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居然是一起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亿五千万日元。”
小村次郎也干脆,直接报价,不按常理出牌就不按常理。
200多万美元,这生意要是谈成,他的提成也不少:客户急于用钱,而且到底是不是王羲之的摹本都是有疑问,这个价格算是很不错的。
就看眼前这个华人富豪上不上钩了。
“看看吧。”
张楠笑笑,如果真是王羲之的早期摹本,就算是张便签条也值这个价!
这小村次郎胆子也大,大概是因为泽口靖子同阿佳妮在,觉得张楠绝非匪类,加上银座地区的治安也应该是东京数得着的,这就直接到后室取东西去了。
“真有可能?”
听到后边关兴权蹦出这么句,张楠道:“谁知道呢,在RB有王羲之的早期摹本,不过可能性和中乐透大奖差不多。”
关老大“嘿嘿”笑笑……
目前为止,美国乐透第一大幸运儿叫张楠。
小村次郎很快捧着个扁平的红木盒子出来,将其放在桌子上,这有5600度色温的照明灯,桌子上还放着柄5倍阅读放大镜。
这还没有开盒子,小村次郎又从边上抽屉里取出几个密封塑料袋,自己拆开一个,又递给张楠一个。
张楠取过,对边上人道:“想看的都戴一个,其他人退到一米之外。”
不管是不是,防护要做好:塑料袋装的是全新的一次性医用口罩。
关兴权和阿廖沙不好奇,而且一直就在一两米之外,倒是阿佳妮和泽口靖子各自拿了一个,打开包装戴上。
打开盒子,露出里边的东西。
是份“手鉴”——手鉴,狭义是指鉴定家在鉴定古代墨迹时的参照和比较资料。从使用方便的角度出发,手鉴上保留的这些资料大多不是完整的作品,而是将历代著名墨迹分割成数行,做成册页使用。
不过后来手鉴更多的用处是成了以前一些社会上层人物练习书法的范本、参照物,这东西在古代华夏和RB都常见。
手鉴常见,但眼前这份不常见!
色温5600度的灯光下,张楠眼睛眯了起来——上边贴着的“帖”大约长25公分,宽约10公分,分3行,草书:“便,大报期转呈也。知不快,当由情感如佳。吾日弊,为尔解日耳。”
当然,标点是张楠在脑子里主动加上去的,不然没法断句。
手鉴右上角还有附有一张小纸条——“小野道风朝臣”,小纸条下半部有个印章。
张楠深吸了口气,先用5倍阅读放大镜看。
竖线灰色纵纹白麻纸,已然泛黄,字迹墨迹略有掉落,但几乎无污渍和霉斑;至于那张便签条,百年纸而已。
放下5倍的阅读放大镜,再用自己的30倍放大镜看了足足有5分钟,这才放下放大镜。
这会谁都没说话,又看到张楠将“手鉴”从盒子里取出,小心拿着上下看了看。
放回木盒,盖好。取下口罩和手套,这才道:“小村先生,这便条上的印章是个鉴定章?”
印章很淡,汉字,问这个不会被人瞧不起:这丫的似乎就是小鬼子的装帧方式,华夏手鉴一般没这么干的。
至于汉字,小鬼子印章刻的似乎基本就是汉字。
张楠又不是RB人,问问很正常。
小村次郎点头道:“是的,艾伦先生。印章属于幕府末期至明治时期的书法鉴定家古笔了仲,这是他写的“小野道风朝臣”的鉴定书。
这份字帖以前一直被认为是平安中期小野道风的作品,不过我和朋友认为小野道风的书法较‘秀’,与此贴略有差异…”
小野道风,RB千年前模仿王羲之书法的高手——小村次郎怕张楠不知道这个小野是谁,在一边详细介绍其书法特点。
要推翻百年前鉴定专家的判断,这何其之难,这小村其实也是在蒙!
不过这会小村次郎的话张楠根本没仔细听:自个对于古代字画就知道个皮毛,就像王羲之的书法真不懂,但懂的那个“皮毛”指的是纸张和墨迹的年纪。
绝对超千年的纸张,而且墨迹也是至少千年前就和纸张结合,更重要的是张楠还看出这不是普普通通用毛笔写出来的,而是“钩”!
张楠常用的30倍放大镜自带照明功能,而且还有一档其实是60倍率放大,而这样的放大镜如今在东亚古玩界还用的极少。
所以张楠能看出别人分辨不出来的细节。
更重要的是,张楠知道这份字帖!
“小村先生,咱也不说什么是不是王羲之的摹本,都是明白人,这纸张就是千年前的物件,东西应该是件是好东西。
我这要是买呢其实也是赌一下、买个高兴,也不会过段时间说东西不对要退货,这玩意就没保真的,十个专家十个观点。
你开个实价,看成不成。”
一听这话,小村沉吟了一刻,道:“最多给您优惠10%,要日元。”
又是小鬼子的规矩,还精明:日元在升值的,天天升,虽然幅度不大。
“成交!”
木盒子微微往自己这边一移动,这就算自己要了。
“现金不方便,你看转账如何?”
听张楠这话,小村次郎就算年纪大,这也是面露出喜色:两亿两千五百万日元,这就成了!?
蒙人成功!
至于张楠心里是在骂这个小村是个二百五,要是将来这事传出去,这个小村次郎会被他的小鬼子同胞骂卖国贼、日-奸!
“这晚上转账似乎不方便吧。”
张楠摸了下下巴,道:“那就现金。”
“关哥,给花旗银行打电话,送现金过来。”
这逼装的!
“不,不,艾伦先生,我可不敢放两亿多现金在店里,如果您能直接联系银行,那花旗银行的东京总部离这里其实不远,就在一目町附近。”
张楠一听,笑着道:“那现在就走。”
电话一打,古董点关门歇业,这就散步走过去。等十几分钟后抵达银行总部,值班办事人员已经在了。
盒子就那在林明的手里,从张楠那句“成交”之后,就算是小鬼子天皇来了,那也别想把东西要回去!
给小村开了个户头,钱货两清。
到这,张楠问了句:“小村先生,有个问题我很好奇,你朋友为什要将字帖出售?

据我所知,就算是小野道风的真迹,这也是你们RB本土藏家推崇的藏品。”
小村次郎手里拿着花旗银行开出的存款证明,有点不好意思的道:“我朋友急需资金入楼市,见笑见笑。”
张楠恍然大悟状!
“哦!”
会心笑笑:赚钱很重要哦!
脸上一副“原来如此、明白明白、理解理解”的样子,其实心里是:神经病,等着后悔吐血吧!
一出银行门口,两辆轿车和一辆中巴已经在等,这就和小村告别。
上车,返回酒店。
“艾伦,买到好东西了?”
“嗯,回去再说。”
没直接回答阿佳妮,开车的是RB人,边上的泽口靖子也还在,张楠不想节外生枝。
一回酒店,因为泽口靖子住得远,张楠早就让人在酒店再开了房间,免得两头跑。
回到套房,这才对阿佳妮和关兴权道:“这回真是好东西,李隆基让人复制的双钩摹本王羲之字帖,国宝级的东西!”
关老大笑笑,他是知道张楠在古董一项上不会当二傻蛋,这花出去差不多两百万美元,必是物有所值。更知道王羲之书法唐代摹本的珍贵,这两年和张楠也不是白混的。
阿佳妮倒是有疑惑,对于华夏书法她一个法国人可没法理解:这么一小张纸片,上头也才随意书写的20多个方块字,这两亿多日元……
阿佳妮不理解,张楠解释了一下:“……文化背景不同没法理解没关系,你就当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份字帖就有这么牛!”
“可这是份复制品。”
“真迹早绝种了,这是华夏1200多年前的宫廷匠师复制的,帝王用来赏赐属下和属国小王,其中有一部分就赏给了当时在华夏学习的RB留学生和使臣。
RB本土这一千多年时间除了小打小闹的战争,没有受到过大的战乱影响,连二战也是一看不妙就投降,加上RB一直有妥善保存书法作品的习惯,所以这类纸张文物保存流传下来的非常多。
而在华夏,动不动就是两三百年一次上千万,甚至几千万人死亡的战乱灾难,反而保存不宜……
这些字体不是模仿书写,而是双钩钩出来的,和原作几乎一样……”
沿字的笔迹两边用细劲的墨线钩出轮廓,也叫“双钩”,双钩后填墨的称为“双钩廓填”,这也是王羲之书法模仿保存的最高境界!
这份字帖上辈子张楠在资料里看到过,被称为《大报帖》,2013年才公开发现引起轰动。
华夏和RB一群专家参与了鉴定,认为是唐玄宗时期的复制品,在RB也是妥妥的国宝级文物。
好吧,还有个问题来了!
不过一看时间已经晚上10点,问题暂时放一边,先休息,等明天再办事。
第二天一早,打电话给松冈工,询问其是否知道1973年在RB发现,引起过广泛关注的一份王羲之《妹至帖》唐代摹本的下落。
松冈工那也是RB的影视传媒大亨,张楠想着这种曾经大肆报道过的事他一个电话就能查清。
怎么想到问另一份王羲之字帖摹本的下落问题?
看到《大报帖》才想起来,这买来的字帖只是一封信摹本的一部分,应该是在很久、甚至千年之前就被人裁下来的。
《大报帖》是后半段,而前半段在1973年就在RB被发现,但因为无落款、无提拔,真伪很难确定。
而且张楠还记得,在自己重生前的十来年,这《妹至帖》还拍卖过,但就是因为真假有争议,2000多万人民币就流拍了。
结果到2013年《大报帖》被发现,有人突然发现这两份字帖似乎有联系:照片一拼,得!
虽然纸张颜色已经因为保存环境不同而有差异,但还是能看出来丫就是曾经一起的,文字也能连贯,很久之前被人给裁成两份的!
这下好了,拍卖时没买的人估计肠子都要悔青!
一个电话打完,张楠兴高采烈!
对着阿佳妮道:“先不去赤城山,我要和松冈工去拜访个人。你让泽口靖子带着转转,我得把样东西买回来。”
人倒霉时喝凉水塞牙,好运气来时挡也挡不住!
松冈工居然认识《妹至帖》的收藏者中村富次郎,而对方就住在东京。
张楠充当书法爱好者上门求购,反正十多年后对方会卖,那现在价格合适也应该会出手。
再说松冈工热心帮忙,一份真假还存在争议的字帖摹本,估计对方会给他面子。
结果张楠用钱砸,松冈工做说客,半天时间这就成了!
一亿日元!
心满意足回到酒店,《妹至帖》在一挂轴上,纵25.3公分,横5.3公分,而《大报帖》是高25.7,款10.1。
两份字帖放一起,这下关兴权都看出点名堂。
“这是一起的!”
张楠笑容满面,道:“就是一起的!
妹至羸,情地难遣,忧之可言,须旦夕营视之。
便,大报期转呈也,知不快,当由情感如佳,吾日弊,为尔解日耳。
这是极有可能是王羲之写给亲属的一份信件。”
“什么意思?”
关老大是超级语言天才,但不包括古文。
张楠笑着道:“这是王羲之在求人。大意是妹妹病得很厉害,处境很难堪,(我)非常的忧虑,必须早晚都看护着。你方便的话,“大报”你帮我转呈一下,(知道你(或他)肯定会不高兴)想必给你添麻烦了,请原谅我与妹妹感情至深实在来不了。等情況好转,我自来请罪。
这大报不是报纸的意思,是祭天神,我猜是王羲之因为妹妹病重不能去参加,让亲戚帮忙。”
得,原来王羲之也有为难的时候。
“可惜不是王羲之手迹,不然更不得了!”
关老大撇了下嘴,道:“手迹一张也没!”
“我不是那个意思,研究表明日弊这两个字是在他晚年时候才用,因为他也身体不好,吾日弊也有可能是等我身体也好一些的意思。”
关老大懂了:张楠的意思是手迹原稿那是在剡县书写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