它的人是无价之宝,对于程秀丽就是废铜烂铁。程秀丽知道王校长品味高,随便拿副画去,绝对交代不了。唐卡就唐卡吧,王校长因为杨得志也显得及其被动,这个佛光普照的吉祥物件说不定会正合王校长的心思呢。
两个人连夜来到王校长家。
“要我去说情?不去。”王校长一口回绝。王校长内心清楚,自己已经成为程秀丽的砝码,只要这个事情自己出面,将来会有数不清的麻烦跟着来。政策不稳定,自己一辈子看在眼睛里,风水轮流转不知道祸福会去谁家。短短半年,杨得志就从检察院两进两出。自己也老了,是不是该打报告提前退休?他眼里的社会已经没有一种准则可以衡量,摸着石头过河的步伐,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政策瞬息万变,唯一的一条就是“开放”不会变。
杨得志的事情不是他自己的事情,显然是他在钻政策的空子的事情,今天他可以取保候审,说明他有官员庇护。自己呢?一老迈知识分子,只能功成身退保住晚节为上,程秀丽打到他个人账户上的64万,现在已经不可能再打回去了。程秀丽是个有远见的女人,不知不觉就让自己成为她战壕里的朋友,只能为她所用。
杨德才拿出买来的唐卡。“我们有个唐卡不知道这个有没有收藏价值,您给看看。”王校长抬头望去。是非常普通的一副藏民家内可以找到的悬挂品,像过去人们家挂的年画一样。时间应该有50年,这个绣品色彩艳丽,做工精巧。
“刘洪斌不信佛,他对碑拓感兴趣,你们拿这个没用。李炳刚现在还是在上告?”王校长问程秀丽。
“是其他人,银行那里是个记者在检举。”
“记者?你们为什么不可以也找记者来澄清事实?”王校长分析。
“检察院那里,你们就别去了。李炳刚可以取保候审,杨得志应该也可以,你们找个好律师比找检察院长合适,检察院院长不会给你们担当风险,只能是利用法律空子,给你们提供一些擦边球一样的方便。你们也找记者在内参上发表,新闻媒体可以关注这个事情,把水搅浑要比这样公开的贿赂更有利于杨得志。”
“好,我们听您的。”程秀丽脸上露出了微笑。王校长不可能坐视不管,他走过的桥比她们过的路都多,他的主意差不了。
“我这里有著名三代帝王师祁隽藻的传世著述《马首农言》的拓本,你们拿去给刘洪斌检察长,他一看就清楚这个事情重要。他喜欢收藏拓本,我的这个拓本他早垂涎许久了,无奈我是他的老师,不可能给他。你们的事情我只能做到这里,其他细节你们找好律师后把解决这个事情的细节弄清楚,再去检察院。”
杨德才没有想到反而王校长会往出拿藏品来袒护杨得志。程秀丽明白王校长把心里宝物拿出就是为了冲抵自己给他的64万,他已经明确表示,以后不会再插手这个事情,看来姜还是老的辣。王校长已经做好了退出此案件的准备。
老师送学生拓片应该不是行贿吧。
杨得志与杨德才两个无脑家伙给自己与联大引来多少麻烦事情呀。程秀丽内心翻江倒海,她知道一个老知识分子为此可以做到这样的让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不能再勉为其难。自己只能日后报答了。
杨德才看出王校长与程秀丽有隐情,他不好乱发言。王校长捧出《马首农言》脸色平静。“你们要妥善保管,事情万无一失了关键时候再给。别搞砸,这个事情我看就此一招了。”王校长叹息一声。不再说话。
程秀丽与杨德才千谢万谢后拿走了拓书。
唐卡王校长没有留。他最后说“我信仰**,我是老**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