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二章 枸杞配人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许女人的视角与男人是不同的吧,其实在来长安的路上,秦妙娘也一直想不通,怎么到现在这个时候,才有人拿吴宁的婚配来做文章?
没错,这个麻烦来的晚了。
在吴宁和秦妙娘原本的料想之中,把矛头对准秦妙娘,这应该是吴宁刚刚进京,刚刚开始引起一些人的注意的时候出现的状况。
不应该是他已经贵为郡王,又通过驰援阳关,展现过肌肉之后,才有此一劫。
这完全不符合常理。
但是,今天在府门前,看到李裹儿与吴宁的亲昵,秦妙突然明白了,也许问题正是出在这里。
......
想想看也知道,在知情人的眼中,李裹儿与吴宁亲密一些本就无可厚非。
因为在他们看来,二人是有血缘关系的。
可是,不知道的呢?这份亲密很容易就会被误读为情欲。
也正是凭着这股直觉,秦妙娘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
至于吴宁,之前一直没有往这个方向去想,也就是说,武承嗣一直不在他的怀疑之列。
因为,武承嗣只有两个选项:
一是,知道他是吴宁,极力抹杀。
二是,不知道他是吴宁,那么武承嗣只有拉拢的心思。
这两个选项都不会让武承嗣拿自己的婚事做文章。
所以,缜密如吴老九,也只当那日武承嗣是无心之举,随口一提。
而秦妙娘出身卑微,只要他在朝中一天,也早晚会被人拿来诟病,他是早有心理准备的。
更何况,武承嗣这次隐藏的很好,全都是“自己人”在给他出难题,这更让吴宁想不到是武承嗣在背后推波助澜。
只是,吴宁更想不到的是,是李旦的那份诏书起了大作用,使得武承嗣正好处在了知道与不知道之间的灰色地带。
如果是处于这样的形势,那么逼退秦妙娘,之后再把李裹儿推出来,就意义重大了。
想通这些,吴宁的表情凝重了起来。
喃喃道:“要不是娘子多了个心眼儿,这回还真着了他们的道!”
秦妙娘一听,登时不乐意了,嗔怪地捶了吴宁一计,“什么叫我多心眼儿?”
狠狠地剜了他一眼,“你爱娶谁娶谁,我又管不得你。”
“你看看.....”吴老九登时怂了,“想多了不是?”
心中则道:看来,明天早朝一过,需要和卢嵩之、狄胖子他们通个气了。不能再由着他们闹下去,让有心之人捡了便宜。
......
————————
是夜已深,吴宁只有等早朝之后才有动作。
可是,他没想到,等不到早朝过后了。
......
第二天早朝,因非是朔望“朝参”(初一、十五),只是一般的“常参”,属于高级官员殿中议政,不算正式。
原本武则天管事儿的时候,常参朝议都是在大明宫的宣政殿。
可是,因为老太太“病了”,常住在太极宫的两仪殿,再加上武承嗣要摆出不忘帝主,依旧奉女皇为尊的作派。
所以,自打武承嗣理国之后,常朝就从宣政殿搬到了承天门前,施行“御门听政”之法。
这样一来,早朝既不犯皇家禁地,又离老太太近点儿,显得他武承嗣孝顺嘛。
那什么是御门听政呢?
其实就是拂晓之前,参加常参的五品以上官员往承天门前一站,等着皇帝出来,大伙儿站着有事儿说事儿,没事儿打盹。

三五个重臣聚在一块儿,你一嘴,我一嘴,就把日常政务给议了,根本不像书里写的那么郑重其事。
现在武则天不上朝,官员与太子更加的随性祥和,连那层尊卑之别也是淡了许多。
这不就更能显出武承嗣的好人缘,与官员打成一片嘛。
今天早上也和往常一样,天刚破晓,皇城一开,官员们就鱼贯而入,到了承天门前,等着武承嗣从东宫出来。
嗯,吴宁有点疲惫,顶着两个黑眼圈儿,应该是昨夜没睡安稳。
百官们看着长宁郡王在那儿没精打彩的站着,也是暗自发笑。
谁都知道,穆子究那个天仙似的郡王妃昨天刚到,一大早上没精神,也说得过去。
不过,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嘛,谁也不给说穿,三五成群的小声说话。
唯独吴老十,看见“九哥”一副掏空了的模样,有点“心疼”。
凑到吴老九身边,“却老子(枸杞)配人参管用。”
“什么?”吴宁没听明白。
“哎呀!”吴老十一脸嫌弃,怎么什么都不懂呢?
“却老子配人参煎茶,大补!回头我让兰晴给你送点过去。”
“......”吴宁明白了,登时脸就绿了。
“滚!老子用不着!”
特么老子年轻力壮,哪用得上那东西?
“切。”吴老十撇着嘴,扫看着吴宁的熊猫眼儿,“还逞能呢?这进补啊,益早不益迟。”
“......”
吴宁没动静了,要不....吃吃看?
“唉?”却是吴老十神密兮兮地又出动静了,“你看那边,狄胖子和岑老爷子眼神不太对哈。”
“嗯?”吴宁看过去,果然。
正好和狄仁杰的目光相对,这老货.....不善啊!
想到昨晚秦妙娘所言,吴宁多了个心眼儿,正好宰相卢嵩之和几个世家的官员就在身边,吴宁挪了过去。
在卢嵩之耳边低语,“郡王妃之事,别再掺言了。”
卢嵩之一愣,下意识四下看了看,这才背着人道:“殿下何必一意孤行?”
换了个了郡王妃,哪怕不是七姓十家的人,什么门阀或者别的,甚至是武家人都可以,那都将是吴宁的一大助益。
“大伙儿也是为你好!”
“好个屁!!”吴老九瞪了眼。
这中间的猫腻,现在也没法与卢嵩之细说,只道:“为我好就别再掺言!”
说完,不给卢嵩之多说话的机会,准备蹭到狄胖子那边儿,也警告一下那个胖子。
可是,晚了,太子武承嗣到了。
众人只得分班而列,准备早朝了。
......
武承嗣扫看了一圈儿,拱手众人,“大伙儿......都到齐了?”
负责官员朝仪监察的御史中丞来俊臣咧嘴一笑,出班道:“禀太子殿下,独缺相王与楚王未到。”
“哦。”武承嗣点了点头,李旦和李显没来?
不以为意,“想来两位王兄必有因由,否则不会缺朝。”
“那咱们就....先开始吧!”
其实,武承嗣心里明镜似的,那两人还真不是缺朝了,而是在离承天门不足百丈的长乐门前,正嘀咕着什么呢。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