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棒棰的介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参别名:棒棰。
识别特征:(1)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单一。(2)掌状复叶,2—6片聚生茎顶。(3)花黄绿色,伞形花序顶生,果实肾形鲜红色。(4)根肥大,纺锤形,有的分叉象人形。
生长环境:生于林下。
主长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地区有大量栽培。吉林的通化地区,辽宁的宽甸地区尤其多。辽宁宽甸县振江乡石柱子村盛产柱参,闻名世界。只有这个村子能产柱参,换到别的地方就不行了。十分值钱,一棵能卖上十几万元。
采集加工:药用根,秋季采挖,除净泥土,晒干叫“生晒参”。经水烫、浸糖的叫《白糖参》。蒸熟后晒干或烘干的叫红参。
功能主治:(1)虚脱,四肢不温,脉搏微弱。(2)贫血。(3)神经衰弱,失眠,心跳,自汗。(4)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泻。(5)低血压。(6)肺虚咳嗽。(7)热性病后期体虚口渴,多汗。
自古以来,关于棒棰的传说很多,说棒棰有灵气,能变人孩。东北有很多的挖参人,民间通常称挖参人为“跑山的”。跑山有很多规距,比如说不能乱说话,见到蛇要称“钱串子”。见到棒棰后要系上红线,否则棒棰就会变成小孩跑掉。在前些年跑山一度曾大为流行,因为有些人把倒腾棒棰当成职业,收购价相当可观。民间传说:七两为参,八两为宝。笔者的五爷爷当年就是跑山的,有一回抠了一棵三匹叶的棒棰后,乐得嘴都合不上了。可是收购站只给三十元钱。那时候物价实,三十元钱相当于一个人的月工资。五爷于是背着棒棰一路走着去了百公里外的辽宁本溪的桓仁县,结果因为时间太长了,棒棰不值钱了,只卖了五元钱。五爷气得编了一套顺口溜,见人就自嘲地说上一通:“翻山越岭挖棒棰,差点累断两条腿。坐着两轮卡车去桓仁,一心希望多卖点银。谁知自己很倒霉,结果却是好顿赔。”听着无不哈哈大笑。

本村的于老四常被大伙称为于老师,平时也爱跑山。有一次他正打着麻将就来了灵感,觉着山上有棒棰。于是推了牌就要上山,牌友们十分不满,道:“于老师,你八辈子也抠不到棒棰。”这于老四很迷信,他理解为八辈子就是八道山。因为山里人常把一道大山称为大背子。这样,于老四连过了八道山,结果真就在第九道山上挖了棵棒棰。
棒棰在人们眼里是神奇之物,传说有一种鸟常在棒棰周围转,叫棒棰雀。棒棰雀在哪叫,哪就有棒棰。还有长虫(蛇)护着有灵气的大棒棰。民间传说中关于棒棰变成大姑娘跑进光棍家的很多很多,怨不多举。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