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得来全不费工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咩咩!!
不一会儿,牧羊女张月终于赶着两只萌宠回到了家里。书书网 更新最快
辛苦了一整天的羊羔也在水池边咕噜咕噜的喝着盐水,补充体内的盐分和水分。
完了,小月还倒了一些黄豆犒劳它们,两只萌宠兴奋的咩咩直叫,然后埋着头大吃特吃起来。
…………
“哇!好香的辣椒味。”小丫头刚一走进屋里,就味道了浓浓的辣椒香,然后蹦蹦跳跳的跑进厨房问道:
“哥你做糊辣椒了呀??”
“真是个狗鼻子!”张峰轻笑这摇摇头。
“嘻嘻,晚上有糊辣椒真好。”小丫头也不生气,跑到桌子边,弯下腰仔细的看了看碗里的辣椒,小琼鼻轻轻的嗅了嗅,一幅颇为享受的模样。
“哥,电饭煲里煮的是什么啊?怎么这么香??”
不愧是家里的资深吃货,闻香的本事真不错,不一会儿小丫头就闻到了电饭煲里不一样的香味,嗅了嗅,猜测道“是南瓜么?”
“嗯,我做了锅南瓜饭。”张峰微笑着点点头。
“嘻嘻,南瓜饭我也爱吃!”小丫头欣喜不已,
知道晚上不仅有南瓜饭,还有素青菜蘸糊辣椒,想到这些美味,就直流口水,想吃不已。
至于家里的两只小狗,也早就守候在厨房里,眼巴巴的盯着锅里的饭菜,真是两只贪吃鬼。
…………
大约一刻钟后,电饭煲里的南瓜和米饭也做好了。
一打开电饭煲,一股浓浓的雾气升腾而起,飘出一股南瓜的清香,味道真是好极了。
雾气很快消散,金黄的南瓜映入眼帘,不用说锅里的南瓜已经煮的稀烂。
用饭勺将南瓜碾碎,然后再将南瓜和米饭搅拌在一起,混合均匀后,一锅香喷喷的南瓜饭就做好了。
这样的做法虽然简单,但也最好的保持了南瓜和米饭原有的味道,味道清甜可口,看起来就令人食欲大增。
做好了南瓜饭,只剩下电磁炉上的青菜还在咕咕的煮着,冒出一缕缕白色的水蒸汽。
“我去,都忘了灭火了!”看到大铁锅里的水烧的沸腾翻滚,张峰这才想到自己还没灭掉灶膛里的火。
几根没烧完的干柴没入灶膛下面的柴灰中,隔绝与空气的接触,不一会儿柴火自然会熄灭。
知道锅里的青菜还要煮一会儿
张峰从墙上取下纱网,将南瓜饭和糊辣椒盖上,然后就像堂屋里走去。
此时两个丫头正在看娱乐节目,张峰拉来一张椅子,也跟着看了起来。
看了一会儿,张峰觉得没有意思,于是妹妹问道。
“小琳你的返程票买好了没?”
“早都买好了,在学校里就已经买了呢…………”
经过张琳的解释张峰这才发现,原来学生买票真是方便,提前一两个月就能买票,张琳在学校里就已经拿到了来回的车票,现在一点儿都不用担心。
……
不一会儿,一股浓浓的青菜味飘到了堂屋里
张峰赶紧起身,向厨房里跑去。
锅里的青菜煮的沸腾翻滚,蒸腾的热汽几乎将锅盖掀翻在地,一股青菜特有的味道飘散在空中。

张峰赶紧取来一双筷子,打开锅盖,夹了一片青菜,在嘴边吹了吹,然后放进了嘴里。
“嗯,不错,苦中带甜,味道真好!!”系统出品的顶级蔬菜味道当然不错,
虽然青菜味道微苦,但先苦后甜,这样的青菜品质才最好,还清热降火,因此当地人都非常喜爱。
关上电磁炉,立马将青菜倒在大钵里,青菜要放凉了味道才更好。
因为饭菜都煮的很多,张峰准备给老爷子他们送点过去。
盛了一大海碗南瓜饭,一碗素青菜,还有一碟糊辣椒,张峰用一个大篮子装着,就向依依家里走去。
“小峰你又送什么东西来了?”看到张峰拎着个篮子走进来,老爷子连忙笑着问道。
“我做了点南瓜饭,拿点儿过来让你们尝尝!”张峰笑了笑回答道。
“呵呵,小峰你来的真是及时,我正准备洗米做饭哩!”听到张峰的声音,柳奶奶笑呵呵的走了出来。
柳奶奶赶紧接过篮子,看到里面的素青菜还有焦香的糊辣椒,脸上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小峰快来喝口茶!”老爷子笑着倒了杯茶,然后冲张峰招招手。
“嗯,老爷子泡的茶真好喝!”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果不其然,听到张峰的话,老爷子开心的笑了起来。
“对了小峰,我听二大爷说你要重建山神庙?”不知什么时候,老爷子从二大爷那里得到了这个消息,于是向张峰询问到。
“我是有这个想法,不过一直都找不到这方面的专家啊。”对此,张峰也很无奈。
古建筑修复在华夏都是个冷门的专业,青山这样的偏远山区,能找到符合条件的工程队那才叫怪事,因此重建山神庙的事情,依旧一点儿眉目都没有。
“哈哈哈,你这孩子真是,难道忘记我家是干什么的了??”老爷子顿时哈哈大笑。
听到老爷子的话,张峰愣了一会儿,这才想起依依家不是搞房地产的么??
顿时张峰眼睛一亮,赶紧问道:“这么说您认识这方面的专家咯?”
“当然,夜郎集团旗下就有一支专业的古建筑团队,待会儿我帮你问问,看看他们什么时候有时间,到时让他们来这里实地考察一下。”老爷子笑眯眯的说道。
“那真是太好了,谢了老爷子!”张峰激动不已,赶紧向老爷子道谢。
“呵呵!没事,帮助你其实也是帮助公司,毕竟这样的古建筑团队可不好养活,黔省这方面的工程太少……”老爷子笑了笑,然后摇头说道。
黔省几乎就是古建筑的荒漠,精致的算得上文物的古建筑那更是稀少,因此要养活一支专业的古建筑团队真的非常不容易,
这些年团队一直都在亏本运营,人才流失也十分严重。
要不是这些人,大多是黔省大学的教授和学生,估计早都散伙了,哪里还会带着黔省这样的地方。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没想到从老爷子这里轻易的就找到了门路,看来自己的运气真是不错,山神庙的重建终于有希望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