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二章 长安招商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公主府,此时年假还没过完,太平、吴启、上官婉儿、武崇训等人都在,就在厅中喝茶闲话。
吴宁进来也不说话,把图稿往边上一扔,闷头坐在那儿想事情。
大伙儿一看,这是不太顺当啊?
太平问道:“怎么?王勖的方案出来了?”
“嗯,出来了。”吴宁的兴致不高。
那边的上官婉儿听了此言,却是松了口气。
虽说在长安呆这些天颇为惬意,但她已经耽误了许多天的归程了。城造方案出来,她也就可以拿着回去给武则天看,算是交差。
只闻太平又道:“那为什么不高兴呢?”
吴宁把预算甩给公主殿下,“你自己看吧。”
太平接过,“一千万贯!?”
公主殿下也惊着了,“这,这也太多了。”
上官婉儿听到一千万贯的数字,赶紧把预算拿过来也看了看。
随之苦笑,“你若只要十万八万,陛下可能还会考虑一二,就给你了。一千万....却是万万没有可能的。”
翻起王勖亲手绘制的图稿,上官婉儿不由再叹,“一千万的图稿做的再好,也是毫无意义了。”
在她看来,一千万的下水改造不可能实施,这张图也注定是无用的。
吴宁还是不说话,低头想着什么。
太平见他情绪不高,试图开解,道:“各家不说愿意出钱买地吗?那笔钱应该不少吧?”
“不够。”吴启接过话头儿,“远远不够!”
与众人解释道:“长安县那边我不太清楚,反正单我万年县治下,可以纳入公地的街边空地加在一起,也不过四百亩。”
“想来,长安县那边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儿,多也多不到哪儿去。”
“这加在一起也就八百亩左右的公用地,以长安最高的宅地价来算,千贯一亩......”
“就算所有的公用地私建都愿意出钱赎买,都按这个最高价来算,也不过八十万贯,差之甚远呢。”
武崇训一听,眉头一紧,“不对!”
小正太道:“子期兄长是按宅地算的,可是这批公用地都临街,可建商铺,地价当按商地来算,要贵上一些。”
“能贵多少?”吴启反问,“能贵出一千万吗?”
“再说了,各家拿地也不是都盖商铺,程家在建马场、萧家在建园子,他们可不会按商地给你钱。”
“所以,指望公地把这一千万的窟窿堵上,绝无可能。”
“那怎么样?”太平公主替吴宁不值,“子究忙活了小半年,就落得这样一个结果?”
这不光是白费工夫的问题,长安各家,还有朝中的很多双眼睛都盯着吴宁呢。
如果这件事儿变成了一个一千万贯的笑话,那吴宁在长安的地位也就无从谈起了,老太太交给他的另一个任务更是达成无望。
对于吴宁以后行事,也将有莫大的影响。
“要不....”太平想到一个办法,“要不咱们想办法筹措一些?”
看向吴宁,“当前,本宫这里倒是能拿出一部分银钱的。”
关键时刻,还得是咱们的公主殿下绝不含糊。
只见吴宁摇头,“想过了,不可能。”

随之摆手,“你们别吵,让我自己想想。”
大伙无法,只得闭口不言,让吴宁一个人捋清脉络。
足足过了有一个时辰,众人发现,吴宁的眼神变了。
由深沉到迷惑,再到一丝明亮,最后竟有几分神采溢出。
上官婉儿看得不由心惊,一千万贯啊!他不会......不会这么快就想出办法了吧?
要知道,吴宁走的时候,上官婉儿是看着吴宁出门的,又是看着他无精打采地回来的,这才过了多长时间?
不过一个多时辰,一千万贯的难题,他难道在一个时辰之内就想出了对策?
正在想着,吴老九那边已经动了。
腾的站了起来,“老十!”
“在呢!”
“给襄州孟家、巴州李客、益州秦文远,还有各地与长路镖局有关系的巨商去信,让他们年后就来长安。告诉他们,带着钱来!”
吴启:“......”
吴启一阵愕然,看吴宁的样子不像是开玩笑啊!
轻声提醒,“哥,那可是一千万贯啊!你不会...你不会是想把这几家都刮干净吧?”
“放心!”吴宁淡笑,“让他们踏踏实实地来。来了只有好处,没有损失!”
好吧,吴启跟了吴宁这么多年,他既然说放心,那吴老十必然放心,这已经是习惯了。
急忙下去写信。
这时,吴宁又把目光转向上官婉儿,“且问上官才人一事。”
“什么事?”
吴宁道:“陛下的意思,是不是只要不管朝廷要钱,随我怎么折腾?”
上官婉儿低头沉吟,道:“陛下的原话是,穆子究既然有本能,那就随他自己去想办法便是。”
“至于什么办法,陛下没有约束,自然也是随先生自己了。”
“好!”吴宁眼神一亮,“有陛下这句话就够了。不过,再求上官才人一件事。”
“我?”上官婉儿愣住,这里面还有她的事?
“什么事?”
“麻烦上官才人回去之后,求陛下令卢嵩之派七姓十家的子弟来长安。记住,也要带着钱来!”
得,上官婉儿一翻白眼,他这是想把七姓十家也再刮一遍?
“子究!”太平彻底迷糊了,“你这是要干什么?”
只闻吴宁道:“好戏,我要唱一出好戏!”
诡异一笑,“殿下就等着看吧,看我怎么把这一千万贯摆在这儿的!”
“.....”
太平一阵无语,这家伙又开始卖关子了。
慵慵懒懒地往那儿一坐,“好吧,那本宫就看看,你是怎么弄来一千万贯的。”
在咱们公主殿下眼中,这事儿就不可能,除非吴老九去刮地皮。
就算把长安两百万百姓的腰包刮个遍,他都不一定能刮来一千万贯。
....
————————
二月初三,年假一过,长安各衙门开年上班的第一天,城造监衙门口儿就多了一块牌匾,与原本的“长安城造监衙门”的牌匾并列。
往来行人搭眼一看,全都是愣了:
“长安招商局?”
这又是一个什么衙门口儿?
没听说过啊!
......
,(求月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