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们能知道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与生俱来的不是善,也不是恶,而是无知。
蒙田说,我们知道的东西再多,也只是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中的一部分。
你是否见过小孩子在玩水的情景,他们努力地把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企图把水牢牢地掌握在我们手里,可是他们越是千方百计地使其就范,那些水越是变得毫无形状,越来越小,越来越散,散到不计其数。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类不停地持久地做得事情就是:把一些问题分了又分,使人研究和怀疑,让人不断争执和辩论,并使这种情况扩散开来,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人类之所以制造问题,再把问题分来分去,使世界分乱迭起,变化多端。就像耕地,土越是翻得越深越细,土越肥沃。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诞生了“凡物莫相不异”,“天地间从来没有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的哲学。画家达芬奇看出鸡蛋间存在的差异诞生了伟大的艺术。
这说明了差异性诞生了创造,大自然注定只能创造不相似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才使人类得于延续。
对同一件事情的判断,两个人有两人的看法,三个人有三个人的看法,一万个人有一万个人的看法,甚至对同一件事情的判断,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看法,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地方又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啊。
但尽管如此,有人总是出于某种原因,总喜欢控制他人的意见与表达自己的意见相一致,并使之影响宽广。有人总想利用自己的虚无飘渺的特权,去任意创造真理和支配真理,两者那是多么的无知和愚蠢。

其实,人类既不能离开真理,又不可能掌握真理,可是人们却难于识别自己思想上的问题。
人的思想总使自己以为自己远远望见了什么光明的迹象和假象的真理。于是就拼命地往前奔跑,但跑了一阵,思想就开始东张西望了,然后忘记了当初的目的,开始四处寻找,不断绕着圈子,不可自拔。就像蚕作茧自缚。
求知的道路是毫无止境的,人类永远不能说他知道了一切,因为我们的感觉是有限的,我们的智力是弱的,我们的人生又太短了。因此我们把短暂的一生投入到追求无限的真理的行为是那样的愚蠢,又是那样的令人惊叹的伟大。
人的弱点总使人满足于所知道的知识。满足和厌倦是智力衰退的表现。
我所知道的最好恰当的比喻就是:麦穗空的时候,麦子长得很快,麦穗骄傲地高高昂起头来;但是,当麦穗成熟饱满时,它们开始谦虚,垂下麦芒。
法国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曾经说过,知识越是渊博越是深感自己知识之不足。有人曾对此大惑不解,问他:“您具有如此渊博的知识,为什么总是感叹自己无知呢?”
他答道:“哲学家芝诺用圆圈来表示知识的范围,圆圈里是已知的知识,圆圈外是未知的知识,知识范围越多,圆圈越大,圆周也越长,圆圈的边沿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越大,因而未知部分当然也就更多了。”
我们知道自己的无知,这不是真正的无知,真正的无知是不知道自己无知的无知。
如果有人问我,我们能知道什么。我只能告诉他,我们什么也不能知道,我们唯一所能知道的就是:我们能去知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