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峻,不要再说佛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阿弥陀佛!
冷月观大哥之文字不算太多,但其中谈佛之处,多有不妥。我现在着这里指出,希望兄台以后在一知半解的时候,就不要出来混淆视听了。
先说一个常识性的小例子。
《昙花因何一现》中有一句“‘舍利弗’是一个神的名字”,这里面就有错误(你想让我笑死不成?)。“舍利弗”不是神,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是上师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可以说是一个“觉者”(佛)或“菩萨”(或菩提萨埵)。他不是神,佛教徒的理想不是成为神。他是一个无神的宗教。这是常识,告诉你知道就行,不便多说。
再说佛理,这里我只说一篇文章——《直面生死》,这里面涉及佛教的比较多。
因为,说到生死,就必得涉及宗教,在中国儒释道三教中,儒教有“未知生焉知死”之说,道教有长生不老之术,其中能说的上直面的,就是佛教了。(在中国)
我引用一些你的文字吧。
“现在想谈一谈对死的看法,也就是佛家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的问题。”
“那些在佛家弟子在净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堂,乐园里烧香念佛,查经祷告。”
你说净土,我也说净土。
西方极乐世界,又称净土,就是清净的国土之意,是阿弥陀佛所教化的佛国土,经文上说,那里一片祥和,世人受无上教化,无不觉悟。这就是后世中土佛教八宗之一的净土宗产生的基础。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苦、集、灭、道”这“四圣谛”,按照“八正道”修习“戒、定、慧”三学,而成“阿罗汉果”(永脱生死),后来大乘佛教,又加入了以度化众生为目的的“菩萨果”和“佛果”。
要成果位,佛陀的无上教化是很重要的因素,可以说是“催化剂”。而净土的教法长盛不衰,故修习净土的人就向往来生转生去那里修行,听阿弥陀佛的教法,所以有“往生净土”的说法。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往生净土的,要有一定的善业才行,所以净土宗讲究行善积德。对于净土的看法,并不是对天堂的看法。
你能往生吗?不能,因为你不信?

我能往生吗?也不能,因为我不是修净土的。
净土并不是天堂,佛教中有天堂的说法。它说的是一个世界有一个世界的天堂,天堂里的人是“天人”,他们也没有得到解脱,仍然在轮回之中。天人也会死,所以有佛陀在兜率 天宫说法之说。
再来引用一下。
“佛家形容人死为‘得道’,得道后就能进入寂静的涅盘世界,永远不死地长住在宇宙之间,故他们认为**凡胎的消灭是不用悲伤的。”
“佛教认为死亡之后是有来生的能得救。”
兰峻,刚才笑你,现在我想扁你了!!! 胡说都到了这种地步???
让你看看真正的明白人说的吧!!
“佛所说轮回,并非如现在和尚们或妇人女子们所揣想,各人有一个灵魂,死后‘灵魂出壳’跑到别的地方去变人变猪变狗,像炮弹子从炮膛打出去打到别处。这种说是外道的‘神我论’与佛说最不相容”(梁启超《原始佛教教理纲要》)
现在说轮回。世人有了“我”的概念,于是执迷于“我”,于是有了轮回。看破“我”就可以涅盘。人死后,并不会得道,得道也并非要死。佛在菩提树下已经证得涅盘,但还是说法49年,不厌不倦。
“不用悲伤”不是说凡人的去世,而是说觉者的去世。你要是挂了,我会悲伤,因为你还要受轮回之苦。
我上面引用的你的第2句(“佛教认为死亡之后是有来生的,能得救。”)前半句还像点样子,后半句就根本是在胡扯。什么是来生?什么是轮回?藏密管轮回的东西叫“真我”,他并不是“我”,不是你现在的意识。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在哪呢?(印度教说有来世可以得救)。关键在佛说人生是“苦”,来生是又一遍受苦!!!
建议你去看看梁启超的《原始佛教教理纲要》。
俗话说不知者不怪,兰峻大哥不知道很正常,不知道就应该去把它弄懂,以后才不会以一知半解的文字来贻笑大方。
幸亏你名声不是太大,要不你就惨了。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欢迎您访问君子堂,7×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首发站!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