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井异变(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蒙寅顿时豪情四射,向想出“妙计”的军士道:“好样的,丁思,不愧来自南宫世家的人物!本将就依你计行事,若能扭转此局,本将必向二部大营为你报一大功!”
叫丁思的年约二十七八,身材中等,长相颇俊,略微躬身道:“将军缪赞了,属下能想出此计,都托南宫世家的西席之福?”
蒙寅微感诧异,道:“你们南宫世家竟有此人才?听说南宫维正大侠有南宫世家‘第一智者’之称,那西席难道也有南宫大侠之才?”
蒙寅已经派一队人马准备施展诱敌之计的东西去了,趁着这个当口,蒙寅将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他对丁思的计策非常佩服,他要趁此机会探探这个一点不张扬的属下。
丁思一脸钦佩之色道:“南宫二爷才比天高,智比海深。不是属下夸口,江湖上能与之一较高下之人,应当找不出几个。然而,南宫世家的西席,今年才不过二十之龄,但却在学识、医术与见解上都有很高造诣,在武学上虽受内伤之苦,但若身体康复,一身修为应不在少主之下!”
蒙寅又是一惊,对南宫世家的西席产生了好奇,不禁问道:“那位西席叫什么名字,他对你有何影响?”
丁思胸脯挺直,一脸自豪,根本未受里许外的战场影响,道:“他叫李笑天,一年前,家主应允少主请求,派属下加入地卫军之时,李公子就送了一本他手著的阅读心得。里面包罗万有,涉及各种技艺知识。属下一年多来,一有空就细细阅读体会,每读一次,就有一次收获!一年下来,在行军布阵方面,略有心得。方才一番浅见,倒叫将军见笑了!”
蒙寅凭丁思的描述与反应,脑中已经对李笑天的形象进行了勾画。儒雅翩翩,潇洒挺拔,昂首挺胸,气势如山,如此影像,使蒙寅生出急切一见此人的**。
蒙寅正在思索间,一名轻骑突然从山道奔来。来骑四只蹄脚与口鼻已被透气的棉布包骑士道:“禀将军,三百斤桐油已经准备完毕,现在全部搬到伏击地点!”
蒙寅知计已出,如何对付夏军的“铁家黑骑”已成竹在胸,当下命道:“传令下去,叫刘征、依猛两人火速赶到‘半儿谷’,以原计行事!”
骑士应道:“是,将军!属下这就去办。对了,将军,大约要多少兵士携带装着桐油的水袋呢?”
蒙寅眉头微皱,向丁思看了一眼,后者知意,接道:“由于半儿谷足有半里方圆,若要火困夏骑,必须要形成合围之势。属下认为,最少需要三百骑兵。”
蒙寅欲言又止,片刻后,毅然道:“好,就依丁参将所言,两百骑兵每人将自身携带的水袋灌满火油,本将自带四百精骑诱敌,剩下两百骑兵,每人必须携带一百枝箭,另外附带二十枝火箭。至于刘征、依猛二人的两百人马,十人一组,分成二十队,截杀逃出火圈之人!”
丁思一听自己片刻就升为蒙寅的参将,顿时欣喜,内心对李笑天更是感激万分。要不是李笑天时常向他与孟成、王鸿三人交流行军打仗之事,他也不可能于此时引起蒙寅的重视。
丁思、孟成与王鸿三人,正是那次李笑天等人与金陵王世子赵世成在小庙前一战后,仅剩的三名护院。这三人正是由于被南宫品派往前方打探消息,才侥幸逃过死劫。
由于这三人属于南宫品特意训练的十二位护院高手,小庙前一站后,仅余丁、孟、王三人,南宫品因爱将死了多半,一段时间有些心灰意冷。

李笑天为了弥补南宫世家所失,为了使南宫品好受些,就时常找丁、孟、王三人谈心。李笑天名义上是与三人无所不谈,但却于“闲谈”中,将他所体会到一些兵法战术以及医术传授给三人。
三人知李笑天是南宫世家的西席,尽管年龄不大,但为人和善,学识不凡,见李笑天常于不经意间向他们解说兵法医术,自是福至心灵,潜心受教,所获颇丰。
身旁一偏将忽然逢迎道:“恭喜丁参将,恭喜将军获一将才,有将军的指挥与丁参将的谋略,我军必能以少胜多,克敌制胜,马到功成,歼敌……”
蒙寅与丁思眉头齐皱,厌烦地低喝道:“好了,黄炎,本将与丁参将记下了,你还不准备出发,每提前克敌一刻,你娘舅就安全一分!”
这黄炎长相干瘦,三十余岁,要文没文,要武没武,却凭着与都监冯蔚的甥舅关系,攀附到至今地卫军二部一师幕僚长的位置。
自从宋军在五大区建立特大军团以来,朝廷与枢密院竟颁布一项有史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政策,那就是五大禁军军区,军、部、师三级垂直军队系统都可配备各自的幕僚团。这些幕僚团的成员由排兵布阵、才智超群、谋略过人的兵士组成。这些兵士可以从军队中挑选,也可以到民间聘用。
这个举措,对于有一百多万的五大禁军军团来说,本来可以增强行兵打仗的胜率与效率,谁知宋军与朝廷大臣及地方官员的关系盘根错节,复杂至极。别说官军勾结,就是卖官鬻爵、蝇营狗苟之事在军队中也大行其道。
谁有关系,谁就能至少在幕僚团中谋取一个位置。因而,大宋军虽然号称百万,但臃肿低效的军队运作方式,不仅消耗了许多国库中的银子,也使宋军外强中干,吹虎皮吓人。
当然,不是每个军队都是这样,种师道大将军治军严明,军法律令,令行禁止,使地卫军十数年来接连打了许多胜仗,牢牢扼守住大宋的西北边陲。
然而,再好的军队也有漏洞,二部一师的长官接连为朝廷派来的文官担任,朝官多有很强的后台,尽管他们在军事上屡犯低级可笑的错误,但军队最高长官也不敢轻易治罪。甚至,为了保持朝廷对军队的支持,某军队的最高长官,明知道某个有朝廷背景的部下犯了错误,也不敢通报朝廷,否则,若影响了军队的补给与军饷,那可就因小失大了!
冯蔚是兵部推荐来的,尽管这个人极不适合管理军队,但兵部负责各大军队粮草、兵器与军饷的发放,谁也不敢得罪。因而,种师道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而这个黄炎是冯蔚的外甥,有了这个亲戚关系,谁也不好阻止冯蔚提拔自己的外甥在没有任何战功的情况下坐上幕僚长之位。其后,每当幕僚有所高见,都要在他头上记下一功,这已成为二部一师中公开的秘密。
蒙寅身为一师副都监,早对此人厌恶不已,然而此人刚上任才一个月,也没有发现他有什么重大违纪的地方,不好训责。不过,此人最讨厌的地方却是在巴结逢迎讨好别人之上,每当见到蒙寅或者别人立功之时,就开始了他的歌功颂德之举。
其实,谁都小看了黄炎,他虽然百无一技,但他有一颗聪明的脑子,有一个善于拍马谄媚的娘舅,还有一个富甲一方的老爹。
PS:如约更新!本书的更新速度绝对有保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