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 国家决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母亲泪水涟涟的看着我一步一步离开家,我一步三回头,想要将那两个人的身影牢牢地记挂在心里……
“你若战死!为父亲自为你守灵!亲自为你扶棺!若是倭寇未灭你便妄图回家,为父将把你逐出家门!”
父亲的话在我心头萦绕,这般近乎于绝情的话语却没有让我心寒,只是让我更加壮怀激烈……
我拉着兰儿,走出了家门,便不再回头了……或许我将在也无法踏入这道大门,也许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母亲,可是,我无悔……
回到了南京,我惊讶的发现举城皆愤,甚至有不少地方挂起了白绫,还有不少人披麻戴孝痛苦不已,到处都可以看到演讲的人群!
发生了什么事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兰儿茫然无措的拉着我的手,而我更是不知所措,一路上听到的零星消息,汇总起来,我总算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平津沦陷了……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八rì上午八时,rì军在军司令香月清司指挥下向北平地区第29军发动总攻。主攻为第20师团,在飞机、炮兵支援下,对驻守南苑的第29军特务旅、第38师第114旅、骑兵第九师等部发起攻击。南苑守军在rì军攻击之下,指挥失灵,各自为战。
位于丰台的rì军驻屯旅团主力,前进到大红门地区,切断南苑到城内的道路,阻击向城内撤退的第29军,战至十三时,南苑陷落,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殉国;此时,第29军第37师一部向丰台rì军发动攻击,被rì军增援部队击退,而后rì军dú lì混成旅攻占清河镇,该地守军冀北保安部队第2旅退守黄寺。rì军dú lì混成第1旅团占领沙河。下午,宋哲元委派张自忠代理冀察政务委员长、冀察绥靖公署主任兼北平市市长,于当rì晚离北平赴保定。第37师奉令向保定撤退。
此后情况不断恶化,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三十一rì,dú lì39旅被解除武装。驻屯旅团占领大灰厂附近地区。改编为保安队的dú lì27旅突围到察哈尔回归143师序列;至此,二十九军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平津完全沦陷。
平津失陷,二位将军英勇殉国……
举国震惊,举国痛哭,举国愤怒……
抗rì这两个字,已然成为了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执念……
百里公的话再次应验,宋哲元为了自己的私心,害死了他的得力部下副军长佟麟阁,以及132师师长赵登禹;二位将军无愧于民族英雄!
国民zhèng fǔ发表褒奖令,追赠佟麟阁、赵登禹为陆军上将,其生平事迹,宣付史馆,以彰忠烈。
我立时将兰儿送回家中,驱车前往校长办公室。
“敌军战略本以黄河北岸为限,如不能逼其过河,则不能打破其战略,果尔,则其固守北岸之兵力绰绰有余,是其先侵华北之毒计乃得完成,此于我最大之不利。我yù打破其安占华北之战略,一则逼其军队不得不用于江南,二则yù其军队分略黄河南岸,使其兵力不敷分配,更不能使其集中兵力安驻华北。中倭之战必先打破其侵占华北之政策,而后乃可毁灭其侵略全华野心……”

我刚刚到达校长办公室外面,就听见了校长的声音,看来校长没有因为一时的战败便慌了心神,而是重新开始了战略部署。
两名卫兵见到我,向我敬了礼,而后打开了门。
校长的办公室里面只有三个人,一个校长,一个百里公,另一个是法肯豪森;都是熟人了。
校长见到我,放下了手中的文件,笑着问道:“云海,此次回家探亲,探出什么好消息来没有?”
我敬了一个礼:“校长,此次回家,父亲做了两件事情,一件是为云海取字定倭;第二件是父亲对云海说,倭寇一rì不灭,云海一rì不准回家。除此之外,父亲没有任何交代,云海已抱定必死之决心!请校长下令!让云海奔赴前线!”
校长和百里公对视一眼,百里公说道:“定倭,好字!好字!文成公高义,百里自愧不如。”
校长叹了口气:“文成公此举,羞煞旁人也!顾问先生,你来说吧!”校长让法肯豪森将军向我说明zhèng fǔ的决议。
“欧阳团长,zhèng fǔ已然决议,为了打破rì本军队在华北肆虐之局面,zhèng fǔ将主动在上海发动攻击!上海一旦发动攻击,rì本军队之注意力必然全面转移至江南,而江南水网密布,不利于装甲部队行进,有利于我军行动,同时此举将rì本军力分散,并且拉长其补给线和运输线,加速rì本的经济和资源消耗。
同时,上海是欧洲各国租界使馆的聚集地,在上海开战,rì本必将投鼠忌器,不敢肆意妄为,同时,在上海开战可以为zhèng fǔ赢得内迁工业和转移民众的时间。”
“沪宁方面,敌人不利于使用大部陆军,我方应取速决主义,不宜多控制预备部队于后方,使敌人能以少数兵力,牵制我大部兵力。平津方面,敌人仍将集中优势兵力,我方应取持久主义,兵力应有纵长之配置。”百里公补充道。
校长对我说道:“云海,我已命令八十七师集结,八十八师已然在赶回途中,一旦开战,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是势必要上最前线,同倭寇展开最惨烈之战役;而你的五二四团,必然也要上最前线,这也是你所希望的;但是校长希望你,保护好自己,为了你的父母,还有令兰。”
我陡然一惊,随后陷入了深深的斗争当中,话说了千万遍,可是真当要做的时候,却还是那般的犹豫,过了一会儿,我坚定了决心:“校长!云海是革命军人!是中华军人!军人的字典里,没有保命二字,只有保国保民四字,校长!云海若战死,还望校长多多照拂父亲母亲和兰儿。”
我向校长敬了一礼:“欧阳云海及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随时等候zhèng fǔ之命令!随时等候奔赴前线!”转身便走。
我没有退路,校长没有退路,zhèng fǔ没有退路,国家没有退路,整个民族,也都没有退路,只有战,只有战!
时机一到,我将奔赴最前线之战场,和倭寇展开殊死搏斗,别无他念。
上海,这颗东方明珠,终于,也要殃于战火了吗?不知道一场大战下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