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进行有效勾通的几种办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孩子进行有效勾通的几种办法
现实生活中,就算我们的孩子再乖巧、再听话,也难免有不如父母意的时候,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与孩子进行有效的勾通,真让我们大伤脑筋!
孩子是差生,本来就有一些不爱学习、生活态度不积极、与父母有些隔阂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存在,被我们批评,那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可批评了之后,却不见得能有效地勾通了彼此的思想,问题往往依然还摆在那里。
大家都知道,与孩子的勾通真的很伤脑筋,依着孩子来吧,他们改变不了不良习惯;批评重了吧,势必引起孩子的反感,闹得一家人都不开心。我们一家人,就一直在这样的矛盾中无奈了许多年!要帮助孩子纠正不良习惯,真是一个天大的难事!难就难在——如何把握那个度上。
过来,我们批评孩子,更多的是由着自己的脾气来,只求自己发泄心中的不满与愤怒,不太考虑孩子的感受。现在想起这些打骂孩子的情形,自己的心中就感到十分的惭愧与难过,那哪里是在勾通,简直就是在与女儿之间,筑起了一道隔离情感的拦河坝啊。仅用责备、打骂的方法,去与孩子进行勾通,真的是太粗暴、太简单、太没水平、太无能了,想要因此与孩子有效勾通,那真的就是痴心妄想、天荒夜潭!
教育学家认为,用责备、打骂、命令、禁止、强迫等等消极的手段,与孩子进行勾通教育,是不会产生积极结果的。因为这些方法让孩子心情沮丧、惊恐、反感、反抗,进而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丧失改正缺点与错误,丧失增强学习的信心与热情,对孩子正确的人格尊严之培养,与父母之间纯洁的亲情之培育,都是极其不利的。
在近半年的摸索中,我们认为采取这样几种形式与孩子进行勾通比较容易。
一是在心平气和的时候,一家人共同参与制定生活的规则。孩子许多不良生活习惯、坏毛病,其实都是没有规则制约造成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到国家,小到家庭,搞人治已不符合潮流,不得人心。我们让孩子自己一起参与制定一家人生活、做人的规则,还让她来监督家长一起履行与遵守。孩子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明确了家长的要求,也了解了自己的优缺点,有了自己的生活、学习计划与规则,更有了自律习惯。让她监督父母,例如,孩子曾当场指出父母说粗话,我们及时改正。在这种民主的氛围中,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积极生活态度,还培养了孩子的成就感,孩子很快乐地接受了父母对她的教育。

二是指出孩子过错,尽力避免使用过激的语言。俗话说,恶语伤人心。孩子毕竟是孩子,总会有淘气的时候,不听话的时候,不守纪律的时候,只要不是做出了违法犯罪的事,我们都不会说孩子的重话。就算是让我们十分生气,我们也尽力地压抑着自己的不愉快,不对孩子动怒动粗。等事过之后再告诉她:“我们对你的这一次行为表现,十分痛苦与不满。你以后一定要改变,否则我们还会不舒服的。你不希望这个家庭,长期这样糟糕吧。”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了父母的意图,自觉承认并改正了错误。
三是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在一家人中构建民主平等的信任关系。让自己的孩子的自尊心得到尊重与呵护,这是与孩子能否有效勾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我们做家长的,往往不太珍重自己孩子的人格与自尊,因此与孩子勾通困难。我们在与孩子建立了长期的民主平等生活关系之后,与孩子的勾通已没有了任何问题与隔阂。孩子有了自尊,也就有了自律能力,她取得的成绩能够及时得到我们的肯定与鼓舞,她的自我禁止、自我监督的优良品质,也就更进一步的得到了筑固。进而培养了一定的自我道德约束习惯。
我们认为,父母要想方设法让孩子说话才对。可现实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总是不太协条,不太对等。不是父母涛涛不绝,盛气凌人,就是孩子又凶又泼,父母拿他们毫无办法。让孩子说话,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尽力回避与孩子发生顶撞情形,父母才能准确地判断孩子的思想状态。不压制,不娇纵,勾通才有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期待,不管孩子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是能够得到父母的关爱、信任、尊重,孩子能够真情实意地与父母交朋友!
用责备、打骂、命令、禁止、强迫等等消极的手段与孩子进行勾通教育,是不会产生积极结果的。因为这些方法让孩子心情沮丧、惊恐、反感、反抗,进而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丧失改正缺点与错误,丧失增强学习的信心与热情,对孩子正确的人格尊严之培养,与父母之间纯洁的亲情之培育,都是极其不利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