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过河打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向导说道:“这条河是禹帝带人开凿的,这么多年下来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再说黄河十年九决堤三改道,徒骇河距离最近,不管哪次都受影响。这里泥沙深不可测,水流也飘忽不定。我们过河都是从几里外的桥上过去,没有人敢涉水过去。”
我都惊叹了,“有桥你不带我们去?”
“军爷您说到离青龙镇最近的地方,这里就是。”
他的回答弄得我相当无语,看着奇葩的向导,我说道:“带我们去桥那里,谢谢您了。”
留几个人搜救陷入河水泥沙里的同伴,大部队绕道去几里外的桥上。到河边一看,桥已经拆掉了。杨长风说:“看来这青龙镇有仗要打啊,搭浮桥过河。”
浮桥古时称为舟桥,它用船舟代替桥墩,属于临时xìng桥梁,由于架设简便,成桥迅速,在军事上常被应用,因此又称“战桥”。我国建造浮桥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是周文王为娶妻而在渭水上架起一座浮桥。当时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用毕就要立即撤除,后来“礼崩乐坏”,这种规矩也就废除了。
浮桥的构造和架设,一般是用几十或几百只船〔或木筏,竹筏,皮筏〕,代替桥墩,横排于河中,以船身做桥墩,上铺梁板做桥面。桥与河岸之间用跳板,栈桥等连接,一适应河水的涨落。舟船或者系固于由棕,麻,竹,铁制成的缆索上,或者铁锚,铜锚,石锚固定于江底以及两岸,或者索锚兼用。
浮桥要适应江河水位起落,随时可以调节,调节的方法,中小河流一般用跳板,大河用栈桥;对年水位落差大的季节xìng河流,采用拆卸或增装船节。修建中采用一端固定于河岸,另一端用可随水位上下而升降桥面的多孔栈桥来衔接浮桥与河岸。
为了防止浮桥被敌人火攻,桥面铺沙、舟中蓄水、有在浮桥上游或上风设置铁索等障碍物的,都是常见方法,也有用战船阻截敌方火攻船只的。
还好我们当时预测到渡黄河会出现问题,所以备了些土营的人。青龙镇把能控制的木舟都收到河对岸了,我们只能在北岸上下几里地的村子里找渔船和门板,厌次夺来的钱财帮了我们大忙。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几个村子的百姓把自家藏起来的船和家里的门板都拿出来给我们用,男人们自发帮我们修建浮桥。杨长风看的泪流满面,说道:“还是他娘的钱好使啊,我征了这么多民夫都没像他们干活如此起劲。”
我说道:“那当然,光拆一个门板就给一两银子,顶一户人家将近一月的花销了,这天下哪还有这么讲理的军队。”
杨长风说:“搭建浮桥需要时间,你带队去后边看看防止那帮追兵怎么样了。”
“他们有什么作为,就是尾巴似的跟着嘛。”但还是带着一队骑兵到后方巡视。过了没两个村子,只见远处出现一群人,随着距离越来越近,仔细一看发现对面什么旗号都有,看来是附近几个州县的大杂烩了,比出女儿城那阵的规模还要大。
我命令骑兵拉开阵型,因为上次在厌次外围的伏击根本不算交手,稍微一冲对方就散了。我说道:“一波冲垮他们。”
在平原骑兵打步兵是很占便宜的,一匹好的战马会踢、咬、踩踏,敌人根本无法靠近它,被战马践踏或踢中后果往往是致命的。骑兵作战时是站在马蹬上的,然后凭借他的高度优势向下劈砍,这种力度是非常惊人的,当一名骑兵在马上挥舞他的武器时,任何靠近他的人都会被击碎。

骑兵发起的冲击会面对敌人,但是也会从侧面或后面迂回冲击。当骑兵发起一次冲锋过后,敌人队型一般就会被冲散,如果对方仍然保持队型的话,骑兵会立即退出,再次发动冲锋,直到将对方冲散为止。
刚一交手,我发现有些不对。虽然我们冲过去他们又退,但都是往两侧闪开,我们冲过去之后他们又聚拢过来。这样下去我们会被步兵包围起来,限制住机动力。我高喊:“用回马枪。”
所谓回马枪就是对付如此粘人的步兵的一种方法,首先我们先退,对方就会往前进。这样我们示弱往后退将近三十步的距离,然后再次前进,左右两翼齐上包住三面。用短兵器接战,如连环之式。当杀败所包围的部队之后再次后退三十步左右……循环往复。
通过这样的绞杀,各州县战斗力不强的守军彻底崩溃,无秩序地向北溃散。我们一路向北追,我想把他们赶到厌次附近,等回去的时候大部队已经过河了。翻过一个小山丘,我看到漫天飞扬地尘土,好几千人规模的步兵杂乱无章地冲过来。“怎么还分批啊?”我微微一笑,“弟兄们再来一波,给他们松松筋骨。”众人嚎叫着冲了过去。
对面齐国步兵看到我们之后,就如同看到猎物一般惊喜非常。都尉模样的人指挥自己部下原地站定组阵,人数越聚愈多,开始慢慢形成了几个方块。我说道:“速度减慢,放弩箭。”一阵箭雨过去放倒了前边几排的人,齐军并没有恐慌,阵营渐渐成规模。
就听对面一声令下,“放!”一轮箭雨朝我们飞来,我挥剑格飞了几支,然后一提马缰,马脖子向前一拱登时中了好几支箭。坐骑嘶鸣一声,往左摔去。幸亏我感觉形势不对,提前把脚从马镫上摘下来,否则这么重的马身足以把我的脚压废。
手下亲兵从马上下来,搬开马身把我拽了出来。此时我的左腿感觉又肿又胀,万分难受,手下问道:“大人,没事吧?”
“没事,换匹马。”
就在我换马的工夫,前边的骑兵已经冲进了步兵方阵,就听齐整整的一阵口令,“刺!”步兵方阵捅出无数长枪,扎进了马身,骑兵借着惯xìng飞了出去。落地之后就听一阵刀劈血肉的声音,前边冲进去的弟兄估计无人生还了。
怎么翻过个山头,齐军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我看形势不好,指挥众人撤退。齐军则是拿着弓箭对我们一阵欢送。“娘的,这伙齐军太古怪了,必须马上告诉杨长风。”齐军忽然间变得如此厉害?因为李晓鹏带的援军到了。
我并不知道对面齐军是怎么回事,只能从侧面绕回我们架设浮桥的地方。此时浮桥已经基本完工,先头部队已经过河进抵到青龙镇外围。杨长风看我回来,不满道:“我说把他们赶散一下就得了,你怎么去了这么半天?再不回来我以为你要回厌次过夜呢。”
“我当时还真打算把他们赶到厌次城下呢,这回弄巧成拙,后边来了一批齐军,绝对不是那边半残守军可比的。不信你瞧瞧我带回来的人,折了不下两百人,受伤的都没来得及统计。”
“这么说,有支军队在咱们侧翼伺机行动?”
“不像,看他们结阵速度和气喘吁吁的表情,应该是从远处追咱们追上来的。有可能是盐山的兵。”
杨长风眼睛一眯,“那就先过拔了青龙镇然后再干掉那帮杂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