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杨主任上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供销公司深化改革这件事上,县委的动作很快。
戴博艺的动作称得上是雷厉风行。
在见过吴小正的第二天,他一下子就宣布了三项临时人事任命决定。
第一个决定,是任命供销公司一位被肖荣华边缘化的副总经理宋年华临时来主持供销公司的全盘工作。
第二个决定,是国资办的专职副主任李主任被临时调任另一个局长主持工作。
第三个决定,就是任命杨贵平临时来主持国资办的各项工作。
这三项临时任命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尽快推动供销公司的深化改革。
之所以是临时任命,是因为戴博艺已经等不及了。
按照正常的干部任免流程,科局级干部的任免,必须先由县级领导提名,由组织部门考察后,再经过县委常委会研究表决通过,最后由组织部门公示后,才能正式宣布任免。
这一整套流程走下来是需要时间的,戴博艺不想等这么久了,所以先临时任命,以后再走流程。
杨贵平就这么走马上任了。
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供销公司新上任的总经理宋年华全力配合,一起来完成供销公司仓库的收购案。
在杨贵平上任后的第二天,吴敏霞就代表吴大厨与供销公司签署了仓库的合作收购协议。
供销公司的深化改革工作正式启动了。
这个速度,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火箭速度。
但接下来的事就没那么顺利了。
在供销公司仓库的收购合同签下来后,接下来的重要事情自然是职工的下岗分流。
为此,宋年华在供销公司内部,专门召开了全体职工动员大会,开始下岗分流的宣传和引导。
可效果非常不理想。
为配合县委完成对供销公司的深化改革工作,新官上任的宋年华可谓是卯足了干劲,对职工动员大会的准备工作做得很足。
工作这么多年,宋年华的经验是很丰富的。他知道,要想让职工们心甘情愿地接受被分流的命运是不那么容易的。
为此,他提前发动了供销公司的所有中层干部,把吴大厨提供的那份安置方案细细消化,并且把其中最有吸引力的部分罗列了出来,提前开始了宣传引导工作。
很遗憾,职工动员大会的结果还是让他很失望。
按照县委的意见,宋年华此次公布的分流名额仅二十人次,而且条件相当优厚。
可自愿接受分流的报名人数,包括马德贵在内,也仅有三人。
意见倒是收集了一大堆。
无奈之下,他只好拿着这份名单,以及收集的一大堆意见,反馈到了县委县政府。
拿着宋年华反馈回来的这份情况汇总报告,戴博艺和杨贵平都陷入了苦恼中。
他们早已预料到,改革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没想到这么难。
“杨主任,对于这份报告你怎么看?”
杨贵平稍微思考了一下。
“戴书记,我觉得这份报告上反馈回来的只是一些表面的问题,真正的原因还是应该从本质上去分析。”
杨贵平也开始有了一点语出惊人的风格。
戴博艺颇感兴趣地看向了他,等待他的解释。

“戴书记你看,这些职工所提出的问题,大部分是集中在供销公司本身。大家都在关心供销公司会有怎样的变动,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工资能不能发出来……对吴大厨表示关心的却很少。”
“这不是一件好事吗?说明职工们对供销公司很有归宿感啊!”
“表面上看是这样,但实际上,却是这些职工都已习惯了在国企的安逸生活,哪怕守着一个很渺茫的希望,也不想自己的生活有新的变动。”
杨贵平确实把问题的本质说出来了。
习惯安逸、不愿折腾,这是古往今来变革都需要面临的一个大难题。
这是人性。
人性的这种特点用一个词准确地来形容,那就是“守旧”。
这样的例子其实是非常多的。
远的不说,在现代就有很多典型的例子。
以现在的邮电系统为例。
现在的邮电局,还是邮政和电信在一起的。
但到了98年,邮政和电信会分拆。
而到了2000年,电信又会拆分为电信跟移动。
在这两次拆分过程中,邮电系统的职工们,就把“守旧”这种特性发挥到了极致。
第一次拆分的时候,邮电局的相当部分职工,是有权选择留在邮政还是去新的电信的,但因为电信的那个“新”字,就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到后来,看着效益蒸蒸日上、福利待遇好得惊人的电信,这些人肠子都悔青了。
两年之后,这一幕再次发生。
在电信拆分为电信跟移动时,因为移动是新的,再加上当时的移动通信业务还刚起步,因此大部分人都不看好,都不希望自己被分去移动。
最终,那些有背景、有资历的都选择了留在电信,去移动的是那些年轻的、没背景的,而且相当一部分是被逼去的。
然后当移动通信业务井喷式爆发、效益大增,而电信业务逐渐走向衰落的时候,又有一大批人把肠子都悔青了。
……
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凡是变革,都必须经历克服守旧这样一次阵痛过程。
当然,杨贵平在这里给戴博艺讲的是另外的例子。
戴博艺陷入了深思之中。
他对杨贵平的这一解释还是颇为认可的。
不过他知道,克服守旧这样一个阵痛过程不是那么容易的,最关键是他在时间上耗不起。
因为谈仲海等人的双规,湘水县正处于风雨飘摇中,戴博艺必须尽快在供销公司的改革上拿出一点成绩来,一为稳固军心,二来确保自己不被牵连。
“对于这个难题,杨主任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戴博艺再次把问题抛给了杨贵平。
杨贵平笑道:“吴小正不是答应了提前介入此事吗,不如让他来试试呗。”
这就是杨贵平的解决办法。
在他看来,自己在这个问题上好像也没有太大的把握,既然这样,不如先把难题交给已经入坑的吴小正。
让吴小正先来冲一把,就算不成,自己这边有了缓冲余地,还有时间另想办法。
杨贵平也是很会打如意算盘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