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军人气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明远后悔自己端了个碗,太大了,口中发苦,可脸上挂笑,他一仰脖,一碗酒伴着悔恨喝了下去。书书网 更新最快他擦了一下嘴角,学着电视剧里梁山好汉的样子,一挑大拇指“好酒!”话音未落,韩丽手中的酒瓶子就上来了,又是满满一碗,张明远看了一眼满脸不怀好意的韩丽,“女壮士,该你喝了。”他的这句话把一旁的陈金军等人都逗乐了。
只见韩丽幽幽地说道:“好事成双,喝。”
张明远抹了一把脸,“好一个一碰两响,喝。”又是一仰脖,可这次的速度明显减慢。喝完杯中酒,张明远打了个酒嗝,还没来得及说话,韩丽的第三碗酒又给倒上了,张明远有些晕。
“初次见面,再喝一个,”韩丽的脸上透着微笑。
张明远就觉得气血翻涌,“不是初次见面了,咱都好几回了,”一旁桌上的陈金军已经笑出声了。
看着张明远开始开始矫情了,刘玉东知道张明远快喝到劲了,他给宗政德使了个眼色,二人各端了一个酒碗走了过去。看到救兵到了,张明远心里有底了,“哎,要说初次见面,你跟我们的刘玉东同志才是初次见面,”张明远眉飞色舞,“要我说该你们俩喝,”说完还不忘鼓动,他对着在坐的女兵:“你们说对不对啊?!”
可女兵没有一个人搭理他,一时间竟然冷场了,旁边桌上的陈金军笑得前仰后合。倒是刘玉东关键时候顶了上来,“对,这碗我该跟韩班长喝。”张明远抛去了一个赞赏和感激的眼神。其实韩丽对于眼前这个东北大汉刘玉东还是很有好感的,台上的一番交手,刘玉东魁伟的身材和踏实的气质让韩丽心中一荡,看到他过来韩丽的态度缓和了不少,她端起酒杯,准备跟刘玉东碰杯,可她还没来得及说话,刘玉东就一饮而尽。
一旁的张明远马上垫砖,“还得是玉东,东北人就是豪爽。”韩丽眼角一斜,“人家东北人都喝了,你这个当班长就好意思让别人替你挡酒?”张明远马上就后悔的自己的语失,“韩班长,这话可不对啊,玉东你说,我是那种人嘛?”
“不是!”刘玉东平静地回答。
“哎,还是玉东了解我,”张明远有些眉飞色舞。
“不是那你就喝了,”刘玉东依然平静。
晕,一阵眩晕,兄弟,没你这样的,你到底算哪头的?张明远一脸的茫然,自尊又让他不得不端起酒碗,“喝就喝,这酒得喝,”喝完一抹嘴,“玉东,没想到啊,关键时候还就是你啊!”张明远语带双关的这句话让旁边的人都乐了。
宗政德提着酒瓶来到了女军官王璐的面前,很多年以后张明远是这样描述当时宗政德的表情:“见过含情脉脉的,可没见过脉到如此有杀伤力的!”仿佛宗政德的眼里只有王璐,不可否认,王璐在这种目光下,能做的只有低下头,其他所有的人都被宗政德的举动惊呆了,惊愕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一个女军官,一个男列兵,一切就在这种不对等中开始了。“王璐,”宗政德直呼其名,“可以和你喝一杯吗?”
王璐的脸已经红到脖子根了,又不知道如何回答,又无法转身离开,她甚至连头都不敢抬起。“你为什么要跟王排喝?”一旁的韩丽在做着抵抗。
宗政德听到了韩丽的这句问话,他的目光始终落在王璐的脸上,“因为她值得让人敬佩。”
听到这句话,王璐的心里一荡,眉宇间多了一份疑惑。“哼,”见自己的排长更窘迫了,韩丽只能继续抵挡,“敬佩?!我们倒想听听你是如何敬佩的。”
“就在下午的对抗中,她并不是陆战队员,但她表现出了陆战队员才应该有的军人气质,”宗政德略微停顿了一下,“是军人,就应该倒在冲锋的路上!”宗政德的声音并不大,但这句话叩击着现场每一个人的内心,所有人都目睹了王璐是如何完成5公里竞速的,如果说一开始完全是一种荣誉的冲动,那么在体力透支的后半阶段,依靠的就应该是意志力,张明远他们称这种意志力叫做战斗意识。现场的气氛也因为他的这句话变得突然凝重起来,就连一旁两眼透着微醺的张明远也流露出认同和敬重,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王璐的身上,王璐更窘了。
“既然你知道,那你凭什么要跟我们王排喝?”韩丽的抵挡仍在继续,而且更加猛烈。
“因为我也有这种军人气质!”宗政德目不斜视,这句话仿佛只是说给王璐一个人听。脸皮厚、吃不够,张明远心里默念,可手上一挑大拇指,“好汉,痛快,军人气质,来这里,我们就是为了找到这种气质!来,为了军人气质,干!”张明远一仰脖,一口喝干了碗中酒,他的目光中剑一般射出刚毅。

多了,绝对喝多了。陈金军心里暗念不好,上前一把搂住张明远的肩头,生怕他再做出什么丢脸的事情。
“脸疼的人也知道什么是军人气质?!”韩丽有些不屑,她不认为一个只穿了不到一百天的新兵蛋子懂得什么是军人气质,“那你就给我说说,什么是军人应该有的气质?”
张明远的表情沉稳,“真正的军人,敢于直面任何困难,无论这种困难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还是命运安排的,”他有些激动,“今天,我们能为了对抗拼尽全力,明天,我们就能为了自己的目标永不停歇,有一天,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将用生命捍卫军旗的尊严,”张明远猛烈地倒上一碗酒,他已经变得有些亢奋,他的每一个字都清楚地传到了食堂每一个人的耳朵里,所有的人都在侧目,所有的人都被这些话震撼,“是军人,就要倒在冲锋的路上!”张明远几乎是在呐喊。
“好,倒在冲锋的路上!”韩丽为之动容,她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倒在冲锋的路上,干!”王璐也端起酒杯,众人随着她一起喝干杯中酒。
“倒在冲锋的路上!干!”食堂里的每一名军人不约而同地起立,他们所有的豪情都溶在酒中。现场所有的军官包括营长在内,内心同样充斥着激情,看到这群新兵,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当年,曾经的年青、曾经的激情、曾经的梦想,都随着时间的打磨变得不再澎湃。但是今天,眼前的一切仿佛又点燃起营长徐建国那已经略显遥远的激情,他的眼圈有些发红,长出一口气,慢慢地端起了面前的酒杯,动情地凝视,仿佛那里面盛的不是酒,而是那些过往的曾经,他抓起了酒杯一饮而尽,“人生豪迈、青春无悔啊!”旁边的几位营首长也端起了酒杯。
倒在冲锋的路上……倒在冲锋的路上……这句话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用力地咀嚼着。对,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在我们为之奋斗的路上布满荆棘,是什么支撑我们走下去,是能力、是恒心,更是信念,是一种永不言败、永不退缩的精神,对于军人,这就是战斗意识。自己选择的路,再难,就是跪着也要走下去。对,即便是倒下,也要倒在冲锋的路上。
多年后,当有人在提及这件事情的时候,张明远并不觉得自己当时失态,相反,每当他面对困境需要精神支撑时,当年的这一幕总是会浮现眼前,无论是在训练场上还是战场上。倒在冲锋的路上。他做到了,他身边的战友也做到了,倒在冲锋的路上,难道这就是军人最高的荣誉吗?!
之后进行的联欢会充满着快乐,男兵表演了可能到现在还是军队里保留节目的三句半,锅碗瓢盆,被战士们用到了极致,在缺乏乐器的环境里,只有军营里的战士才是最好的音乐家。张明远在一篇日记里是这样描述的:我们的表演不专业,可我们的激情专业;我们的音乐细胞不丰富,可我们的表情丰富;我们的台词容易忘,可那些忘词的瞬间令我们终生难忘。除了三句半,当然还有歌曲,独唱、合唱,刘玉东上台唱了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没有伴奏,但是有伴舞,张明远作为班长一直领着班里的战友在秘密地排练,刘玉东唱得虽然不专业,但浓厚的东北口音还是让人听得大呼过瘾,再加上战友们极具夸张的动作表演,引得全场笑声阵阵、掌声云云。宗政德跳了一曲时下非常时髦的霹雳舞,让所有的人大开眼界,其实军营里并不乏时尚的元素,但没有想到今晚最时尚的竟然是平日里不苟言笑的宗政德。
女兵韩丽带人上台合唱了一曲《女兵》,落落大方、毫不拘束,短促有力的歌词、唯美动听的旋律,再加上排练好的动作,让这帮大头兵眼睛都看直了,叫好声不绝于耳。台下的刘玉东更是兴奋异常,反常的举动引来张明远煞有介事地取笑:“玉东啊,作为班长我不得不提醒你,你唱歌的水平得好好练练了,要不追不上啊,哈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