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夜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路上,王韶几次问到延州粮饷失窃之事诸葛都头据实以答,说是清涧城主种谔计谋绥州的,西夏人阵兵塞上,两军对峙,就需要给宋军供应大量粮饷。原本行军打仗的粮饷都由国家统一调拔,但现在实行新的“均输法”,由发运使掌握前军所需物资的情况,然后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从便变易蓄买”,贮存备用,借以节省价款和转运的劳费。这样就要由离前军最近延安府就近采购粮物,配以下拔的饷钱负责送往榆林前军。
为了确保押运无失,知州李定派出了百多人的队伍,可是经过清涧城附近时,在个不知名的繁华集镇中宿了一夜,天明时发现竟是睡在一片废墟中,而所带的粮饷全都失去了。李定几次派人去找,也是无功而返,同时也查明近年来经常有路过和商贾失陷其中的异事。李定再下力气去查,府衙中就出现了恶鬼吵闹的事情,李定也不敢声张,不得已只好在百姓中加赋重购粮物,绕道再输运。
王韶与沈括商议,皆认为若不是押运粮饷的官兵私吞粮饷,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西夏人潜入宋境,化装成寻常百姓劫掠了粮饷,此事关系军国大事,必须要仔细查探才是。
王韶又对武媚儿的身世很感兴趣,为什么她一个独身女人要在延州开设蜀香楼?她又为什么有如此好的身手?如何会这么痛快就答应了与己同行?莫非与失粮饷之事有何关系?
他将心中怀疑说给诸葛都头听,诸葛都头叹了口气,说道:“武姑娘的身份王大人不必怀疑,她其实是西安西平镖局局主武权的女儿,曾师从蜀中青城山高道。十年前西平镖局有趟镖车在边塞失踪,数十名镖师趟子手失踪,她的哥哥也在其中,武姑娘居留延州就为了追查此事我想这次她随我们前往清涧城大概也是基于此,因为当年西平镖局的人也是在那里失踪的。”
十年之前,西安府西平镖局总镖头“翻江倒海”佟百川护送数十名商贾前往清涧城赶榷场,西平镖局的少局主武东成也随行。这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一次押镖却成了死亡之旅,西平镖局佟百川以下数名镖师,十几名趟子手,再加上护送的几十名客商,乃至于随行的少局主武东成全都是一去不返。
局主武权亲自前往调查,只说是镖局此行恰逢宋夏两国开战,整个清涧城附近毁城两座,死人无数,方圆百十里内都化为焦土,镖局一行人自然是难以逃出生天。
经此一役,西平镖局既要抚恤死难镖师、趟子手,又要赔付部分的押运损失,更重要的是折损人手,包括武权长子,镖局从此元气大伤,由天下五路镖局之首降为五局之末。直到数年前在中天镖局白景泰的主持下,东升、南方、北风、西平、中天五路镖局联合,形成强大的联盟,西平镖局有了巨大的人力、财力作支撑,才有机会东山再起,又成为雄霸一方的豪强。
武权生平有一子一女,长子武东成随他管理镖局业务,女儿武媚儿自幼就送到蜀中青城山师从仙姑张珍奴,修炼“太阴炼形丹道”。西平镖局失事后,武媚儿不得已离山返乡,她居留延州多方查证哥哥失踪之事。
五局联合时,白景泰曾把当年清涧城发生之事告知武权,武媚儿听说镖局之人并非亡于战乱,而是死于西域妖人之手,为了查证事实真相,继续居留延安府,后来索性用从青城山学来的“六甲行厨”之法,开起酒楼,借南来北往客人之口,查询蛛丝马迹,以早日完成父亲心愿,再回山修道。
知道了武媚儿的身世来历,王韶心中颇增敬佩之情。而武媚儿的师父张珍奴,号“皓月仙姑”,乃是华山圣地掌教“紫阳真人”张伯端的师妹,二人都曾随陈抟老祖的大弟子刘海蟾修习丹道,算起来王韶与她还有同门之谊,不禁又生亲近之感。

众人在延川城小憩片刻,溯清涧河上行,要及快赶到清涧城去。
由此向北,就属边塞了。因宋夏连年交战,边塞居民大多迁居内地,因此边塞处处荒无人烟,越走越是凄凉。沈括眼望路边村庄荒芜,大片良田长满野草,禁不住心中悲怆,低声吟诵:“汉家山东三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王韶则高声叫道:“给我十万雄师,定将党项人逐出熙河,永保河川太平。”
这般行了半日,到了傍晚时分,进入山区的河谷地。只见山岭绵延,直到落日之地,没有尽头,而举目四望,附近全没有村寨城镇的影子。
王韶正埋怨诸葛都头是不是带错了路,船漏偏遇顶头风,正不知道该向哪一个方向前进,突然间刮起了大风,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的天空,刹时间彤云密布,还没等王韶等人反应过来,雷声滚滚,大雨倾盆而下。
左右也没有避雨之处,众人只好打马顶风冒雨前冲。有人说夏季的天气如同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这雨来得快,走得也快。众人打马疾冲一阵儿,还未等找到避雨之处,那雨已经停了。
王韶被这一阵疾雨淋得落汤鸡相似,正在喃喃咒骂,忽听武媚儿大声叫道:“大家快看哪边!”
众人随她手指方向望去,只见夜幕下,借着西方还隐露的一线天光,只见一座黑黝黝的坚城正矗立在远方。
众人大喜,在这蛮荒之地遇到大城,必定是清涧城无疑了,眼见天色渐渐全黑,忙打马前行,直奔清涧城而去。
王韶对清涧城是久闻大名了,他少年参军时,说曾听说在边塞之上,有一座平地而起的城池,是名将种世衡所建,名为清涧城,孤城独抗西夏,护佐身后的大宋西北门户。那时在他心目中,清涧城就如同一个孤独的侠客,有种“虽万千人吾往矣”的气概。
而自打在华山圣地遇到无邪之后,从他口中又听说了清涧城的许多事情,比如说是“鬼市”,实际上就职榷场,秋高马肥之时,集四境三邦乡民商贾于此,交易各自所需,既满足了边民所需,也为清涧城积蓄了巨额财富。这时清涧城在他心目中又成一个治境有道的智者,不费朝庭一兵一钱,竟能建成天下第一坚城。
总之王韶早就对清涧城向往了,今日终于能够身临其境,心中抑制不住的兴奋。他打马当先而行,很快就从河谷中穿出,越过一片平原,来到清涧城下。
现在既不是榷场交易之期,宋夏又即将开战,王韶以为清涧城必定是城门紧锁,内外不通。哪知到了城下,才看到清涧城的城门大开,连个守门的官兵也不见一个,城外昏天黑地,城中却是灯火通明,哪里像是边塞上抗敌的重镇,倒像中原内地通埠的大城。
进入城中更是完全看不到整兵待战的气氛,只见一片歌舞生平。大街两侧商铺林立,到了晚间仍在开张营业,陈列形形色色的商品,许多奇珍异器,便是见多识广的沈括也没有见过。
也有一些茶馆酒楼,里面熙来攘往很是热闹,个个茶甜酒香,家家生意不错。尚有青楼妓馆,赌坊勾栏,更是人满为患。王韶穿行其中,就仿佛来到了东京的“不夜城”——城关“瓦子”。
王韶等人满是好奇的顺街游走,忽见路旁有间高大的酒楼,上面悬挂的匾额也写着“蜀香楼”几个字。
王韶笑道:“咦!武姑娘,你在这里开起了分店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