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另九章 斑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邪欲凭破壁金铲破门而出,可是平日破石如土的金铲却对石门却完全没什么用处。无邪惊奇之下,以为是金铲失去了异能,可是换在旁边的石壁上,乃是铲落石破。
虽然仍然能够用金铲在石壁上打洞,可是无邪测算那石壁与山腹遂道相接处,最小厚度也在数十步开外,凭着这一根小铲要想打出一条可以通行一人的遂道,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完成。
不得以颓然坐下,对舒真叹息道:“看来只有摇响金铃,让朱院主他们前来营救了。”
舒真惊道:“摇响金铃就意味着要放弃武试的资格,为什么要这么做?”
无邪道:“石门封闭,我们被困在此地出不去了。你又中了毒气,必须马上加以诊治,否则对身体将有大损,所以我们唯有放弃比试才能迅速离开这个布满毒气的溶洞。”
舒真摇头道:“我们还有时间,反正没到最后一刻我是不会放弃武试的。即便朱师父他们来了,我也不会跟他们回去,我要自己拿着九疑镜走出洞去,那样才算真正的完成武试。”
顿了一顿,又轻声叹息一声,说道:“至于你说怕侵入我身体内的毒气伤害我的身体,我的身体早已经被疾病伤损得差不多了,再添些毒气又有何妨。”
无邪已经了解她执拗的脾气,知道劝也无用,只怕纵然摇响金铃朱自英等人来到也无法强制她离开。况且自己也不想就此放弃了比赛,犹豫了一下,暂且放弃了摇玲弃权的想法。
两人讨论间,无邪火中火把燃尽而灭,又过去了两个时辰。
无邪为了节省火把,暂时也就未再续燃,溶洞中陷入一片漆黑。
眼睛看不见东西,听觉就显得格外敏感,只听溶洞之上水滴不断滴落,洞中暗河也是不绝流淌,发出悦耳的淙淙鸣响。
舒真忽然说道:“我们从陆路上出不去,不知道从水下能不能出去。”
无邪得她提醒,喜道:“不错,即然有河水流淌,必定有渲泻之口,我们泅水一定可以离开此洞。出洞后我先陪你到石仙石室请朱院主为你诊治,我还有时间返回再寻一宝,那样我们两个就都可以通过武试了。”
于是抱起舒真,摸索着来到洞中暗河,随着河水向前行进,河水清冷,也幸亏无邪有真气护体,才不惧阴寒。
顺着水流方向走了大概有百步距离,前行的道路为洞壁所阻,河水从壁下的缝隙中形成暗河,流淌而过。看来需要泅泳才能游过去。
无邪自幼生长在运河畔的沧州,水性也算精熟,又有金丹大道护体,自忖有把握负着舒真游过暗河,于是对舒真道:“我喊一、二、三,你深吸一口气,我抱着你潜入水中,你若感觉呼吸不畅,就用力捶打我。”
喊过“一、二、三”,无邪深吸一口气,一个猛子扎入水下,穿过石壁间的缝隙游入地下暗河。
从溶洞游出后,河道越来越宽,河水也越来越是湍急,到了后来已经不用无邪去游,河水就能带着他向前疾行。只是暗河颇长,无邪数了几十个数也没到尽头。
无邪的金丹大道已经修炼到“三花聚顶”之境,动起胎息之功,真元在小周天内运行,如同胎儿在母体之内,一口气就能挺过很长时间,潜在水中一、两个时辰都没有问题。
舒真却是体质单薄,一口气憋不了太长时间,不一会儿便呼吸困难,用手拍打无邪的胸口。
暗河之下昏暗无光,无邪也不知道还需要游多久,见舒真呼吸不得,唯有以己口鼻贴上她的口鼻,助她调息行气,以保持正常的生理机能。
无邪的口鼻刚刚贴在舒真的嘴唇之上,忽见头上隐现亮光,似乎游出了暗河,进入一个山洞中,进而天光大亮,终于来到了外面。
无邪大喜,双脚在河底用力一撑,如一根箭一般直射向上,“忽喀嚓”一声,两人的头露出了水面。
两个人都是张大了嘴巴,大口吞吸着空气。待两人看清了周遭的景象,张大了的嘴就再也合不扰了。
其实临近年关,正是北方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华山之上早已被冰雪覆盖,就在石仙洞外,水帘飞瀑也已凝结成冰。可是两人随暗河游出,却不知道被河水带到了华山的哪一个山谷,竟然又现早春的景象。

但见身处的这条河水从溶洞而下,在这里露出地面,向前绕过几个弯,又沉入地下,流水清冽,如银河九曲,不见来处,亦不知去向,在寒冬时节,不干不竭。
无邪和舒真置身河水中,远望周围九峰矗立,奇石连属,挺拔耸峻,竞秀争高。近观翠绿竹林,遍植山间,更间红、黄、白三色杜鹃花。绿意满眼,花香扑鼻,浑不知是在天上人间。
舒真惊叹道:“难道河水把我们带到了仙境?”
无邪凫水将舒真带到岸上,两人衣裳尽湿,舒真体形虽是纤弱,湿衣贴身也显得凹凸有致。无邪年纪也不小了,于男女之事懵懵懂懂,也知道不该多看,转入了石后。
此刻已经是夕阳西下傍晚时分,仅凭阳光的热力已经无法烤干身上**的衣服,于是无邪跑到附近的竹林中找来一些枯枝败叶引火,他身上带有点火把的火石,幸喜泅水时末沾湿。
燃起火堆后,无邪让舒真在火旁烤,他躲到石后,脱下了湿衣,折断一根嫩竹挑起来交给舒真代烤。
无邪光着身子躲在石后,幸而虽在深冬但这山间暖如阳春,还不感觉冷的厉害。
过了一阵儿,忽听舒真道:“无邪,你可能猜出我们现在哪里?”
无邪笑道:“你不是说我们到了仙境么。”
舒真不理他的玩笑,郑重其色的一字一句的说道:“这里是第二十三小洞天朝真太虚洞天,我们到了千里之外的湘南九疑山。”
“湘南?九疑山?千里之外?”无邪诧异道:“你说我方才一个猛子就从中华山游到了千里之外的九疑山?我可不相信。”
舒真轻叹道:“不要说你不相信,我也不相信,可是我手上有确凿的证据。”
听说舒真找到了能证明身在九疑山的确凿证据,无邪顾不得还精赤着上身,转过掩身的大石,来到舒真身前。
只见舒真正拿着他挑衣服的翠竹,仔细观看。无邪疑道:“只凭一根竹竿就能断定身在九疑山?证据恐怕有点不足。”
舒真将翠竹递给无邪,说道:“你仔细看看这根竹子与你平日在华山所见有何不同。”
无邪拿过来,上下把玩,只见竹身呈浅绿之色,上面有一圈圈紫色的花纹,好像一滴滴珠泪,除此之外,再无异处。于是说道:“奇怪,这竹子上有紫褐色斑块、斑点,好像发霉变质了一般。”
舒真白了他一眼,轻叹道:“那里是发霉变质,这是湘妃竹,又名斑竹,是九疑山的特产,除了潇湘之地,中原各地都无此物。”
她言道:“《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其妃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久悉为之斑,亦名湘妃竹’。这竹上斑纹,都是湘君血泪染成的呀!。”
她轻抚竹身泪斑,低声吟咏:“虞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
无邪虽在此间见到湘中独有的湘妃竹,但是他说什么也不相信他和舒真能一瞬间来到千里之外,辨解道:“只有湘妃竹也不能断定我们来到了九疑山,或许是我们华山高道从湘中移来的也未可知。”
舒真轻声道:“湘妃竹是九疑山特殊环境的产物,离开此地竹上泪痕尽失,我家从前就曾在花苑中引种了十多株,今日看来竹上斑点早已经消失不见了。你看这竹上泪痕如新,绝对不会是易地栽移的。”
她有手指周围的奇峰秀石,继继续续的说道:“相传尧舜时代,此地有九条恶龙,经常引洪水残害百姓,舜帝斩除恶龙,却病死在这里。”
“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从北方跋山涉水,来到湘江寻找丈夫,在三生石下见到舜帝之墓,悲痛万分,哭出血泪,死在了舜帝的旁边。泪水滴洒在竹子上,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这便是‘湘妃竹’了。”
“你再看周围的群山,那便是九龙所化,因峰峰相似难以区别,所以才叫‘九疑山’。你在华山周围可曾见见到这样的山峰,我们两个确在距华山千里之外的湘中九疑山!”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