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抢功劳 近卫师来到上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夺回昆山、青浦之后,**cháo水一般向西涌去,很快涌到了吴福线上。
按照原定计划,撤退部队应当在吴福线上停下来,利用吴福线上早就构筑好的坚固工事阻击rì军,可是**为了图省事,将吴福线工事的管理、维修包给了当地的乡绅、保长,这些人发现情况不妙立马逃之夭夭,致使来到吴福线上的**要么找不到工事,要么找到工事却没有进门的钥匙。
rì军追着屁股打来了,还在工事外面团团乱转的**只好丢下阵地继续后撤,耗费巨资修建的吴福线就这么放弃了。
吴福线没能挡住rì军,蒋介石决定在锡澄线上阻击rì军,16rì,他发布了“淞沪抗战第三期作战计划”,命令部队立即进入锡澄线上的既设工事,阻击追击的rì军。
吴福线的事情没有在锡澄线重演,**在管理人员的引导下进入了工事,他们向追来的rì军开火。
虽然进入了工事,可是由于撤退过程太过混乱,部队的建制被冲乱,兵找不到官,官找不到兵,进入工事的根本是一群乌合之众,而且士气低落,刚刚经历的惨败极大挫伤了他们的锐气。
rì军追了过来,20rì,他们开始进攻锡澄线,双方在锡澄线上展开激战。
战至27rì,锡澄线多处被突破,**只好放弃锡澄线继续后撤,现在,南京暴露在了rì军之前。
淞沪会战至此结束,在这场历时三个多月的大会战中,rì本投入30余万兵力,伤亡4万余人,中国投入70余万兵力,伤亡25万余人,其中十万余人是在撤退过程中伤亡的。
轻松夺取吴福线和锡澄线,松井石根大喜过望,他向参谋本部发电,请求立即进攻南京。
参谋本部原本不打算进攻南京,历时三个多月的淞沪会战极大消耗了rì军的力量,rì军暂时没有能力再打一场类似淞沪会战那样的大会战,必须停上一段时间,整顿好部队,筹集到足够军需物资后才能进攻南京,因此他们不断向松井石根和柳川平助发电,给他们设置追击线,要他们在追击线上停下来,不要追击过远。
可是,轻松夺取吴福线和锡澄线后,参谋本部意识到:现在的中**队已经溃乱,基本丧失了战斗力,rì军极有可能不经过大的战斗就夺下南京。
参谋本部上下喜气洋洋,他们给松井石根发电:立即进攻南京。一战解决中国。
各路rì军向南京汇集,准备进攻南京。
国际方面,由于上海已落入rì军之手,讨论如何解决上海冲突的“布鲁塞尔会议”匆匆结束,没有对rì军采取任何具体制裁。
**方面,意识到部队建制混乱、士气低落的情况,很多高级将领主张不守南京,主力继续后撤,只用少数部队节节抵抗rì军,为整顿部队争取时间,撤退到武汉之后再与rì军大战。
蒋介石反对放弃南京:放弃南京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更会导致政治上的巨大灾难,外国zhèng fǔ会因此认为中国败局已定,丧失继续向中国提供支援的决心,而没有了外国的支援,中国很难击败rì本。
“可是,以部队现在的情况,我们守不住南京。”刘斐说道。
“能守住的,一定能守住的,南京的地形很好,虎踞龙盘,我们又耗费巨资构筑了坚固工事,凭借良好地形和坚固工事,守住南京不会有什么问题。”
“委员长说的对,在上海,什么工事没有我们都守了三个月,现在有了良好地形和坚固工事,再守三个月不会有什么问题。”唐生智站出来支持蒋介石。
“可是,我们的部队很混乱,士气很低落。”有人说道。
“我们困难,可是rì军也困难,他们的兵力已经用尽,再没有新生力量投入了,他们只能用久战疲惫的部队进攻坚固设防的南京,这样进攻是不可能成功的。”
“孟潇说的对,在淞沪打了三个月之后,rì军已经由‘一鼓作气’降到了‘再而衰三而竭’的阶段,他们没有能力攻下南京。”蒋介石说道。
大家没有再说什么,坚守南京的事情就此决定下来,
蒋介石成立了首都卫戍司令长官部,任命唐生智为司令长官,指挥部队坚守南京。
蒋介石向南京调集部队,各路大军源源不断向南京集中。
南京城下,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看来,南京会战马上就要打响了,比我想象的早很多,哼,这帮老朽,这么轻易就把吴福线和锡澄线丢掉了。”一边翻着报纸,刘永义一边自言自语。
继续翻着报纸,突然,他看到了柳柔柔的一篇报导:rì军最jīng锐的近卫师团来到上海。
近卫师团是rì本天皇的禁卫军,主要担负皇宫的安全护卫工作,是rì本最早建立的7个师团之一,也是17个甲种常备师团之一,它的士兵是从全国jīng心挑选的,军官多数是皇亲国戚。
虽说是rì本最早建立的师团,可是由于长期担负皇宫的安全护卫工作,近卫师团的参战机会并不多,也没有多少出sè战绩,它的官兵多数没打过仗,胸前的勋章也少,而且基本是非战斗勋章。
虽说护卫天皇非常光荣,也受到百姓的尊敬,可是近卫师团的官兵依然对自己没打过仗、没有战斗勋章耿耿于怀,毕竟,没打过仗的军人不是真正的军人,没有战斗勋章的军人不是出sè的军人。
“七七事变”爆发后,rì本国内的师团一个接一个被派往前线,可是近卫师团依然岿然不动,半点开拔的迹象都没有。
其它师团的立功消息一个接一个传回了国内,这个同学升了一级,那个同乡得了勋章。
近卫师团的官兵坐不住了,他们联名给裕仁上书,希望裕仁允许他们去中国参战,为大rì本帝国效力。

裕仁当然不肯让近卫师团前往中国,身边没了近卫师团,裕仁的宝座就不稳了,晚上睡觉都不安生,看了官兵的上书后,裕仁提笔给官兵写了回信,首先把官兵称赞了一番,称赞他们勇敢无畏,对rì本帝国忠心耿耿,然后笔锋一转,告诉官兵护卫工作也很重要,要官兵安下心来做好本职工作。
淞沪会战继续进行着,战至11月5rì,rì军第10军在金山卫登陆,**全线溃败,rì军全线告捷,胜利的rì军向溃退中的中**队展开了猛烈追击,兵锋直指南京。
近卫师团的官兵再次坐不住了,拿下了南京,中rì战争就结束了,就再没有机会打仗了,这个时候还不参战,近卫师团的官兵就只能永远佩戴非战斗勋章这种“无血勋章”了。
近卫师团的官兵再次给裕仁上了请战书,强烈要求奔赴中国参战,为了表示坚决,这份请战书是用官兵的血写成的。
看着这份血写的请战书,裕仁非常为难,他叫来内务大臣汤浅仓平,和他商议之后,决定派出半个近卫师团前往中国参战。
汤浅仓平带着裕仁的旨意来找下村定。
下村定对裕仁的决定非常头疼,他非常了解近卫师团,站岗走正步的本领很强,冲锋打恶仗的本事没有,战场上经常闹笑话,甲午战争结束的时候,台湾被割让给rì本,一些不肯做rì本臣民的百姓起来造反,参谋本部派近卫师团进入台湾镇压,原本以为手到擒来,没成想,配备了jīng良武器的近卫师团居然被**土炮的台湾百姓打得狼狈不堪,伤亡三四千人,近卫师团的中将师团长、明治天皇的叔叔、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也被台湾百姓打死了,rì本帝国颜面大失。
可是,派近卫师团前往中国是天皇的决定,下村定不能反对天皇的决定,和汤浅仓平商议之后,他们决定:以近卫师团的第一、第二近卫步兵联队、第三近卫野炮兵联队第三大队组成“近卫混成旅团”,开赴中国参加进攻南京的战斗。
由于“近卫混成旅团”缺乏实战经验,下村定认为,应当选一位有丰富战斗经验的指挥官来指挥“近卫混成旅团”,他提议,由正在中国华北作战的野战重炮兵第一旅团长西村琢磨来担任“近卫混成旅团”的旅团长,汤浅仓平同意了这个提议。
下村定给西村琢磨发电报,要他立即乘飞机来东京赴任。
西村琢磨是士官学校22期、陆大32期,接到这个任命后他非常高兴。
来到东京后,下村定会见了西村琢磨,他告诉西村琢磨,打仗时要注意减少伤亡,尤其是军官的伤亡,他们可全是皇亲国戚。
“我会注意的。”西村琢磨说道。
得知裕仁的决定后,可以去中国的官兵欣喜异常,不能去中国的官兵则到处活动,希望能挤进“近卫混成旅团”。
25rì,“近卫混成旅团”乘船来到上海,西村琢磨随即去松井石根那里领受任务。
松井石根对近卫混成旅团的到来非常头疼,虽然进攻南京需要援军,可是松井石根只欢迎其他援军,不欢迎近卫师团。
松井石根很了解近卫师团,近卫师团的士兵是最优秀的,可是军官却是最糟糕的,这些皇亲国戚,在军校不好好学习,整天悠哉游哉,个个成绩一塌糊涂,到了部队也是整天吃喝玩乐,把近卫师团弄得乌烟瘴气。
松井石根很清楚,战场上每个胜利都是尸山血海换来的,把近卫师团派去进攻南京,皇亲国戚伤亡了怎么办?怎么向天皇交代?
和手下商量了很久,一个参谋建议:派近卫混成旅团去扫荡奉贤。
“奉贤地区聚集了以刘永义为首的数万中**队,这些人虽然是乌合之众,可是对我们依然有威胁,让近卫混成旅团去扫荡他们正合适,战斗的难度不大,既可以让近卫师团立功,又不会招致大的伤亡。”
松井石根很欣赏这个建议,他当即决定:派近卫混成旅团去打刘永义。
西村琢磨来了,松井石根把这个决定通知了他。
西村琢磨对松井石根的决定非常不满,他来近卫混成旅团是为了立功,不是为了游山玩水。
“松井长官,我们来中国是为了参加进攻南京的战斗,你怎么派我们进攻奉贤?一个小小的县城?”
“西村将军,进攻南京还需要一段时间,现在才刚刚开始外围战呢,大约要打上一个月才能扫清外围抵达南京城下,你们先打奉贤等着吧,攻击南京的时候再把你们调上来。”
“也好,希望松井长官信守诺言,攻击南京的时候把我们调上来。”
“一定,一定。”
松井石根叫来一个参谋,让这个参谋把情况介绍给西村琢磨。
参谋向西村琢磨介绍了奉贤的情况:大约二万中**队,其中半数是伤员,基本没有重武器,领头的叫刘永义,头衔是“军事委员会军事代表”,少将。
参谋还向西村琢磨介绍了刘永义的个人情况。
“西村将军,刘永义虽然不是正规军校出来的,可他久经战阵,作战经验非常丰富,战法新颖而且实用,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角sè。”发现西村琢磨有轻敌迹象,参谋提醒道。
“知道了,不就是多打了几天土匪吗?这样的战斗能煅炼什么?我会消灭他的,把他捉了牵着当狗玩。”西村琢磨不耐烦地说道。
返回旅团部后,西村琢磨召集军官开会,制定了一个扫荡计划:近卫混成旅团沿松江到金山卫一字排开,然后由西向东扫荡过去,把黄浦江南面的中**队全部扫荡干净。
由于这个行动很像人用梳子梳理头发,西村琢磨给这个行动起了一个代号:铁梳行动。
“铁梳行动”28rì发起,30rì结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