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人马越打越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部尚书张凤翼前往宣大、山西督师,刘之伦升任兵部尚书,介于他此时依旧在河南前线,阁臣何如宠暂代兵部尚书一职。
接到圣旨的张凤翼狂喜,知道逃过一劫,他第二天就轻车简从往紫荆关赶,一刻也不愿意在京城逗留。
其实张凤翼此人根本不是大奸大恶之徒,他有能力而且精明能干,还是一个边塞诗人。
为何《明史》里把他写得一塌糊涂?
那是因为《明史》主编大都数是汉奸卖国贼,通篇都是“我大清”等等谄媚的字眼,他们春秋笔法而已。
张凤翼有作品传世,字里行间有太多对建奴带有侮辱性的字眼,最典型的就是把努尔哈赤译音成“奴儿哈赤”。
满清的文字狱何其多也,张凤翼被颠倒黑白就不足为奇了。
“红旗军”三路人马攻击前进,每一路都有五千左右骑兵可以集中使用。
不仅仅斥候会探报周边,在这一片区域活动的旗卫和镖师也会及时送来情报,甚至于许许多多老百姓见到了红旗招展都主动来报告鞑子动向。
“红旗军”的名号是在崇祯三年春天永平府的父老乡亲率先叫响,如今奋战了七年有余,今非昔比,可谓美名远播。
山西、宣大的军民官宦耳熟能详,见到了红旗招展,无不欣喜若狂。
主动来报名希望参与打击侵略者的百姓和溃散的明军成千上万,连不少仕子都提着剑红着眼要求投笔从戎甘当征虏大将军麾下一马前卒。
清兵貌似已经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高歌猛进的“红旗军”发现前方敌骑不超过一千,直接由骑兵结阵冲杀,发现清兵试图凭借山寨、堡垒、城池固守之时,炮兵又会上去轰他娘的。
贸然遭遇如此强军,清兵真的无计可施,唯有望风而逃。
都逃跑当然不现实,最起码朔州城里的瓦克达不能逃,也不敢弃城逃跑。
此时这小子已经吓坏了,因为三天内有多股大清军战败的消息传来,豫亲王多铎率领两万余人马野战遭遇败绩,丢了三千余的消息沉重打击了所有的八旗子弟。
急了眼的瓦克达派出信使传送消息,要求附近的大清军火速向朔州城靠拢,他为了稳妥起见还派遣三路信使赶去河南向崇德皇帝报告“红旗军”杀来了,一路上势如破竹的噩耗。
清军吃瘪的消息当然在被裹挟的汉民中疯传,不少善于见风使舵已经做了一两个月汉奸的汉人态度顿时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们面对同胞之时再也不敢横眉立目。
在旗卫领导下,在不断增加的汉民配合下,在不少被逼无奈的新汉奸刻意装聋作哑下,准备发动暴动的汉民青壮年超过三千,其中伪装投靠建奴成为汉奸可以公然挥舞刀子的超过五百。
还好建奴不傻,不肯信任新包衣奴才,朔州城里只有满蒙骑兵、旗丁和从辽东带来的包衣。
否则真应了出来混总要还的这句话,明军攻城之时,暴动的汉民立刻制造混乱,这座坚城同样因为里应外合被夺取。

建奴不是喜欢围点打援吗?黄汉也喜欢,他有意慢悠悠率领人马往朔州城方向运动,就是刻意留出时间让建奴集中人马。
已知建奴入关的人马没有携带火炮,只有一部分汉军骑兵拥有三眼铳这样的火器,其他人基本上都是使用冷兵器。
如此好的机会不争取多多杀些建奴和鞑子岂不是对不起先人?
清兵守卫雁门关之战瞬间败北,紧接着在野战之中又是大败亏输,现在都学精了充分利用骑兵的机动力避战。
往西北方向攻击前进的四营人马连续几天只有零星的战斗,斩获实在不多。
主将宋鹏飞意识到欺软怕硬的建奴怂了,及时安排王展鹏率领两个千总骑兵奔袭应州,安排王志诚率领两个千总骑兵袭击浑源州。
他自己和杨国兵率领步兵围攻离建奴山西大本营朔州城最近的山阴县城。
还好宋鹏飞反应及时,王展鹏、王志诚两路人马根本没有需要进行攻防战,清兵已经接到了收缩兵力的命令根本没有一丝坚守城池的打算。
他们没想到“红旗军”来得这么快,更加不知道赶来的夺城兵马就是能够看到的两千余骑兵,误以为这些人马仅仅是前锋部队。
跑是清军做出的唯一选择,原计划的放火焚城由于时间仓促完成得太马虎,裹挟城里的汉民出逃也没有做得到。
因此王展鹏、王志诚两位营主将不仅仅完成了夺城,还解救了几万汉民夺了不少物资和粮食,只不过斩获实在不够看。
宋鹏飞和杨国兵的计划也完成得很顺利,清军是主动放弃了山阴县,只不过他们有时间裹挟走了满城汉民,还放了一把大火。
“红旗军”不费吹灰之力打下雁门关,又在野战中打败清军骑兵两万余的喜讯不胫而走,才三五天时间,黄汉的人马如今已经倍增。
那是三路大军高歌猛进之时不肯收容明军溃兵和要求从军的民壮,一人发两个炊饼指点大家寻找征虏大将军。
被打散的明军没有落草为寇此时来寻“红旗军”,这样的行为值得鼓励,经过必要的甄别后绝大多数都被留下暂时充当卫所军,人数高达五千余。
许多亲人死于建奴之手,或者被裹挟到了朔州城的青壮年跪求跟随征虏大将军前去攻打朔州城,赌咒发誓愿意冒死扛云梯、推盾车为“红旗军”搏命。
这样的兵源求之不得,黄汉当然会留下,足收了一万出头。
人马越打越多的军队该是多么强大?
“红旗军”进入山西的军事行动注定会名利双收,说不定减去战损,回去之时能够多出十万卫所军也未可知。
憨子接到任务后处置更加果断,他安排杨坚、房连栋两位营主官率领步兵和炮兵以一天一百余里的速度行军,必须保证次日天黑前赶到二百里外的宁武关。
集中骑兵使用憨子最喜欢,况且他的直属营骑兵因为士官比例超过其他营伍足两成,应该是“红旗军”骑兵中的王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