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对付平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简单对付平仄
入声字的鉴别方法
1,d,t,l,z,c,s与韵母e结合时,无论读哪一声,都为入声。
2,h,k,zh,ch,sh,r五音与uo拼时,不论读何种音调,都为入声。
3,b,d,g,j,zh,z的第二声字,都为入声。
4,b,p,m,d,t,n,l与ie相拼时,无论读何种音调,都为入声。
5,d,g,h,z,s与ei拼,无论何种音调,都为入声。
6,f与a,o拼合,不论何种音调,皆为入声。
7,ue韵母的字,都为入声,但是瘸与靴除外。
在这里,就简单说一个平仄的规律,以便于大家更好的掌握平仄。
古四声分为,平(上平,下平),上,去,入声
平(上平,下平 )
上,去,入声为仄
今声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这四声分别为普通话的一二三四声。
普通话的一、二声(阴平,阳平)为平
普通话的三、四声(上声,去声)为仄
格律诗的平仄规律为两两相间,奇偶相对,偶奇相粘,无非就是对粘的交替和循环。
两两相间即两平声字与两仄声字相间安排。以二字为一个音节。
如,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格律诗的“粘”和“对”
奇偶相对即奇数句与偶数句的平仄相反,奇数句为出句,偶数句为对句,两句称之为一联,因为平仄相反,偶之“对”。
如: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偶奇相粘即对句与紧跟的下一出句的平仄相同,谓之“粘”。
理论上来说,如果上一句为,平平仄仄平,那么下一句也应该为平平仄仄平。
一般来说(以绝句为例)最起码,二四句的末字要押韵。一般格律诗都是压平韵,二四句的末句自然为平声,反之一三句的末字理应为仄声。但如此一来,又要符合粘对的标准,第三句末字不可能为仄,第四句的末字也不可能为平,那么压韵,相对来说,就比较困难了。要压韵,第三句末字就强制性的为仄。
如果第二句为,平平仄仄平那么第三句就应该为,平平平仄仄。
为什么第三句会变为,平平平仄仄,下面就来说一个音节调换法。
以两个为一个音节来说,平平仄仄平,此时就分为三个音节,平平/仄仄/平
那么它的下一句要相粘,理论上还应该是,平平仄仄平,也应该是三个分音节,也为平平/仄仄/平,但刚才说了,必须要让第三句的末字强制性的变为仄。
只要把该句最后两个音节相调换,也就达到目的了,于是,这句就成了,平平平仄仄。
五言共有四种句型,有两种基本句型为: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
运用刚才的音节调换法,得到另外两种句型: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
同理七言也是,其基本句型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和仄仄平平仄仄平
演变出来的句型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和仄仄平平平仄仄
上面已经简单讲了一下粘对的方法
其中对的时候,要注意诗的用韵,诗用韵有两种方式,一是首句入韵一是首句不入韵。首句入韵,就是诗一二四句押韵,首句不入韵,就是诗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首句通常不入韵,而七言首句通常入韵。也就是说,首句入韵的诗,一二四句末字必须都为平声或者仄声。
如出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一般来说,对句就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但如果这是七绝中的首句入韵式的话,对句的末字就必须为平。那么,就将其最后两个音节调换一下。
出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句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一首诗为例,先说首句不入韵式,以五绝为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奇偶相对)
平平平仄仄(偶奇相粘,末字必须为仄,将最后两个音节调换)
仄仄仄平平(奇偶相对)
一对一粘一对,如果是五言律诗,一对一粘一对一粘就此循环。如: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再说首句入韵式,以七绝为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奇偶相对,但是首句入韵式,第二句末字要与第一句末句押韵,必为平声。对之时,须将最后两个音节调换。)
平平仄仄平平仄(偶奇相粘,末字必须为仄,将最后两个音节调换)

仄仄平平仄仄平(奇偶相对)
如是七言律诗,当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论是粘还是对,都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为标准,该粘而失粘则称“失粘”,该对而不对则为“失对”。
二、一三五不论与二四六分明
在平仄规律是,既有固定的平仄,又有灵活的平仄,固定或灵活,都取决于平仄的位置。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理论上说,律句中的第一,三,五个字的平仄可以随意,第二,四,六个字的平仄固定不变。但也有不能不论的时候。一三五不论,只要不造成“下三脚”和“孤平”,一般是可以成立的。
下三脚就是,句末最后三个都为平,或者都为仄,分为“三平脚”和“三仄脚”。三平脚如:平平仄仄平平平,三仄脚如:仄仄平平仄仄仄。下三脚的情况应该尽量避免。如遇三仄脚,可以放宽。因为仄声有上,去,入之分,而平声只有上平,下平,不至于太单调。
所谓孤平就是,除了韵脚之外,一个平声字左右都被孤立起来,也就是一个平声字,两边都是仄声字,称之为孤平。
有一种句式最易造成孤平,五言中,平平仄仄平,七言中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第一字一定要论,如不论就成了,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一定要论,如不论就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
但还是有办法补救的,通常是,“五来补,一相辅。”
这是指的仄仄平平仄仄平,七言的句型。
当第三字不论时,就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
所谓五来补,也就是五字也不论,将仄为平,就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如此一来,平就没有被孤立了。一相辅,就是将第一字的仄变为平,就成了,平仄仄平平仄平。但第五字一定要补,至于一相不相辅那就随意了。
五言中的,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一字不论就成了,仄平仄仄平,就应以第三字相救成了,仄平平仄平。
其实七言只是比五言多了一个章节,除去七言头两个字,其平仄与五言是相同的。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有,就七言来说,一般是一三可不论,五要论,就五言来说,一般是一不论三要论。
其实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会了,拗救就自然不成问题了。
所谓拗者,即平仄破例,所谓救者,即设法补救。一般来说,前面该用平声处用了仄声,后面须当于适当处用一个平声来初救,这就是“拗救”,方法有三种,当句救,隔句救,当句与隔句同时救,后一种也称为“双救”。
当句救
如李白的五言绝句《夜泊山寺》
危楼高百尽,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第四句的平仄为,仄平平仄平。恐字为仄,应用天字平声补救。
隔句救
如王昌龄《送张四》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三四句的平仄为,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第三句冷为仄声,第四句用无字平声补救。
双救
所谓双救,其实就是上述两种救法的同时运用。
如,权德舆《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其三四句的平仄为,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第四句的千字即救了本句的夕字,又救了出句的向字。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变格。
一,五言中的,平平平仄仄,在第一字为平的前提下,第三字和第四字可交换位置,为,平平仄平仄,这是允许的。
七言中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在第三字为平的前提下,第五字和第六字可交换位置,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二,五言中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可变格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一般律诗的首联用得比较多,因为这种句式比较自由,便于发挥。
七言中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可变格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欢迎您访问君子堂,7×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首发站!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