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主角光环出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子君知道,但凡命案出警,肯定要法医和技术员进行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其他侦查员要就近走访了解情况,于是把笔、印泥、笔录纸和笔记本装进文件袋,提着,就跟大家一起出了门。书书网 更新最快
三辆车子的驾驶员已经就位,大家上了车子就直奔命案现场而去。
这个时候,公用车辆很少,刑警队有三辆车已经是署里车辆最多的部门了。
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林子君已经不是新人了,却依然有点小兴奋。
这是刑警必备的素质。
没有兴奋点,不能够锐意进取,暮气沉沉的,是干不好刑警的。
车子一直开到东一环路和向东出城的路交叉路口,才找个地方停下来。
这里目前还少有人住,一环路外边是护城河,河堰上一处孤零零的土墙小院已经被一道警戒线保护起来,看样子就是命案现场了。
警戒线外围有上百口群众在看热闹,三三两两地议论。
任何时候,看热闹的人都喜欢或者说习惯这样扎堆,总有很多人有大把大把的时间需要排遣。
据说沪江的很多原住民,拆迁赔了房子以后,靠着收取房租就可以轻松悠闲的生活,打发时间倒成了烦恼,和涌入沪江打拼的群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林子君跟着海大富队长走进小院,小院的门是向着东方直对着护城河的,说是门,其实也就是稀疏的竹排而已。
这是家无余财的表现,林子君很容易判断。
一进院门,右手边就是草顶土墙的堂屋,门朝南。
进门的时候,不低头的话会碰到头。门是老式双开木门,门框两边内侧有圆槽,门轴是卡在槽里的,力气稍大的人就可以把门托起来,然后把门给卸下来。
这种门在乡村很常见,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约十五到二十年后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被更为结实、气派的铁门所取代。
院门正对着的,是比堂屋更矮的一小间灶房,虽小却比较干净,没什么东西,或许房主都没怎么用过灶房。
死者是个大约七十岁左右的老汉,就躺在堂屋正中的小方桌旁边、正冲着门的地上,头部明显的能看到有外伤,头下方的地上流了很多血,已经干了,应该有很多已经浸到了土里。
估计老汉死亡的时间应该不短了,零度左右的气温下,尸体仍然散发着尸臭,让人恶心欲吐。
海大富队长笑眯眯地看着林子君说:“第一回出现场,能看出什么不?”林子君一听,哟呵,考我来了?
脑子里却没有这起案子的相关信息,看来得凭真本事才行了。
于是,集中注意力去观察死者。
林子君刚把注意力集中到死者的脸上的时候,脑海里突然出现了奇怪的一幕:
一个五、六十岁的男子手里拿把菜刀砍向死者,把死者砍倒在小方桌旁,小方桌上还有没喝完的一瓶酒、一碟花生米、一碟豆芽、两双筷子、两个酒杯。
看到这里,画面就突兀地没有了,同时,林子君感觉头痛无比。
海大富队长看到林子君捂着额头的样子,吓了一跳:“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赶紧出去透透气就好了,一开始都适应不了这个。”
林子君没有坚持,也没有解释什么,就捂着额头出了院子,往河边走,在陡坡上还差点滑倒了,幸亏拽到了身旁的一棵小树。
站在河边,林子君回想着刚才那一幕,大约十秒左右的画面,觉得不可思议。

这是什么情况?
是特殊能力么难道?
如果是特殊能力的话,重生四个月了,为什么到现在才出现这种能力呢?
回忆曾经看过的各种穿越小说、玄幻小说提到过的现象,林子君继续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果这的确是一种特殊能力,应该就是重生带来的,那么就可能是有条件限制或者触发条件的,甚至这种能力在某种条件下可能还会逐渐加强。
但是,怎么才能触发这个能力呢?或者说怎么才能找出触发这个能力的条件呢?
想了一会儿,林子君想的脑子疼,也没想出来个所以然。
唉,有空再想吧,还是想想这个案子吧,这个画面太有用了,这就是破案的线索啊。
林子君回到小院时,海大富还在堂屋门前踱来踱去的思考。海大富的思维方式与常人不同,是跳跃式的,分析案情和审讯的时候非常有用。前世的时候林子君就深有体会,所以,也不想去揣测他在想什么。
林子君找到现场勘查的技术员高志强,问道:“死者旁边的小方桌上有啥东西没?我刚来的时候看见桌子上是空的。”
高志强回答:“桌子上本来就没东西。”
本来就没有东西?林子君眼光一亮,立刻明白了。
自己刚才看到的画面,说明这个行凶的犯罪分子肯定是死者所熟识的,并且死者还请他一起吃饭喝酒了。
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犯罪分子突然行凶杀人,然后还在杀人后把桌子上的东西收拾了,显然也是要隐藏其和死者的关系。
那么,他和死者的关系应该有很多人知道才对,欲盖弥彰么,此地无银三百两!
他会把东西带走吗?还是扔到哪儿去了?
林子君想起上警校的时候,教官讲课时说的话:心理主导行为,作为一名侦查员,很多时候,要把自己带入到犯罪行为实施的时空去,分析犯罪分子的心理活动,从而发现案件线索。
那么,这个犯罪分子行凶杀人以后,收拾现场的时候,为了尽量避免引人注意,把东西带走的可能性很小。
结合小院的环境,犯罪分子很有可能把桌子上的东西扔进门口的护城河里去,而且,应该不会走远,毕竟走的越远越有可能被人发现。
刚才林子君到河边的时候,发现河岸很陡,自己还差点滑倒。
犯罪分子扔东西的时候,有很大几率会落下一些东西,只要能找到它们,就能证实熟人作案的推断。
这个推断还是很合理的。根据这个设想,林子君把从门口到河边这一片的一个扇形区域作为搜索重点,并开始仔细搜寻。
其他侦查员还在外围进行调查,技术员也在现场进行仔细勘察,没有人注意林子君在干什么,毕竟是刚参加工作的新人,不起眼。
林子君搜寻的很仔细,没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突然,林子君在陡坡的中下段靠近河边的一棵树下有了发现,这棵树的树根旁真出现了一粒花生米,就和观察死者时看到的小方桌上的花生米相似,应该是本地常见的五香花生米。
“有了”,林子君有点小兴奋。这说明自己看到的那个画面是真实的,也的确是熟人作案。按着这个线索查下去,破案指日可待!
可是,随即,林子君又有些犯难,这个情况怎么跟别人说呢?
总不能说自己看到死者临死前的桌子上有这种花生米吧。
这个,打死都不能说,不打死,更不能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