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同桌的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了半个多月也没人提开学的事,每天就是简单的出操和政治思想自修,发下一堆《民生史观》、《曾文正公家书》、《三民主义基础》之类的书,只是每晚都要求到教室上自习,还动不动让大家写心得。
时节已经临近入冬,晚上在教室里坐得手脚冰凉。下了自习,我跺着脚回到宿舍,把一本陈立夫的《三民主义哲学基础》扔到床上。
“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每天就不能来点新鲜的。”同舍的女生牢骚满腹。
我从床上的书中抽出一本《诗刊》,倒了杯热水,一边暖手,一边看。书是班里图书室的,想不到已经停刊的刊物这里图书室也有收藏,算是那些“三民主义”里难得的珍藏。
不知怎么,今天宿舍里特别安静,安静得让我有点不习惯。一抬头,余英华正默不作声窝在床角,看着什么。我顿时释然,原来小余在看书啊。不对!她在教室都不看书,回到宿舍看?肯定是《玉梨魂》、《金梨魂》之类的。
我轻轻放下手里的水,走到她身后,大喝一声:“小高来了!”
小余顿时大惊失色,条件反射得把手上的东西藏到枕下。但她手脚忙乱,一小片什么东西恰恰掉在我脚边。我见有鬼,不等她来夺,抢先一步,捡了在手。
“什么东西这么金贵,我看看!”
“雅纹快给我,给我!”小余急得脸都红了,几乎掉下泪来。
那是一张照片,一位英俊的年轻军官正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前方,眼角眉梢带着一丝温柔。
小余马上把照片抢去,恨恨地坐在铺上。我鬼笑起来,倒在小余旁边。
“原来是看情书。我说今天怎么这么安静呢!”
她照旧扭着身子不理我,我动动她的胳膊,她别过我的手,扭往另一边。
“不就是男朋友的照片嘛。我又没偷看你的情书,生什么气啊。”我凑到她脸前,轻声说:“再说,我又不会向小高告状。我会保守秘密的。”
“别胡说!”小余拧着身子,小嘴还嘟着。
我呵呵笑着,“怎么?你还没答应?我看这位长官挺英俊的,你的眼睛不要生在额角上呦。”
“他……不是……我男朋友。”小余突然吞吐了起来,她扫视四周,同学们忙着洗漱或聊天,没人注意。附在我耳边说:“他不是我男朋友,是我丈夫。”
一声炸雷在我头顶炸响,我腾的坐起身,“你结……”
小余忙拉拉我的袖子。
我张大着嘴巴,上下打量她,低声说:“看不出来啊,小余。你就比我小半岁吧。快说,还有什么秘密?”说完,就要动手来咯吱她。
小余笑着躲闪,“我又没有告诉你,我没结婚。”
闹了半天,小余才告诉我,他们已经结婚一年多了。她的丈夫是一位副团长。两人经常也见不到一次面,她在武汉看到军事委员会招考,就决定报考,想着以后参了军,再请调到他那里去工作。
“他在那个战区?那个部分阿?”
“三战区孙元良将军手下。”
我脸色顿时惨白,孙元良,南京保卫战的主要指挥,南京就是在他的所谓铁臂铜墙般的保卫下沦陷,化作一片焦土的。
小余看我脸色不好,急忙解释:“他们抵抗了的,真的抵抗了。”
我拍了拍小余的手,对她苦笑了一下:“我知道的。”

只要是有血性的军人,不会不想保家卫国。这点我完全相信。只是谋大事者,未必与他们想法一样。他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流血牺牲,已经比我们躲在后方的人强得多了。
我拉过她的手,说:“不说这些了,说说你们怎么认识的?”小余面含娇羞,支吾不语。
终于等到了开学典礼。开学典礼是在晚上临时通知举行的。等大家到了已经布置成小礼堂的大教室,才发现一众军官早已等候。
这些军官里除了见过几次的总务长,教务长,还有许多生面孔,呼呼啦啦有二三十人,每个都军容齐整,面容严肃。我不懂军阶的区分,看着他们不同的肩章,猜想着他们的级别。
怎么我们需要这么多教官么?我看看也就两百来人的学生队伍,心里暗自打鼓。
大家整好队以后,就说请训练班副主任余锡麟讲话。一位身材不高,体型略略发福的中年军人步上讲台,他方脸,高颧,鹰鼻,厚唇,有几分威严的气概。
他寒暄了几句,简单地讲了讲抗战全面爆发后的形势。然后,话题一转,他提到了我们这个训练班。
“眼下国难当头,国家正是需要年轻有为的革命青年效力的时候。抗日救亡的工作正需要大家的一腔热血。”
他用满含期待的眼光看着同学们,突然语调变得格外凝重:“诸位来到这里,无官可升,无财可发。为的,只是能为抗日救亡的工作尽绵薄之力,效犬马之劳。将来,还可能会面对艰苦的工作,甚至……”他顿了顿,“牺牲生命!”
他的声音骤然高亢了起来:“这绝不是儿戏,而是时刻充满了危险。如果有人现在动摇,我们也决不怪他。好,现在……”
他指了指队伍旁边的空地,“我给你们一个机会。凡是害怕为抗日救亡流血牺牲的,怕苦怕累的,现在就可以离队,我们发给路费。”
两百多人默不作声,无人出列。
他满意地点点头,大手一挥,“好!我们如此齐心,抗战胜利定指日可待。”
说完大家热烈地鼓掌,半天才在他的手势下安静下来。
“诸位,今天你们来到这个大熔炉,将来定能成为有为的革命青年。我们不但要学军事,还要学政治,成为能文能武的人才。我们是军人,军人就要有军人的天职,军人的气魄!”
一席话,说的大家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就学会一身本领,能够上阵杀敌。跟着余锡麟就宣布了训练班的编制。200多人,分四个队,其中女生20多人单列一个女生队。每队由队长管理。男生队下设区队。队长、区队长,都由专门的军官担任。队下设班,班长是学员担任。学生有事,队长解决不了的,可以找总队部,有正副总队长和教育教官。
另外,余锡麟宣布即日就开始训练,最开始将是艰苦的军事训练。目的是掌握军事常识。
会上,当场发下了一枚胸章,要求每日必须佩戴。我仔细看了看,正面刻着“军事委员会特别训练班,”再看背面,“爱国家,爱人民,负责任,守纪律”,还有阴文刻的一块图章,分辨不清。
特别训练班?我一阵疑惑。我们不是抗日干部吗,这就特别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