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消弭无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鬼的耶稣基督!
“我希望不会像卡戴珊家族那样糟糕。”
这是什么回应?这是什么狗/屎/不通的回应?那坦然的表情却好像在嘲笑着现场的每一个人,嘲笑着那些传播负面新闻的每一个人,嘲笑着那些娱乐至死却还要道貌岸然的每一个人。
卡戴珊家族(kardashian)是一个纽约的名媛家族,在二十一世纪之前,他们仅仅只是在纽约的律师界享有一定声誉,但后来凭借着“o-j-辛普森(o-j-simpson)杀妻案”一举成名,并且开启了体育圈和娱乐圈望族的征程。
卡戴珊家族最擅长的就是自我炒作,卡戴珊三姐妹策划了一档证人秀,节目内容就是展示自己家族的生活,让观众们看到纽约上流社会是如此生活的,然后让观众给他们付钱——收视率就是收获赞助商青睐的最佳渠道。这就是卡戴珊家族赚钱的起源,自从2007年节目开播以来,家族的名望成倍上涨。
他们可以将任何事情都演变成为利益,就连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疾病、自己的亲人、自己的灾难、自己的病痛都可以演变成为收入来源,赤/裸/裸地贩卖给“国家询问报”这样的低级超市小报,换取金钱。
但事实上,卡戴珊三姐妹没有任何作品可言,没有音乐,没有电影,没有实力,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代表作品,甚至比帕丽斯-希尔顿(paris-hilton)还要更加打诨,但她们却成功地出书、创建品牌、设计香水,代言广告等等。
就在去年,卡戴珊家族的收入高达六千五百万美元,轻松碾压好莱坞一众顶尖巨星。
在好莱坞——准确来说,在整个北美社会,包括社会记者、政/治记者、娱乐记者等等,包括普通人士在内,都对卡戴珊家族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因为只要有利益,他们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拿出来炒作、贩卖,甚至是生老病死、精神疾病等等都不例外,将娱乐至死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卡戴珊家族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名誉”和“荣誉”可言。但,这又如何?人们还是持续地关注他们,报纸记者依旧围追堵截他们,每一次他们的真人秀演变成为撕逼大战也还是轻松引爆收视率,然后,他们赚得盆满钵盈。
大家一边骂着,一边关注着,一边嫌弃吐槽着,一边欲罢不能着。

蓝礼刚才那调侃的话语,把自己和卡戴珊家族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如此自嘲、如此自黑、如此自谑,话里话外都在讽刺着眼前的记者们:道德?名誉?信念?正能量?这些从来都不是记者所关注的焦点。
记者们不在乎那些关于蓝礼的指责是否是真实的,他们在乎的仅仅只是爆点和噱头。那些声讨,那些探索,那些高呼着“追求真相”,那些自诩正义,其实隐藏在背后的,终究还是娱乐至死的精神。他们需要的就是蓝礼的回应,激烈的回应,甚至是粗暴而疯狂的回应。
但,他们却还要打着“还给蓝礼清白”的名义,道貌岸然地持续提问。“当了/婊/子还立牌坊”,不是蓝礼,而是眼前的无冕之王们。
记者们可以对蓝礼继续声讨,认为蓝礼狂妄自大、目络的声讨浪潮可是比媒体要汹涌多了,毕竟,记者们需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但网友们不需要,什么难听的话语都可能冒出来。但,蓝礼居然不想要回应?
“如果说,我是因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而收获了奥斯卡提名,那么,也许我应该请他们吃一顿晚餐。”蓝礼的话语始终带着一股调侃的语调,那隐藏其络时代,如果每一次有谣言传出来的时候,都要澄清一次。那么演员最好还是换一个工作吧。
调侃完毕之后,蓝礼的视线又一次落在了康奈尔的身上,似笑非笑,“我还不知道,现在网络言论对无冕之王的影响力居然如此大了。”
啪。
又是一记耳光,无比响亮。如果说,记者们对狗仔不屑一顾的话,那么网络传言就更加没有人会轻易相信了。经历过世纪交接那段时间的缓冲和阵痛之后,新闻从业者们也意识到,网络可以成为“一人新闻源”的最大载体,却也可以成为“虚假新闻源”的最大来源,网络新闻的真实性都必须经过更多审核。
当然,话虽如此说,但现实生活里,传统媒体因为网络传言而自乱阵脚的情况,着实不少。
只是,今天被蓝礼如此直接地说出来,脸颊完全被打肿,却无法反驳。
看了看左边,又看了看右边,最后,视线落在了正前方,蓝礼给予了足够多的时间,现场的记者们还是一片鸦雀无声。他知道,今天的任务完成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