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族历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威捧着那本发黄的书本来到朱晨面前,朱晨颤抖的盯着上面的字迹,嗯,没有葵花宝典四个汉字,心里放松下,不对,一般害人的都在里面。
胆战心惊的接过书本,用力的翻开第一页,家族历史。
忽。。。。看到这几个字,朱晨舒坦了一口气,不是葵花宝典,这就好,这就好。
朱威见孙子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问道:“晨晨,你怎么了?”
朱晨呵呵一笑,笑道:“爷爷,我以为你拿的是葵花宝典,吓死我了。”
朱威被朱晨弄的苦笑不得,笑骂道:“你以为这是拍电影啊。”
呵呵呵。。。
朱威收起笑容,慢慢的叙述道:“晨晨,你打开族谱看看,里面有我们家族的由来。”
朱晨缓慢的打开这本随时都可以散架的族谱。第一页写道:历代子孙,如学武功,不得乱杀无辜,否则自废武功。
武功=气流,朱晨心里这样认为,可是这气流又不好控制,又没有招数,咱杀人。
第二页。。。。
我们朱家本是明朝皇族后代,我愧对列祖列宗,一直隐居于此,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不孝子孙——朱由风。
开什么玩笑,那个明朝不知道,灭亡了多少年,新中国都成立了五十几周年,还明朝,天方夜谭。神话小说。
朱晨抬头问道:“爷爷,这本书你在那找的啊,还明朝皇族。”朱威那个气啊,祖宗的话也敢怀疑,大大的瞪了朱晨一眼。怒道:“接着往下面看,不准乱说话,对祖宗的不敬。”
朱晨“哦”了声接着往下面看,第三页。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东征北京,突破宁武关,杀守关总兵周遇吉,攻克太原、大同、宣府等地,明朝官吏姜瑞、王承胤纷纷来降,又连下居庸关、昌平。
父王听到昌平都失守的消息,连续两日没有进餐,也不上朝,每天恍恍惚惚,也不知道怎么办。我们三个兄弟整天待在房里写字,看画。不准出来。
三月十七日半夜,守城太监曹化淳率先打开外城西侧的广甯门,农民军由此进入今复兴门南郊一带。听到北京失陷的消息,父王气急攻心,晕了过去,傍晚,父王苏醒过来,让我们三个兄弟收拾衣服,明天等消息。
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秘密谈判,父王吐血而晕,嘴里说,对不起列祖列宗。家门养的狗最后被反咬一口。
当天下午父王,进皇宫,深夜回来,带回来一大包东西,门口都是锦衣卫,连夜父王,让我们几个兄弟起来,把一些东西分散给我们,让我们连夜逃出北京城,同时让我们隐居起来,把这些东西藏好,这是祖宗的遗物,不准典卖,不准丢弃。同时给我们一把匕首,每人割臂发誓。
我们三兄弟几人在,锦衣卫的带领下,连夜逃出北京城。
朱晨看到这有点相信了,这一段秘史,书本上可以看到,但发黄的家谱,还有上面的点点滴滴血迹,证明这段故事是真实。朱晨仿佛回到那个时代,自己的祖先在那种内忧外患的条件下,经营这残破不堪的江山,呕心沥血对江山的付出。
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刘宗敏率军,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李自成下令予以“礼葬”,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后移入佛寺。二十七日,葬于田贵妃墓中。李自成入住紫禁城,封宫女窦美仪为妃。大顺军进城之初京城秩序尚好,店铺营业如常。

从二十七日起,大顺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规定助饷额为“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刘宗敏制作了五千具夹棍,“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兄弟三人抱头痛哭,父王一定被伤害,王府被抢劫,我们三兄弟,连夜出逃,带了大量的金银,古董,每天我们只能跑几十里的路。 一连逃亡二十天,二哥得个伤寒,在前不靠村后不靠店,二哥的伤寒越来越严重,又逃亡五天,二哥每天昏迷不醒,带了大量的东西,大哥也走不动,我们寻思着把东西藏起来,日后在来取。
大哥找了一座山,只记的山后有条河,进了山道,一直狭隘,大哥上山,找了一个山洞,把东西藏好,只记得大哥说:四环水,左青龙,右白虎,空中躲藏个小蛤蟆。
大哥把山的地理位置,记了下来,又逃亡两天,一天醒来,二哥全身冰冷,大哥检测下,二哥已经断气几个时辰。
埋葬了二哥,我和大哥继续逃亡,在半山路,遇到强盗,大哥为了保护我,让我先逃,从那以后,一直没有了大哥的消息。
我知道大哥的存活机会很低,逃到了朱仙镇,镇上的老农救了我,从此就在定居,隐居下来。
看到这,朱晨彻底相信了,听以前的老一辈讲,他们朱家是后搬迁过来,来的时候,汉语讲的都不是很流畅。
大约一个小时后,朱晨从里面醒悟过来,爷爷满脸的泪痕。
朱晨哭泣的道:“爷爷,这是真的吗,告诉我,这是真的吗?”
朱威擦去朱晨的泪水,点了点头,道:“孩子,这是真的,这是我们朱家的不幸啊。”
朱晨给列祖列宗磕几个响头,大声的道:“列祖列宗在上,第二十八代子孙朱晨一定把朱家发扬光大。”
朱晨翻开下页。。
在这定居三年,娶了媳妇,养了孩子,记得父王临走时的嘱托,大哥为了保护自己,还不知道是生是死,等孩子一岁后,借着出去做买卖,想把父王交代的东西带回来。
三十年,整整三十年,没有找到大哥埋宝的地点,我愧对父王,愧对祖宗,历代子孙,不管将来有多大的困难,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把祖宗的遗物找回来。
切记。。。切记。。。。
下面都是每一代的子孙,把这一世找遗物的内容记下来,供下代子孙参考,那个地方找过了。
朱晨感受到先辈们的那种遗憾,也感觉到那种沧桑,现代版愚公移山,为了祖宗的遗物,每代子孙付出毕生的精力去完成那不可能完成的事。
……………………
求收藏,求推荐,留恋存稿二十几万字了,签约通过了,收藏吧!
?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