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梁祝的故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马一诺带着新歌去了军艺团。书书网 更新最快
“陈团,唐静老师,几位老师都在这呢!”
陈国功办公室里,负责审核歌曲的评委们都在这。除了唐静之外,还有六个人,四男两女。年纪都在四五十岁,身上穿着军装。看到马一诺,脸上或和善,或好奇,都对这个被陈国功和唐静倍加赞赏的年轻人充满了兴趣。
见马一诺手里拿着信封,陈国功道:“把作品拿过来吧!”
“哎!”
赶紧把信封递过去,转身走到唐静身边坐下,小声道:“唐老师,现在收到多少作品了?”
“二十多个。”唐静微笑道:“别拉关系,我不会给你开后门的。”
“瞧您说的,我是那种人吗?”马一诺不屑道:“就算赢,我也要堂堂正正的赢。”
唐静看着他,含笑点头:“加油吧!”
……
陈国功从信封里拿出新作品的词曲,打眼一看……嗯,看不懂。
但是简谱能看懂。
大概溜了一遍,陈国功眉头紧锁,啪的一声把词曲拍在桌上:“你写的这是什么玩意儿?”
众人都被吓了一跳。
唐静见他脸色难看,连忙问道:“怎么了?马一诺写的不好?”
“你们自己看吧!”陈国功把写满了两张纸的词曲递了过来。
唐静接过来,仔细看了几分钟,然后默默地递给下一个人。
半小时后,所有人都看完了。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有的颇为赞赏,有的不以为然,也有的若有所思。
马一诺看了众人反应,什么也没说,默默拿出手机跟胡蝶发短信。
从江南回来之后,马一诺就重新帮胡蝶办理了手机号码,又买了新手机,每次他因故不在医院的时候,就会通过短信和胡蝶聊聊天。
不过这个时间胡蝶正在做复健,发了好几条消息都没回复。
管他呢!继续发。
陈国功看到马一诺这幅样子,气的揉起了纸团。
“大家怎么想?”关键时刻,唐静拯救了马一诺:“都说说各自的意见吧!”
“我觉得还不错啊!”其中一个四十多岁的女老师笑道:“词曲都挺有新意的,旋律欢快,那些老外就喜欢这调调。”
“我有不同意见。”一位男老师说道:“我不知道老外喜不喜欢这个调调,但我们是军艺团,怎么能出这种作品?”
“军艺团怎么就不能出这种作品了?”另一位女老师轻哼一声:“别忘了,上面前不久刚下达了指示,要求新求变,多创作百姓喜欢的作品,我看小马的作品就不错。”
“上面说的是关于春晚的指导意见,不是全方面的,你这是偷换概念。”第二位男老师表示了反对。
“我也觉得这部作品太不庄重了,不符合我们军艺团的风格。”第三位男老师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现在,没表示意见的就只剩下唐静和最后那位男老师了。
唐静看着他,微笑道:“林老师,您的意见呢?”
在众人的注视下,这位男老师淡淡的道:“我觉得军艺团的思想和观念要与时俱进,作品同样如此。虽然上面只是对春晚做出了指导意见,但未尝没有搞试点的意思。如果今年春晚收视率暴涨,以后文艺圈恐怕就要……所以,我觉得小马的作品可以。”

顿了顿,男老师看了众人一眼,道:“最重要的,在座各位谁懂罗尼亚语?”
“……”众人集体无语。
唐静轻笑一声,道:“我也觉得小马的作品很有新意,而且曲调很符合西方观众的审美。”
眼见四比三,马一诺就要通过的时候,陈国功却哼了一声,道:“既然大家觉得曲调没问题,那歌词内容来讨论一下吧!”
一双眼睛不怒自威的盯着马一诺:“我一开始就告诉过你,词曲要有大唐元素,你这首歌都改成罗尼亚语了,哪还有大唐元素?”
“这您可冤枉我了。”马一诺收起手机,呵呵一笑:早就等着你了,老孙都快不耐烦了。
“这首歌虽然用的是罗尼亚文,但其中却有两个我大唐古代人的名字。各位老师仔细看看。”
“哦?”众人顿时好奇心起,几个人凑到一块,从词曲里寻找那两个古代人的名字。
不久……
“我找到了!”第一个开口支持马一诺的那位女老师兴奋地道:“liangshanbo和zhuyingtai,这一看就是我们大唐人的名字。”
马一诺当即一挑大拇指:“老师慧眼如炬,说的一点也没错。”
女老师满脸笑容,但随即问道:“不过这liangshanbo和zhuyingtai是谁?怎么写?”
“呃……”马一诺愣了下,道:“您没听过梁祝的故事吗?”
“梁柱?”女老师更迷糊了:“梁柱能有什么故事?盖房工匠的故事?”
“……”马一诺哭笑不得,道:“不是,是栋梁的梁,祝福的祝,梁祝。”
“哦。”女老师点点头:“梁祝是什么?”
“……”马一诺扫了众人一眼,问道:“各位老师都没听过梁祝的故事?”
众人纷纷交换眼神,最终都摇了摇头,表示并不知道这个故事。
倒是陈国功皱了皱眉,若有所思地道:“梁祝……梁山伯、祝英台……难道是《十道志》当中记载的梁祝同冢的故事?”
“???”马一诺眨眨眼睛,食道痔?食道里怎么会长痔?
看到他的反应,陈国功气不打一处来:“看什么?难道我说的不对?”
“呃……”马一诺干咳一声,道:“我不知道食道痔是什么,我只是小时候看过一本民间小故事,就是梁祝的故事,我觉得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很凄美,就忍不住给这个故事润了润色,然后投了出版社。
不过我等了一个月,那家出版社一直没给我回复,我就忍不住跑过去看了看,您猜怎么着?这家出版社居然半个月前关门了。关门就关门吧!居然不给我投的稿回信,您说可气不可气?”
陈国功面如锅底,把揉好的纸团朝他头上砸过去:“说重点!”
马一诺脑袋一偏,躲过纸团的袭击,干笑两声,道:“经过我的加工润色,梁祝同冢之后化作了一双蝴蝶,永远幸福快乐的在一起了。
我觉得梁祝这个故事能火,就把梁山伯和祝英台这两个千古爱情的代表人物加了进去。等回头这首歌火了,我就趁热把我润色后的故事投到出版社出版,赚他一笔。”
看到马一诺一副财迷的样子,在座众人一脸黑线。
****************
第二更送上,熊猫没食言。
求推荐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