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你有没有觉得那个人熟悉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功地让前世金陵首富为自己效力,李均感觉这比太平洋建设公司给他能带来的巨额财富要兴奋得多。
那可是当年岳父岳母老劲可夸的金陵首富。
当时很吃味啊,男人最不喜欢别人在他面前比较了。
当年他们都是老师出身,但是差距……
当年的事作罢不提。
此刻现在李均很兴奋开心。
“老婆,我又来看你了。”
李均在心里说道。
今生不管李均会得到多少女人的青睐,但是上辈子那个小王瑶是独一无二的。
他对小王瑶和大王瑶将都会不离不弃。
金陵高水县王家村。
后世在城镇化进程之中变成金陵雨花石区。
小王瑶已经开始放暑假了。
原本去江宁小学的李均改道王家村。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王家村像是在山水画里一般,这里很是美丽。
由于金陵城的扩建,整个华夏实施城镇化,这里后世会变成金陵的郊区,金陵的工业园所在的地方,美景不再。
现在李均好好地欣赏面前王瑶小时候家乡的美景。
这里现在是见一次就少一次啊!
那浩浩荡荡的城镇化是历史大潮,没有谁可以阻挡。
现在的王家村比他八十年代末那一次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是路,虽然还是土路,但是路变得宽了一些,估计是因为村子里的拖拉机互让不开,所以,扩宽了一点,最主要是王家村的房子有了明显的变化,村里居然出现了两三家楼房,这在这年代村里绝对是非常富裕的人家。
再是黄砖房子明显增多了,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人家,大部分的房子还是土砖垒的老房子。
从这个大村可以看出,华夏开始在发生的变化,一些早期商贩开始有钱发达然后有了家里的楼房,还有去城市打工,有手艺养家的人有了黄砖房子,大部分还在农村务工的人家还住着土砖老屋。
时代在滚滚向前,一切都在呈现变化的态势。
李均来到王家村看王瑶,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还被当成了人贩子,要不是自己跑得快,估计自己肯定得被打死。
要是自己跑得慢,那这辈子重生可就悲剧了,太丢人了。
不知不觉之中,小王瑶已经十岁了,十岁的她不知现在有些什么变化。
以前李均觉得找不到什么好理由在王家村面对王瑶父母,现在找到在王家村待着的理由了。
王家村山清水秀的,这里的非常适合做蔬果基地。
后世那些农副产品基地,虽然不能暴利,但是足够农户们奔小康,当然如果养猪就是另一回事了,遇上好的行情也能暴发,如果高科技养猪,比如丁磊那般,也是不错的项目。
布局农副产品,这一块,李均之前还都没有做,但是这一块却是有着广阔的市场。
做得好也是非常赚钱的。比如华夏二刘兄弟。他们是华夏富豪榜上的常青人物,他们从农业之中崛起的“天外陨石”富翁到“活化石”富翁,他们不同于其他富翁。
怎么这么说,本来富豪榜被人戏称为杀猪榜,但是刘家兄弟从来就没有事情。

今年华夏富豪榜榜首人物是做农业的刘家兄弟,再后来他们还数次登顶华夏富豪榜,他们就是做农业,做猪饲料发财致富的。
这一年他们登上杀猪榜榜首很多人认为他们为步一些前首富的路子。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在计划经济转向具有华夏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之中,后世曾经说华夏财富榜单是一副副白骨(自杀),一副副手铐(收监),一张张机票(逃匿),一滴滴血汗和一颗颗恐惧的心造就的,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初,一些人开始的时候很多第一桶金都是带着原罪,甚至发家致富的手段都是游走于法律的边缘,欺骗,无序,疯狂,血腥。
可是刘氏兄弟完全没有原罪,他们是阳光富豪,新希望集团在农业上的发展不是大环境下的畸形发展。
公司以农为本。
新希望集团的经验,李均可以完全借鉴,打造属于自己希望农业公司。
自然不能再叫希望了。
那就叫曙光。
曙光农业,在王家村这边建立大型蔬菜基地,金陵城日益扩大,农民不断进城,他们也不再种植蔬菜,不愁未来没有销路。
而且还能相当保护一段时间王瑶出生的地方,虽然在城市化过程中这里终究也会成为金陵外环。
但是,有自己这个大型蔬菜基地公司的存在,或许可以保留下来这里的山清水秀。
当年王瑶是那么怀念小时候家乡的美丽。
这一世李均愿意穷尽所能来让王瑶所有梦想得偿所愿。
车子开进王家村。
王家村人对这个突然到访的车队指指点点的。
“是不是什么大人物来视察王家村了,那么多城里的大车!”
孩子们也稀罕地看着钢铁怪兽一般的汽车。
“比拖拉机漂亮多了!”
老人们也是指指点点的。
“我这辈子啊不知道以后有没有福气,可以坐进那样的汽车里面。”
……
村头。
王家村的村子被村民喊来了。
因为村子来了很多汽车。
“乖乖,是不是大人物啊,村长?!”
“废话,那肯定是大人物啊,一般人能开得起车吗?”
“自然开不起。”
“那不就对了。”
小王瑶的父母也在围观之中。
“孩子他爸,你觉得为首的那个年轻人有没有眼熟?”
“孩子她妈,那个人我们怎么会耳熟,你看他们那么豪华的汽车,他那里是我们认识的,我们在乡下种地这么多年,那里能认识什么大人物?”
“你说的也是,但是我真觉得他面熟,像是很多年前那个人贩子?”
“人贩子,不对,应该不是人贩子,不然,人贩子怎么会在那年塞那么一摞钱给咱女儿?!”
小王瑶的爸爸一听王瑶妈妈说那年的事情,他立即就想起来了。
他怎么能忘记,八七年的好几千块,那可对于他们家来说那是一笔巨款,把他们家房子,农具全部卖了,都没那个钱。
“你这么说,好像,还真有那么一点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