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农业(开新书凑字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农业的发展上,南北有显着的差别。北方由于战乱频仍,
农业生产儿经由破坏到复苏的迂回曲折的发展道路,使其原来居于农业生产中心的地位有所下降。
南方由于处于相对安定的局面,并因为北方的动乱而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人口的大量南迁和先进生产技术
的输入等,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地位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为日后经济重心的南移创造了条件。
三国两晋时期北方农业由调敝到复兴
自汉末以来,北方农业区迭遭战乱,人口流失,土地荒芜,史称“时大饥荒”①。“岁旱,虫蝗,少谷,百姓相食”
②。饥荒之严重,不仅劳动人民惨罹茶毒,拥兵割据的势力也深受影响,“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诸军并起,无终岁
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之在江淮,取给
蒲赢,民人相食,州里萧条”①。饥荒持续时期之长也是空前的,从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到建安元年(196)曹
操在许下屯田,已历十二年之久,实际上直到建安之末(219),饥荒的发展也没有完全得到控制。持续的大饥荒,
使北方农村呈现空前的调敝,加之“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捐弃居产,流亡藏窜”
(《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昔日繁荣的关中三辅地区“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三国志·
《魏志·董卓传》)。山东地区“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②。“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③。
“是时天下户口耗减,十裁一在”④。
曹操对于恢复和发展北方农业生产起了积极的作用。建安元年(196),曹操在挟汉帝都许后,接受枣抵、韩浩的建议
,在许下兴立屯田。当年获得丰收,“得谷百万斜”⑤。于是,从许下向北方各地推广,同样获得成功,
“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屯田使大量流民成为政府的依附农民,在政权力量的强制推行下,与土地结合起来
,使荒芜的土地得到耕种,解决了军粮匮乏的问题。与此同时,又“于征代之中,分带甲之士,随宜开垦”(《晋书
·食货志》),大兴军屯。黄初元年(220)魏皇朝建立后,民屯方面没有更多的进展,军屯方面却有进一步的发展,
尤以正始年间(240—249)邓艾首倡以五万人在淮南北的军屯成效突出①。
与此同时,曹操针对当时“户口耗减,十裁一在”的情况,大力采取措施迁徙人民,充实司、冀、雍州等心腹地区。
几乎整个建安年间都在进行这一工作。不仅从边境地区徒汉族农民进入腹心地区,而且迁徙少数民族入居内地以增加
劳动力。
在地方上,各郡县官吏也致力于“招怀流民,兴复县邑”(《三国志·魏志·张既传》)。如吕虔为泰山太守,
“诸山中亡匿者尽出安土业”(《三国志·魏志·吕虔传》)。凉茂为泰山太守,“旬月之间,襁负而至者千余家”
(《三国志·魏志·凉茂传》)。郑浑为冯翊太守,“前后归附四千余家”(《三国志·魏志·郑浑传》)。
苏则为金城太守,“是时丧乱之后,吏民流散饥穷,户口损耗,(苏)则抚循之甚谨……旬月之间,流民皆归,
得数千家,……由是归附者日多(《三国志·魏志·苏则传》)。有的地方官吏还为“新集”的流民制定
“移居之法”,令其伍、比相保,不复流散。
通过上述多方面的努力,曹魏统治之下的北方农业生产呈现复苏的景象。在各个屯田区域,大批流民复归土地,
荒芜了的农田得到开垦,如刘馥为扬州刺史,“广屯田”,“数年中,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
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三国志·魏志·刘馥传》)。邓文在淮南北屯田获得巨大成功,
“自是,淮北仓庾相望,寿阳至于京师,农田屯兵连属焉”(《晋书·宣帝纪》)。
郡县所辖广大的个体农民经济,也呈现活跃的景象。在曹魏的辖境内,已从汉末的饥荒中摆脱出来。
由于农村经济的复苏,个体农民经济相应有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那种军事编制的民屯组织已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于是,到了魏末晋初便先后两次宣布取消民屯,全部成为郡县编户农民了。
西晋初期,尚能励精图治,发展农业。《晋书·食货志》称:“是时江南未平,朝廷励精干稼穑”。
晋武帝曾一再下诏敦促“省摇务本,并力垦殖”,他深知“使四海之内,弃末返本,竞农务功,能奉宣朕志,
令百姓劝事乐业者,其唯郡县长吏乎”,于是,累累下诏敦促郡国守相计吏巡行属县,“敦谕五教,欢务农功”
“务尽地利”。地方官中,有很好贯彻这一路线的,如王宏为汲郡太守,“督劝开荒五千余顷”。
史称“时谷贱而布帛贵,(武)帝欲立平籴法,用布帛市谷,以为粮储”。可见粮食产量的增加太康元年乎吴之后,
六十余年的分裂扰攘局面终于结束,实现了全国的统一。这种统一安定的局面,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同年颁布了占田、课田令,更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于是出现了“太康之治”的繁荣局面。
史称“太康之中,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牛马被野,余粮栖亩,行旅草舍,外闾不闭……故于时有天下无穷人之谚
。虽太平未洽,亦足以明吏奉其法,民乐其生,百代之一时也”(干宝《晋纪总论》)。撇开封建史家溢美的成分,
太康年间农业的兴旺还是可以的。
但是这种安定、繁荣的局面没有维持多久,便又一次遭到空前的破坏。永熙元年(290),司马炎死后的第二年,
爆发了八王之乱,接着又是空前纷扰的十六国之乱,北方农业区再度遭到空前的破坏。史称“及惠帝之后,
政教陵夷。至于永嘉,丧乱弥甚。雍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幽、并、同、冀、
秦、雍六州大蝗,草木及牛马毛皆尽。又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
(《晋书·食货志》)。北方农业生产的破坏,从晋惠帝即位之后开始,经八王之乱、永嘉之乱,
直至十六国后赵政权建立为止,约三十年间,了无宁日,农业萧条,饥荒频仍,民不聊生,“晋末,天下大乱,
生民道尽,或死于干戈,或毙于饥懂,其幸而存者盖十五焉”(《魏书·食货志》)。
①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给人民生活带来了灾难,三国鼎立是从分裂到统一的过渡、
转变时期。
②曹操和诸葛亮是我国古代两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们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和进步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③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
④马钧发明的翻车,在当时世界上是一种最先进的灌溉工具。
2.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曹操和诸葛亮,辨清某些正统观念和把诸葛亮神化的错误,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一、官渡之战和曹操统一北方
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随着黄巾起义的失败,各地军阀为争夺地盘而混战不休,最后经过一番兼并战争,在全国逐渐形成了下面几个重要的
军事集团:袁绍占有冀、青、并三州(含河北中部、山东东北部、山西),曹操占据、豫二州(今山东西南部、河南),
刘表占据荆州(今湖北、湖南),刘璋占有益州(今四川),孙策占据江东(今长江下游以南地区),还有立足未稳的刘备
先后依附于曹操、袁绍、刘表等。
2.曹操势力的发展壮大
在各**事集团的混战中,黄河中下游地区最后被袁绍和曹操两大军事集团所占领。当时袁绍的实力非常雄厚。
然而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在打败青州的黄巾军后,选其精锐,将他们编为“青州兵”。
曹操正是主要依靠这支力量,顺应人民渴望安定结束战乱的要求,完成北方的统一(出示曹操彩色画像或指引
学生看课本131页的插图)。曹操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杰出的政治家,在完成统一北方的事业中,他主要采取了两方
面的措施: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当时东汉的皇帝是汉献帝,他虽然是个傀儡,但却是封建国家
最高权力的象征。曹操知道只要把汉献帝控制在自己手里,就可以用它的名义来发号施令。于是曹操借机发兵洛阳,
把汉献帝和文武大臣一起劫持到许昌,从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东汉时期选择官吏,一是看出身门第,二是看封建
道德。曹操则不以此作为用人标准,而且是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
都提拔重用。他身边的第一谋臣荀就是平民出身。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当时由于农业生产遭到战争的破坏,广大农民流离失所,许多军事集团往往因为
军粮不足而崩溃瓦解。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恢复和发展生产,才能使自己强大起来。为了解决军粮问题,
曹操采纳部下的建议,招募流民在许昌附近屯田。屯田的农民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几十人一屯。这样,
使大批流民又重新回到土地上来,许多荒芜的农田又种上了庄稼,屯田第一年就得谷百万斛,以后继续向各地推广。
由于屯田农民可以不负担兵役和摇役,而且有了安定的生活,所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比较高。除了民屯外还有军屯,
屯田的兵士按原来的建制,5里一营,每营60人,平时屯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
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从而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经过推行屯田,曹操的势力得到发展壮大,
逐渐成为在北方仅次于袁绍的军事集团。曹操有了皇帝为他发号令,又有大批文臣武将的辅佐,还有充分的军粮,
于是准备同北方最强大的袁绍决一死战。
3.官渡之战
(展示《官渡之战》图,指图讲述)官渡之战前,袁绍的地盘和实力都超过曹操。公元200年袁绍率兵10万南下
企图一举消灭曹操。曹操仅2万兵力迎击袁绍。袁绍的大军到达黄河北岸的黎阳,从这里派大将颜良率军渡过黄河,
包围白马津。曹操自知兵力远远不及袁绍,决定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亲自率军到白马津西边的延津,
佯装要从这里流河北击的假象。袁绍中计,将大军西调,准备堵击曹军。曹操立即派兵急救白马,由于颜良没有防备,
结果被曹军打得大败,颜良本人也被杀死。袁绍没有冷静分析形势,依仗兵多粮足,下令全军渡过黄河直扑延津。
曹军一边撤退,一边故意把辎重财物等丢弃在路上,让袁军四处抢夺,乘其大乱时曹军反击,第二次又打败袁军。
白马、延津两战,曹操只是取得了两次局部的胜利,袁绍的力量仍然大于曹操。曹操决定诱适深入,
主动退到官渡一线,双方在官渡相持达半年之久。曹操自知兵少粮缺,不能拖延,正感为难时,

袁绍谋士许攸前来投奔,密告袁绍在乌巢屯粮情况,建议立即偷袭。曹操连夜亲率精兵5000,
假装袁军,直插敌人后方的乌巢,焚毁全部军粮。官渡前线的袁军闻讯大乱,曹操全军进击,
乘胜歼灭袁军7万人,袁绍只带着800多骑兵逃过黄河,从此一蹶不振,两年后忧愤而死。
官渡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大家看132页右下角框内的那道题,谁能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官渡之战后,曹操又用了几年时间肃清袁军残余势力,到207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通过“官渡之战”一目的学习,同学们再来看看131页曹操写的那首诗(不是全诗,是摘录《龟虽寿》中的几句),
大家想想,由此他抒发了什么情感?表现了什么精神?(抒发了曹操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老当益壮的精神。
)(讲到此处,可对曹操作一简要评价,强调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统一北方,
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他完全不是苛些戏剧舞台上塑造的白脸奸雄。)
二、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赤壁之战前的形势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之后,准备乘胜统一南方。这时,南方的孙权和刘备正在崛起。孙权是孙策的弟弟,
原来他的势力不大,后来陆续消灭了江南一些地方割据势力,地位日益得到巩固。刘备是汉朝的宗室,
东汉末年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在各个军事集团的混战中,他因实力不足,没有固定的地盘,曾先后投靠过公孙瓒、
陶谦、曹操、袁绍,最后又投奔荆州的刘表。他一直寄人篱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具有远见卓识的人辅佐,
所以刘备在荆州期间十分注意访求贤才。后经荆州名士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得知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人才。
身处危境而壮心不已的刘备曾接连3次带着关羽和张飞,冒着严寒,亲往诸葛亮隐居的隆中山中的草庐拜见。
前两次诸葛亮未出来,到第三次时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才出来会见。
诸葛亮在隆中从政治、军事、地理、人事等方面精辟地分析了国家的形势,建议刘备先占领荆州、益州(今湖北、
湖南、四川一带)为根据地,与西南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和孙权结成联盟,共同对抗力量雄厚的曹操,
然后再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出兵灭曹,统一全国。这就是着名的《隆中对》,这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正确的
战略策略。此后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2.赤壁之战
(展示《赤壁之战形势》图,指图讲述)208年,曹操亲率20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统一全国。他的第一个战略目标
是先取荆州。在曹军到达前刘表已病死,次子刘琮继位后便投降了曹操,刘备由樊城败退樊口。曹操占据江陵,
收编了荆州水军,并从江陵顺江而下。刘备派诸葛亮东下柴桑会见孙权,要求联合抗曹。诸葛亮最终说服了拥兵
观望的孙权,决定派周瑜带领3万人马沿江西进,联合刘备在赤壁一带同曹军决战。
曹操的兵力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他的兵士多为北方人,不习惯水战,而且曹操被表面的强大所麻痹,他的这些弱点
被周瑜利用。那时正是初冬季节,一天夜里,江面刮起东南风,周瑜派大将黄盖前去诈降,带领10艘装满干柴浇透
油脂的船,外面用布将柴盖好,乘着风势直扑曹营。渐近时,那10艘大船突然着火,迅猛冲进曹军水寨,顿时风狂
火烈,曹军战船一片火海,大火又迅速延烧上岸,岸上曹营也被烈火片片吞噬。孙刘联军乘势猛攻,曹军大败,
烧死、溺死的无以数计,曹操只带领了少数人马逃回北方。这就是着名的赤壁之战。(教师出示《三国鼎立形势图》
或让学生看课本上的此图)赤壁之战后,曹操已无力再南下,他死后,子曹丕于220年废掉汉献帝,自立为帝,
建都洛阳,定国号为魏,东汉至此结束。(应向学生强调指出:此时才是三国时期的开始,曹操是东汉末年人,
不是三国时期人。)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占领了长江以南的湖北、湖南大部分地区,又进占四川,221年,他在成都称帝,
定国号为汉,史称蜀或蜀汉。孙权则继续领有江东地区,使其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了巩固,于222年在建业称王
,定国号为吴。这样,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大家注意:魏国在北方,蜀国在西南,吴国在东南,如同鼎的三足。
这一局面的形成,使我国以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割据走上了较大范围的局部统一,这就为以后全国范围的统一创造
了条件。三国建立前后,魏、蜀、吴的统治者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注意恢复和发展各自的经济力量。
三、魏、蜀、吴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曹魏重视农耕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和他的后继者更加重视农业,并为此采取一系列措施,主要有:
①继续实行屯田。当时曹魏的屯田区有20多处,分布于西起今甘肃天水,东至今山东淄博和今江苏徐州,
北达今天津蓟县,南到淮河的辽阔区域。其中最突出的是在淮河南北实行的大规模的军屯,使这一地区
的荒地得到开发,生产了大量粮食,对后来晋军灭吴时的军粮供应起了很大的作用(结合课本上的《曹魏屯田图》
讲述)。
②大力兴修水利。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曹魏政府注意发展水利灌溉事业,在各地修造陂塘,
如在安徽合肥附近修建的芍陂可灌田万顷以上;在颍水南北开了300余里的渠道,灌田达2万顷。此外,
在安徽北部、陕西南部、河南等地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从而保证了这些地区的农业连年丰收。
③推广先进工具。马钧少年时生活贫困,由于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并十分注意结合社会生产的实践,
所以成为三国时期最着名的机械制造发明家,他最重要的发明是翻车(即水车,又叫龙骨车)。从课本的插图中
可以看出,翻车构思巧妙,只要有人在上边脚踏,就可以把低处的水不断提到高处,既大大提高了效率又
十分轻便。它不但能灌溉,而且还能排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灌溉工具。他发明的翻车后来被推广
到魏国以至全国。对当时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这种工具在我国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下来,
许多地方至今还在使用。
④重视保护农桑。曹操不但重视农业生产,而且十分注意保护农桑,行军时不准将士践踏庄稼,而且身体力行,
在这方面做了表率。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在广大农民和士兵的辛勤劳动下,北方经济逐步从满
目疮痍的景象中恢复过来,许多地方仅几年时间,仓库中就已装满了粮食。大家看136页的图画,上面画的是在
今甘肃地方农民的牛耕、播种、采桑和扬场的情景,与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接近,说明了整个北方农业的发展。
2.诸葛亮治蜀
刘备称帝建蜀时,诸葛亮被任为宰相,他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治蜀期间,注意发展农业,采取奖励农耕
、减轻赋税政策,要求各级官吏重视农业,防止对农民的过度剥削。他还派一部分军队利用战争间隙进行屯田,
解决军粮问题。此外,对蜀国境内的重要水利工程都江堰也很重视,专门设置堰官,派1000多人常年修护,
使其更好地发挥浇灌沃野千里的川西平原的作用。
手工业方面,蜀汉的纺织业很发达。诸葛亮积极鼓励种桑养蚕织锦,使蜀锦生产有很大发展,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在与魏、吴的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蜀汉财政重要来源之一。从课本136页右下方诸葛亮的那句话中,
也可看到蜀锦生产在蜀国经济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蜀国灭亡时,国库中还存有锦、绮、、绢各20万匹,
可见织锦业之发达。课本中诸葛亮向少数民族赠锦的插图,希望蜀锦技术能在西南地区推广,表现了他对发展蜀锦
生产的重视。针对某些豪强官吏侵夺百姓,诸葛亮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打击和限制。对于那些执法严明的官吏,
则大力提拔重用,做到赏罚分明,任人唯贤。这是他治理蜀汉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诸葛亮在执政期间
还注意改善和加强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七擒孟获”的故事就是这时发生的。孟获是当时少数民族中威望
很高的首领,诸葛亮对他“七擒七纵”,终于使他心悦诚服,表示不再反叛。诸葛亮还选用少数民族的首领担任官吏,如孟获官至御史中丞(中央的监察官)。
讲到这里,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赤壁之战正确认识诸葛亮: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有许多优秀品格
;但他并不是神,所谓“借东风”,无非是他对气象较熟悉并虚心向人民求教的结果。)
3.孙吴开发江南
吴国的经济受东汉末年各个军事集团混战的破坏较少,立国之后继续在原有基础上向前发展。吴国农业发展的重要
原因有二:一是北方农民大量南迁。东汉末年各个军事集团厮杀的主要战场在中原地区,江南相对来说较为安定,
黄河流域一带的农民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南渡,仅213年一次南迁就多达10万户。他们不但为江南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
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二是山越人大批出山定居。江南地区原先居住着许多越族人,后来居住天平原和交通发
达地区的越族人逐渐与汉族融合,居住在山区的逐步形成为山越族。孙权在江南扩展势力,遇到山越人的顽强反抗,
他多次派兵镇压,强迫他们出山定居。经过广大汉族和山越人民的努力耕垦,江南肥沃的土地得到大量开发,
农作物的产量大为提高,稻米每亩产量达到3斛。此外,吴国还推广了中原地区已广泛使用的二牛一犁的耦耕法,
使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
纺麻织布是当时孙吴民间的主要手工业,生产的越布(麻织品)闻名全国,麻布生产居三国首位;丝织业也逐渐兴起,
三吴地区是丝织业发展的重要地区。
青瓷是吴国着名的特产,产品的色已显现较深绿色,釉面也较厚,标志着我国瓷器进入了成熟时期。课本上的插图
《吴国青瓷羊》,制作精美,造型生动,是我国早期青瓷中的代表作。为了适应长江水域和江海交通的需要,吴国
大力发展造船业,现在的福建闽侯是其造船中心。造船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所造的海船长达20余丈,高出水面近
3丈,可载六七百人,装载物资可达500吨以上;用于长江水战的船只,有上下5层。
随着造船技术的进步,吴国的海上交通非常发达,远航的船只北达辽东,南通南亚诸国。230年,孙权派遣将军卫温
等率领1万士兵乘大船前往夷洲(今台湾),在今台南市和嘉义市一带登陆,后来卫温返回时,还将台湾土着居民数千
人迁往大陆。这是大陆和台湾交通的最早记载。此后,台湾和大陆的联系日益深切。可见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