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孔子说天下唯有女人和小人难养,我向来尊重女性,在此不必再谈,倒是小人难养,不敢苟同。先看看小人的存在吧,他们在世间的“存活率”极高,丝毫不比其他性质的人低,同细菌和野草一般,处处可见。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花”世人向来喻为君子,君子难求,也难以培养,要知人性本身恶的成分多,世人有心培养出君子来,往往适得其反,君子没养出几个,倒是在不经意间了弄出了无数小人,加之这世界上立志成为小人的人多如泥尘,小人之势当然无可阻挡。因此小人不仅多,而且极易滋养,像柳,只可折一截柳枝,随意往泥土中一插,不必施肥,不必浇水,不必培土,不必锄草,不必修剪,当然,也不必进行思想道德的修养,柳便能蓬勃生长,不仅盘根错节,而且支系繁多,这实在和小人的生长空间和条件多么一致。换句话说,在人周围,在上司周围,小人不必需要过多的修炼,也不必让人过多指点,只要有利益可图,只要嘴尖皮厚,只要骨头里的钙够他行走,只要在家中和酒席上有吹嘘或显摆的“本事”,小人就能茁壮成长了。也可以说,小人实在是老天爷身上的积垢和竖拉横扫的大便,自然而然地,既符合生理现象及其规律,也符合社会现象及其规律。孔子所说的难养,大抵是指其有奶便是娘见风使舵见利忘义卖主求荣等恶劣行径,而且胃口大,常又做下人状,心若毒蛇,口舌如蜜,实在不好“培养”“校正”,不易相处。但我以为即便有这些恶德,小人与人相处的能力还是极强的,即使君子在侧,小人被贬,小人也能强作心胸开阔状拼命拽出盈盈笑意,尽管内心枯涩或冒火。而那些深知小人品行的人,耍耍手腕便可收服他们,而不屑与小人为伍的人,大抵也能与之相安无事,充其量是不相往来罢了。孔子是圣人,拿小人不上眼,自然也拿不出“养”小人的招数,便真的以为难养了。总的来看,小人不是属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一类人的,野火根本无用,而即使春风不吹,也能肆意孳生,之后,利用人和被人利用,共存共亡,委实人生的一大胜景。
小人首先给人的印象往往“高大”,比专家学者还善于摆弄姿态,讲究言行和穿戴,单是那张脸,光滑圆润如鉴,即使毛孔粗大,也是其藏污纳垢的绝佳场所。这是“装”的艺术,先是衣装(他们多半迷信莎士比亚所说的衣着可以看出一个人人品的话,但他们触及的只是莎士比亚这话的表层),然后是装正经,三是装“神”却弄出“人”“鬼”难辨的样子,最后是装“气”,既肚子必须是“橡胶”做的,能胀能瘪,众人和上司的“气”都得装;倘若这小人本身也做领导,那他们的肚皮就应该是太空材料做的(和名牌运动鞋的材料一样),经久耐磨。形象就这么“高大”起来了。一旦形象达到了预期效果,小人就能将其发挥到极致,慢慢向“文雅”和“知书达礼”方面挺进,人前人后文质彬彬,谈吐得体,就连站立的姿势也是相当考究,甚至是演练过的,令你无可挑剔。没哪个小人愚蠢到仅仅凭借其外表和装束就让你看穿他是小人。善良的女人尚且迷恋化妆来改变自身的形象,以此达到足够的回头率,那谈不上善良,也不完全是恶人(小人较之恶人,有时显得要可爱一些,有时要可恶得多)的小人自然会在形象上大做文章,迷惑你,扰乱你的视听,影响你的判断力,趁机钻空子,得好处,或打击陷害他人,等等。小人之所以好养,大行其道,极具欺骗性,就是成功地利用了别人通常只重外表的习性。女人和文人对小人的直觉是最强,尤其是女人,但令人笑断肠子的现象就是,往往在小人面前上当受骗的,也大多是女人。
小人也是属于勤劳一族的,那是没办法的事,既然身为小人,如果懒惰,那大概是毫无利益可得的。因此小人都修炼有忍辱负重与委曲求全的本领,有叵测的居心,有深远的城府,有计较得失的潜意识心态,有歹毒的心肠等等。小人不跑断腿,上司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世上没哪个领导不知道自己的麾下那哪些是小人,哪些是君子,哪些是平平常常的人,也没哪个领导喜欢自己的麾下皆才能卓越品德高尚成果丰硕。小人之所以在单位人事上辛勤奔忙,除了那是他们的命以外,他们多半是介于无德和无才之间的人(既然如此,就得多费点腿脚功夫),德,是谈不上的,才呢?不说没有,但那点谄谀和溜须的功夫,不算才,也算能的,而很有小人还是有些才的,我就经常见到这样的小人,有点艺术才能,在舞台上爆抖嗓子和舞姿,生活中却是损人却又难以真正利己的小人。他们在工作中只有潜心劳作(这劳作并不单指专业技术职能上的工作,更多的是跑上跑下,忙内忙外,即使忙得失去了人形,也无妨),只有讨得上司欢心,那饭碗才可稳妥,“信誉”才能得到保障,自己也得以生存下去。
小人在外边作奴相,蛤蟆相,与朋友(其实他们的朋友很多,但大多是彼此利用的对象,即使有知己,也只是因彼此知根知底而仅在利益关系之外哼哈罢了)相处时作练达外交使节相,在老百姓跟前和自己家中则只一副盛气凌人的老爷相。在家中摆姿态的小人大抵是最低级的小人,摆腔调的是十足的痞子,连自己老婆也不大信任的则不是男人(如果这小人是女性,那她多半不会亏待家人的,她只是在充分享受大女子主义快感了)。在家中,讨女人欢心却并不是真正欢爱于女人,是他们的本能。他们享受家庭生活,自以为天经地义,家中老小都得为自己效劳,为自己喜怒而忙活,等他们也乐于参与家中事业了,那也只是在外边忙惯了辛苦惯了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行为而已。他们把得到的东西,不管干净与否,悉数交给女人,此时的他们,成就感远远大于对家庭真正的关爱,尽管他们始终摆出一个在外打拼在所不辞的大男人气派。倘若家中事宜已让他们烦躁,那黄脸婆已经老得该放在文物馆时,他们就能找到足够的理由不回家,或推迟回家的时间,然后到他们心仪的地方找新鲜女人快活去。这不单是小人的专利,天下的男人大多有这特性,于女人来说,肯定就是毛病和恶德了。在和包养或随时更换的女子在一起时,他们才变得有些温顺,省略了那不可一世的神气,和女子打情骂俏,你揪我扯,满床翻滚,但当**在汗污淋漓中结束飘逸和愉悦时,当他们必须保持男人那点尊严和所谓的怜悯而必须掏出钞票的时候,他们才恢复了原形,付钱的样子表面上大方,其实骨子里心疼得如掉了筋。当他们离开时,你又可见出他们习以为常的正派相或老爷相,而内心大抵还是惶惑不堪的。

小人处处示弱,并不意味着他们怯懦,恰恰是看准时机采取行动,琢磨什么样的人该以什么样的方式与之交往。常人大多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小人不仅如此,他们往往是见人说鬼话,见鬼是人话鬼话都说,直到找到“靠山”“盟友”“投机者”为止。大凡小人都明白,锋芒毕露,太过逞强,往往是灾祸的前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不该他们说的或做的,他们连闷屁也会掐死在肚子里,该他们做的,即使是吃大粪也无所畏惧,而该他们说的,说个六、七分就可以了。假如要其发表见解,他们往往谦虚得如真君子,动用嘴脸上的各种表情,能推的当然推掉,不能推的,也是随大流,打几个哈哈,说几句不粘皮毛的话了事。这恰恰是小人的精明之处,不显山露水,内心则打着小九九。倘若他们的示弱没达到其目的,他们自然会来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用**裸的方式达到目的。小人的胆怯或懦弱大多是装的,只要成为小人的人,胆子如熊豹,机心勃勃,只是隐藏得很深罢了。但大凡以精明自居的人,狐狸尾巴和愚笨之处终究还是要露出来的,小精明毕竟不是大智慧,档次之别一目了然。
小人也是死要面子的一类人。生活中很多人有意无意地将死要面子和珍惜荣誉混为一谈。死要面子的人活得累,也活得虚假,凡事都朝“面子”上色上纲,一旦面子上过不去,他们就跟自己和别人过不去,但生活现象告诉我们,死要面子的人,关键时刻大概是很不要脸的,很没素养的,甚至连起码的做人原则都不要。这类人大抵都是小人,也只有小人才那么在乎那张并不是十分珍贵的“脸皮”,这和那些荣誉感强和自尊心强的人有本质区别,荣誉和自尊是为人处事时比较高级的形式,是内心的自我认定和做人的基本要素。但当人们将自尊和虚荣混淆时,问题又是一大堆,虚荣往往容易导致虚假虚伪,甚至变态。当代社会,物质的发达和信息的通畅,使一切方便有序,但也使人混沌和迷惑。正视自我,正确掌控自己的内心,并不是件容易和乐观的事,这种混淆自尊和虚荣的显象在高校中更为严重。当知识分子由谦虚腼腆清贫到追名逐利,学生由单纯的学知识学做人到只看文凭只重分数,甚至华而不实,连基本的做人修养都不屑的时候,我们便发现小人越来越多,看重面子和功利势利成了孪生兄弟,每每还自吹是时尚和与世界接轨。另外,小人是不能忍受别人叫他们小人的,思量思量,这也是人之常情,劳改农场的犯人若是见了别人对他们指指点点,叫他们犯人,他们那突然凶恶起来的目光预示着他们多半会再度犯罪的。看来,即使是卖国贼、太监和正宗小人,都是顾忌面子的,真正不要脸的人大概是不存在的,那面子即使是“面具”,也得端端正正地“戴”着,维系得相当可以的,所以,小人就一直繁衍着,而且永无绝期。
功利场上肯定是有嫉恨有争斗的,小人多的地方,“地下活动”“打小报告”更是盛行。但小人若和君子斗,不算稀罕,因为君子和小人本身就是对立的,不用别人挑唆,争斗是经常性的,尽管君子往往主动退让,不屑于与那般痈疽争斗。但如果是小人和小人争斗,那才是人生壮景哪。你看,猪拱猪,鸡啄鸡,狗咬狗,其战斗场面一般不会不壮观的。再说了,男人和男人打架,女人和女人打架往往是围观者甚众,劝架和火上浇油的一起哄哄,热闹非凡。但若是男人打女人,战争开始还不到一分钟,这男人大概不是被人蔑视而退,就是觉得自己不是好男而羞愧,先自撤下了。小人之间,因为都是小人,是同类,肚中有几根下水,彼此都了如指掌,心思都是一个锅里熬过的,所以斗起来真比情敌决斗还催人亢奋。只是小人之间的打斗,多是暗地里的,他们自己说是很“文雅”的,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是灵魂对灵魂的攻击与反攻击,当然,如果他们真还有心灵的话。当某一阶段的争斗告一段落,甭管胜负,他们都会陶醉在争斗的情景之中,激动时,还一个劲地挥动拳头,满嘴屎星粪屑。他们管这种必不可少的争斗形式称为艺术,对,标准的小人艺术。
小人寿命一般都长。这并不是说好人的命就一定不长,只是好人命短的多,人们念及其好处,往往夸大了其短寿的结局而已,有一种悲壮的情绪。小人命长,多是赖活着的,赖活而长寿,大概是不争的事实。倘若就这般赖活着,倒也罢了,但更让人费解的是,尘世间操心劳神的人寿命较短,而那些费尽心机钻营人生的小人却活得悠长悠长。而一俟小人老了,心境平和了,也在地方上做些能事,闲时向后代或旁人津津乐道他们早年的“功绩”,人们往往还以为他们是德高望重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