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袭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求红票)
赶来的不是旁人,正是奉阿济格之命到北岸检验粮草的陈喜。(我要小说 ,)
周斌与守将普阿马约明日交割,陈喜本可以等到明天再一起出城检验粮草,但真等到明天随督粮官一起检验交割粮草,那从柴山运粮官手里勒来的好处,就要拿去跟监粮官以及樊城守将普阿马平分。
普阿马出身燕东贵族普纳察氏,后因天命帝推行汉姓,改为普姓。
普阿马为人圆滑,平时看到陈喜会笑脸相对,但看到实际的好处,却不肯给陈喜多占半分。出身普纳察乐的他不怕陈喜是阿济格家奴的身份,而阿济格是天命帝宠妃玉妃的弟弟。
要想多得点好处,陈喜自然是要先进粮营,与押运粮草的柴山尉接触,要柴山尉周斌明白他是接收粮草、民壮的关键人,故而坚持趁着天未黑要先出城来粮营看一看。
周斌赶来大道相迎,听陈喜东扯西扯一通话,明白了他的来意,心里暗骂:胡人入关几年,倒把关内那些贪鄙之事学得精通!这么也好,胡人腐化得越厉害,越迅速,将来北伐的阻力也越小。
心里想归想,明面上还是要迎陈喜进营地看粮草辎重以及随军押运来樊城的辎重。
从樊城南下的粮草,主要还是以从北面洛阳南运的粮草为主,后期将枣阳县境内的征粮纳入襄阳的管辖,以补充南线粮草的不足,所以樊城这边也难得有检验交割粮草、勒地方的机会。
陈喜进入粮营,一看粮草,二看民壮。
看粮草没有问题,近两千辆辎车,大部分装的真是粮草,由周斌领着路,陈喜自然走不到那些装兵甲箭枝的大车前去,但是看民壮看出了问题。
阿济格就担心罗献成都送来一些老弱妇孺以为敷衍,但也没有指望罗献成会送来青壮过来,只希望大差不差,不要太难看就成——而樊城东城外,除押运的兵卒外,那些三四千押运民夫个顶个的精壮彪健,哪里有半点孱瘦山民的样?
陈喜虽贪鄙,但随阿济格军中多年,眼力还是要比普通人毒得多。
看到这里,陈喜疑心大起:他不相信罗献成会好心到将他军中都难得的健卒抽出来补给这边民夫的不足,那就只剩下一个可能:就是淮东或淮西的伏兵扮成民夫潜伏过来夺樊城,也可能是罗献成已经叛变——
这么一想,陈喜背脊吓了一身冷汗,还好秋意已寒,衣裳尚多,汗意还透不出衣裳来,叫凉风吹过,忍不住打颤,好天色昏暗,苍白的脸色也不是那么分明。
看出疑点,陈喜不敢再粮营久留,急着要去与粮营外、普阿马给他充场面的百余扈兵汇合,与周斌说道:“柴山粮秣、民夫都好,看过我也就放心了,今夜还要赶着回南岸回禀阿济格将军,待明天再请周校尉请城洗尘……”
“陈将军,还有一处,您倒是一定要看一看的!”周斌眯眼笑着搀住陈喜的胳膊,要请他往左手边一处营帐走,边走边笑道,“那里是柴山王相王大人叫末将带来孝敬各位爷的好物什,还请陈将军先挑……”
就如外军不得随便入城,粮营再简陋也是军营,外军不得随便入军营——陈喜进粮营来检校粮草、民壮,他随行的那些扈兵都聚集营门前的空地上等候。(全文字小说阅读,o(五一哦n我要文学网)
看着左右都是柴山尉周斌身边的健卒,陈喜身僵硬,不敢挣扎,只能跟着周斌往一座帐篷里走去。
刚掀开帘,陈喜还想缓和神色掩饰的说什么,只是周斌没有给他机会,陈喜只觉脖一紧,沉闷的喊出一声,就叫周斌粗壮的胳膊就从后面勒住、动弹不得。
周斌拿腰刀将陈喜的脖割断,看着他抽搐断了气松开手,丢下尸体,将腰刀插回刀鞘,拿汗巾将臂甲上沾染的血迹擦干。
这时候黄祖禹掀帘走进来,周斌说道:“这厮眼睛毒,但眼睛毒反而死得早——我们要提前动手!”
任何计划都不可能百密无疏,杀陈喜容易,即使陈喜临死还惨叫了一声,粮营里也不会引起多大的动静,但是想要无声无息的将随陈喜而来的那百余扈兵解决掉而不引起樊城及桥渡那边的警觉,则不可能。
黄祖禹说道:“我已叫邓乔山将那百余扈兵包围起来了,现就叫将卒换甲,什么时候他们警觉了,什么时候就动手……”
“这样怕是争取不了多少时间,”周斌说道,“叫邓乔山包围陈喜扈兵那边先按兵不动,我与郜虎各率一队人马直接打桥渡与樊城东门,祖禹你留粮营,等诸将卒穿好铠甲后,再来支援我们!否则的话,一旦叫樊城守军闭上城门,就难打了。”
此时已近城下,自然能打守军一个措手不及,但不意味着一大彪人马直接樊城东门及桥渡营垒,守军还会傻乎乎没有一点警觉——周斌所部的人马,虽说人手都有兵械,但为了不引起敌军的警惕,事前穿甲的人没有几个,弓弩也少,这时候就直接冲上去与守军猝然接战,伤亡就难控制。
此行精锐恰恰是扮作民夫的三千健勇,都还没有来得及穿甲发放兵械。
不过黄祖禹也不是婆婆妈妈的人,他早年随虞万杲、唐复观他们,闽南的深山老林里熬过那么艰苦的时光,知道为得胜利,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也要勇于付出代价——黄祖禹按了按周斌的肩膀,没有多说什么,便同意了他的安排。
暮色渐深,周塔带着三四十名军士,死皮赖脸的堵城门口,要求守城门的军校放他们进城去享乐一番,涎着脸说道:“这一路风霜赶了十来天的路,没有歇过了一回力,明天交割粮草后又要赶着回去,敢请哥哥开一回,叫我们这些乡巴蛋、尝尝大城里的娘们是什么滋味……”
已塞了银进去,守门军校虽然挡着不让周塔他们进城,却也不恶脸相向,没有将刀枪横过来不让他们站城门洞里,只是打着哈哈说道:“规矩如此,不如等明天交割了粮草,让你们领头的跟普将军言语一声。上头说放人进去,我们自然不会阻拦……”差不多到关城门的时间,不过要等出城去粮营的陈喜回来。
这时候有两人从后面赶来,走到周塔耳边小声说道:“准备动手……”
守军也发现暮色下有一大彪人马往这边赶来,比陈喜出城带去的人要多得多,顿起疑心。
城门校吩咐手下要将周塔他们赶出去准备关城门,周塔他们大喊着:“有土匪啊,哥哥不要把我们赶出去啊!”嘴里嚷嚷着,手里已拔出尖刀捅来。

城门校猝不及防,两胁给尖刀刺入,鲜血迸溅。
东城门顿时乱作一团,城门洞里的十余守军完全没有防备就给杀了干净,但是城楼之上的守军占着狭窄的登城道,将周塔压制城门下无法攻上去,则同时敲响警钟,声传数里……
************
阿济格听见北岸警钟敲响时,院里舞刀,刚歇力拿汗巾抹去额头的汗珠。
阿济格每日晨昏打熬筋、练习弓刀,就是为了能上战场厮杀,乍听见警钟响起,还不那么真切,毕竟隔着两三里远,他又襄阳城里,紧接着,襄阳北城的警钟也大声,阿济格这确认北岸樊城遇敌……
阿济格的府宅西角有高耸六丈有余的望楼,本身建来就是以利于城中指挥军事,可以直接眺望北岸的情形。阿济格穿着单衫,提着刀直往望楼而走,府宅里仆役闻得南北两岸边的警钟声,乱作一团。
阿济格走到望楼脚下,有军校匆忙赶过来禀报:“樊城遇敌,桥渡及樊城东门皆有乱敌侵入……”
“敌兵从哪里来的?”阿济格问道。
“详情不知,佟将军正派探马去北岸查看。”
“吃屎的,这时候知道查看,怎么叫敌兵打到城门口有警觉?”阿济格出声喝斥,刚要一鞭挥过来,陡然想到袭樊城的敌兵是从哪里来的——柴山押粮兵马!
“操!操!”阿济格痛骂道,“罗献成反了!”
阿济格又不知道罗献成与王相交恶的事情,罗献成也不可能奢文庄与叶济罗荣面前自曝其丑,叫别人晓得他连自己的手下都管束不住——阿济格看来,柴山押粮兵马是罗献成所派,柴山押粮兵马袭樊城那只能说明罗献成出了问题……
阿济格下意识的认定罗献成出了问题,一面叫扈兵将他的战甲、大刀拿出来,一面叫人敲响大钟,聚集襄阳全城兵马,准备渡河去援樊城。
阿济格登上他的驻防将军府西角的望楼,知府沈浩波也一脸汗水、气喘吁吁的奔跑过来。从望楼望向北岸,东城门、桥渡皆起大火,东门外粮营的位置有些火头,但正弱下去。
看来粮营那边发生过战斗,但已经结束了,这也证明柴山押粮兵马就是袭敌。
东城门那里给挡着,看不清楚,但桥渡那边隔着千余步,大火腾起,将暮色燎烧得血红明亮,能清楚的看到桥渡守军的东垒已经给敌兵占领,地上尸体横斜。除了铁桩码头有一百多守军外,西垒离被袭地点较远,还没有给战火蔓及,但浮桥处就只剩下五六十守兵给两三倍的兵马压着打,只能勉强守住桥头。
南城门附近还没有敌兵出现,守军却慌乱的关闭南城门,竟然没有想到去支援桥渡!不然只要南城门及时派兵支援桥头,就能扳回劣势。
南岸要援北岸,浮桥为重要。
“普阿马怎么带兵的!”阿济格恨得大叫。
片刻后,副将参领官佟瑞麟也登上望楼,说道:“柴山押粮兵马作乱,偷袭东城门及桥渡,末将已派南桥守戍兵马先过桥援北岸,其他详情不知!”
“详情不知,你不会睁眼去看!”阿济格对比他年龄大的佟瑞麟没有好语气。
桥渡分南北两岸,北岸桥渡守军为一营精锐,南岸桥渡守军也为一营精锐,其时浮桥上没有辎重车,也算是大幸,南岸一营兵卒能够飞赶去北岸桥渡增援,要比乘舟船得多。
阿济格把这些都看眼里,但是北岸桥渡守军给分割成三块,除了西垒外,桥头及铁桩码头都岌岌可危,特别是桥头的守军就剩下四五十人不到,甚至桥头都站不住脚,要退到浮桥上来。
桥渡东北方向,袭敌另有一大彪人马正赶过来要越过东垒去打桥头,南岸的援兵即使及时赶到北岸,也会给压制桥头打下出去。
桥头多大一点宽度?要是不能从桥头往北面打开,一直给压制桥头,便是有十万援兵也发挥不出作用来。
阿济格看后来赶来打北岸桥头的袭敌,其兵甲火光映照下明亮异常,应是袭敌主力。既然这时候能肯定柴山押粮兵马就是偷袭的敌兵,那袭敌的规模就不难判断,足足有五六千人啊——普阿马北岸就两千多兵马,还给打得措手不及,连东城门都失掉了,阿济格痛苦的蹙起眉头来:他想上战场想得发疯,但是没有想过要这种情况下上战场……
现有五六百援军给堵桥头,打不开去,要派多的援兵,只能乘舟船渡河过去;要不然叫普阿马的兵马樊城里给袭敌歼灭,叫袭敌夺去樊城,问题就会非常非常的严重——阿济格对问题的严重有着清楚的认识。
对襄阳知府沈浩波及副将佟瑞麟说道:“我去援北岸,你二人守好襄阳城,派骑去荆州、石城报信:就说罗献成反了,柴山押粮兵马有五千余精兵袭樊城……”
“罗献成不可能反!”沈浩波抓住阿济格。
“你怎知他没反?”阿济格瞪眼看向沈浩波,从樊城遇袭一刻起,他对降臣的信任度就急剧下降。
“罗献成有八万战卒,要反何时不能反,非要献出南阳再设此计陷我北燕?”沈浩波还是有些见识的,不然也不会给派知襄阳、辅助阿济格掌握荆襄要地。
阿济格也是给袭敌打昏了头,细想想洗浩波的话也对。
罗献成要早叫淮东收买,奢家就会给憋死江州,北岸就根本没有活路,而北燕也根本就打不下南阳,很可能南阳城下就会遭遇大败。
且不说罗献成会因为什么昏了头而可能去投附淮东,罗献成有八万战卒,屯卒还有十余万,这么一支兵马投靠淮东,就能叫淮东一举掌握荆襄、江西全境,又何必玩引君入瓮的险计?
“罗献成没反,那问题出哪里?”阿济格反问沈浩波。
“必是罗献成手下有人暗投淮东,很可能就是柴山那边出了问题,”沈浩波也算有急智,说道,“当此之时,应立时派人往各地报信,只说柴山押粮兵马袭樊城,各地军将便自有判断,而不是只往荆州报信。万一淮东另外还有伏兵潜入,仅往荆州报信,会叫别地应对失措……”
沈浩波担心淮东还有伏兵潜进来没有暴露,但也没有想到足足有五万之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