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电视台变形记的启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湖南电视台变形记的启示
自2007年以来,湖南电视台搞出了一个振憾人心的节目,这个节目的名字就叫做《变形记》。
我们这个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仍旧还有两种不同的生态环境:城市与农村;两种生活则然不同的人:富人与穷人;两种天壤之别的生活:衣食无忧与贫穷困苦。恐怕这样的状态,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光。
那些生活在城市里的衣食住行无忧无虑的富家子女,往往不能如父母所愿,好好读书,树立正确远大的人生目标,而是沉迷于游戏,迷失在了网络里面,成了一些问题少年。而一些年纪相仿的乡村穷少年,十几岁,甚至几岁,就不得不担负起了生活的重担,成了家里的劳动力,甚至顶梁柱。
为了挽救这些迷失了前进方向的富家子弟,在湖南电视台的牵线搭桥后,一个富人子女与一个穷人的子女,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角色互换。让富人的孩子去乡下吃几天苦,让穷人的孩子进城来过几天富裕的生活。
这实在是一个十分好的创意,它让那些迷途的富家子弟,对世界有了全新的了解,让他明白自己不努力学习,将来有一天就会沦为穷人,就有可能过这种穷苦的生活。也让穷人的孩子明白了生活的另一种境界,让他们觉悟起来,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与追求目标。
我看过几期这样的节目,孩子也与我们一起看了,深受启发。孩子的假期,我让她一个人自己到乡下去看望奶奶,并要求她在乡下生活一段时间。我们给了孩子几十元钱,带上一些礼物与生活品,让她自己到汽车站去搭车,要求她到了乡下后马上给我们打电话。
孩子自己搭的班车,自己走到的乡里,与奶奶共同生活了五天。她与奶奶一起喂鸡鸭,帮奶奶择菜、煮饭、炒菜,还到村子里与小朋友一起玩耍,调查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在那里写下了多篇日记。十二三岁的孩子,能如此懂事懂礼貌,得到了奶奶的好评,也得到了乡亲们的赞赏。下乡的这些天,孩子生活得十分开心。得知村子里比自己大几岁的孩子,大多不能上学读书了,他们从小就外出打工,生活过得紧张艰难。农村艰苦的生活,艰辛的劳动,让她十分惊讶,她觉得人还是要学好文化知识,将来才能谋求到高一点档次的幸福生活。

我们努力工作的目的,不可能是为了缅怀苦难,可是让孩子去接触苦难、接受苦难,其实就是一种回避苦难的教育。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人往高处走的动力欠缺的时候,苦难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好办法。
当年,我们当红小兵的时候,学校每年都搞忆苦思甜教育,让我们去挖些野菜,和些米糠煮熟了吃。由于不放油盐,确实很难下咽。不过当年,我们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两顿肉,吃了些野菜也不觉得苦。现在大部分人家的孩子,恐怕是吞不下当年,我们吃过的那种水煮糠野菜了。
我们认为,今天再让孩子去吃糠菜,这样做确实也没有必要。但是,让孩子知道世界上还有苦难,而且还有许多同龄人在受着苦难,却是十分必要的。自己不努力学习,或许有那么一天,自己就会沦落到那种地步!这不是危言耸听。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个人都积极努力地学习、工作,遵守社会的游戏规则。
一些生活在城市里的衣食住行无忧无虑的富家子女,往往不能如父母所愿,好好读书,树立正确远大的人生目标,而是沉迷于游戏,迷失在了网络里面,成了问题少年。而一些年纪相仿的生活在贫困家庭里的穷少年,十几岁,甚至几岁,就不得不担负起了生活的重担,成了家中的劳动力,甚至顶梁柱。让他们进行角色互换意义重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