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地宫雷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昔谷。
青乌鸣悦,缓落谷中。
谷中林木茂盛,藤草滋蔓。当年一战,二十万承天道精锐尽焚谷中。那滔天的火光本将一切湮灭,可数十年过去了,谷中生机旺盛,全然不见旧时衰灭之景。
时光洗刷苍生万物,可终究还是有些留了下来。
风续帆自从踏上这片土地开始,心情就莫名的沉重。这里是所有承天道徒心中的一块疤,也是承天道由盛转衰的起点。
自从当年封门之后,数十年来,风续帆就没有再踏足过。若不是为了完成袁诚的遗命,风续帆也不打算再次踏足这片土地。
杨羡踏足这片陌生的土地,却没有多大的感触。杨羡看向了风续帆,本不想要去打扰他,却见他挥了挥手。
“丞相,这边请!”
这里的环境与记忆之中有着很大的差别,不过风续帆还是能够勉强认出来。
昔谷中腹光大,谷口狭窄,那座地下遗迹便在昔谷深处的一处山间裂隙。
这处山壁正当风口,两壁的石层有些风化。路口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杨羡跟随着风续帆,在这山壁之间走了大概半刻钟,两边的岩壁开始变得渐渐宽阔。
阳光透下,凉风嗖嗖。杨羡一声轻袍,手握羽扇,走至尽头,却见一座石碑耸立。
石碑耸立,其上却没有雕刻什么文字。
风续帆打开了机关,却见这山壁之中砂砾嗖嗖落下,那石碑向后移动了一段距离,露出了通往了地下入口。
石阶层层,透着一股幽冷气息。风续帆走入其中,杨羡紧随其后。
这条路很长,杨羡自忖已经深入地下十余丈,才堪堪踏到平地。
灯火自燃,映照着一座奇特的大门。大门表面光滑无暇,却是描绘着几道符文。
“整个地下遗迹有着师尊下的禁止,无法从外面闯入。”
风续帆说着,手碰到了大门上的符咒,注入了灵炁。
一瞬间,杨羡只觉得四周的环境都变了,不再是阴冷的地下石窟,而是漫游在星海之中。
群星闪耀,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副晦奥的阵法,也可以说是一副星图。
“这便是师尊所下的第一道禁制,天干锁元法。”
风续帆说着,手指在阵法上亲亲滑动,将阵法之上本是混乱的星辰重新排列。
“不知道群星的划分之法,那么便不可能打开这道禁制。”
十颗星星,一百个位置,想要在其中找到正确的排序几乎不可能,除非事先知道。
的确,若是没有风续帆的话,便是外人找到这里,也不可能打开这座大门。
杨羡思索间,有些好奇地问道。
“如果外人解不开这星图,想要强行破坏怎么办?”
杨羡说话间,风续帆已经排列好了星辰的位置。那十颗星星闪闪发光,本是如星海一般的画面霎时间破碎。
一切恢复了原样,那大门之上的两道符咒已经脱落消散,缓缓打开。
“若是有人强行闯入,便会触动里面的机关,引爆雷火,那么闯入者会和这座遗迹一起陪葬。”

大门打开,里面是一座旧时的宫殿。
连接这里的是一条长道,随着两人走入,却见五条长道之上萤石闪耀,照亮道路,却不见一点明火。
“这是海族的萤石?”
海族的宫殿建在海底深处,无法用明火照明,而是用这种特产的萤石。不过这种萤石产于深海,周人无法对其进行大规模的开采。少许流露到陆上的,都是价值不菲。
而这数十丈长道之上,萤火如虫,闪耀光芒,大的甚至有拳头这么大。
要知道承天道起事的时候可是在数十年前啊!袁诚这么有钱的么?
长道两旁的暗河之中流淌着的是干涸粘稠的液体,有着刺鼻的味道。杨羡将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却见得身旁的风续帆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神情。
“不过区区海族,有什么大不了的。当年师尊在时,莫都这小子也敢那么猖狂?”
莫都虽然被桓武砍了,可却毫无疑问是三十年来纵横东海的一代霸主,其余的海王都无法与他争锋。可杨羡听风续帆的语气,那莫都跟家中奴仆似乎没有多大的差别。
杨羡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搭话,走过了长道,进入是那座地下殿宇之中。
宫殿之中没有多余的东西,只有一副袁诚的画像,两旁石碑上各写了一行字。
杨慈子孙,见画叩首。
“这便是第二道禁制了。这里有师尊设下了血契符阵,只有杨慈的血脉才能够打开机关。”
“........”
杨羡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无奈,他只能上前,老老实实地向着袁诚的画像磕了三个头。
砰砰砰。
以头触地,杨羡的额头上染上了灰尘。可随着他拜完,地面之上缓缓呈现了一道血红色的符阵。
符阵暗合机关,缓缓旋转。袁诚画像之前,一根石柱缓缓升起。
石柱之上连着的是一个石制的盒子,杨羡站了起来,将之打开。
“怎么回事?”
杨羡回头看向了风续帆,异样的目光惹得风续帆一脸疑惑。
风续帆走上前去,却见那石盒之中,空空如也。
“不可能,当初我是亲眼看见师尊将白龙玉精放在里面的,为什么会不翼而飞?”
风续帆的样子不像是在说假话,而杨羡也不认为他会说假话。
那么便只有一个可能了!
“这里有人来过,快走!”
杨羡醒悟过来之时,却见殿外点点明火落下。长道两旁的暗河之中,雷火乍起,快速向着殿宇蔓延。
“这机关被人改动过!”
究竟是谁设下了如此计策?眼看雷火将要吞噬一切,杨羡脸上眉头紧皱。
昔谷谷口,万余梁军重甲列阵。身披铁甲,手握重刀,梁军上将军桓恭带着百余战将立于谷中。
阵前,黑袍男子负手而立,听着那巨大的轰鸣声,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的笑容。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杨幼庵,当年你用雷火焚尽二十万承天道教徒。今日,你的后辈也死在这雷火之下。不知道九泉之下,你有何感想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