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 孩子们的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啪!”的一声,叶如高拍着桌子站起来,还没有说话,文敏认为叶如高一定要打王行义,忙说:“叶伯父!班长说的话是真的,您不要打他。”
叶仁吉说:“他就是喜欢打人,这段时间没有打我已手痒了,怎么能打班长!”便挺身而出说:“要打就打我吧!我也背了两个书包,原来您见背书包的人这么厌恶!”
叶如高哈哈大笑起来说:“叶仁吉小子你太小看我了!文敏贤侄女也不理解我,我话还没有说,你就认为我要打行义。我是太高兴,太激动,想要说:好贤侄,你太厉害了!你们却说我要打行义!我舍得打吗?真是不明事理!”
“态度这么不好!谁知道是要打,还是要骂?”叶仁吉愤懑地说:“如果是高兴,应该是喜笑颜开,怎么会拍桌而起,吓了众人一大跳。”
“我这是激动嘛!你知道什么?”叶如高笑容满面地说:“叶仁吉,你现在指责我,我以前打过你、骂过你,现在扯平了。但你以前读书不好,才挨打受骂,如今你读书这么好,我舍得打你吗?难道我是不明事理的畜生不成?总算把你打成一个优秀的学生来,我比什么都高兴。你认为还不解心中怨气,要打还,我也接受。”
叶仁吉听了,坐了下来,说:“我不敢怨恨,也不敢生气,更不敢打还。”
文有为趴在叶如高耳边说:“现在叶兄的烦闷之气已消了,但我不知胸中之气何时能消?”
叶如高也趴在文有为耳边说:“你也不妨一试,也许可以消消气!”
“那好吧!”文有为悄声说。
紧接着,文有为就问王行义:“行义,你这次参加各科竞赛背了七个一等奖的书包回来,那么,文奇以后参加各科竞赛背几个书包回来?”
“这个我不知道。”王行义说:“不管举办什么学科竞赛,各个中学都挑选班里最优秀的学生参加竞赛。就这次我参加全县中学初中二年级各科竞赛,那二十五所中学分别挑出五个人参加竞赛,这五个人是学校班级中最优秀的学生,能背上三等奖一个书包回来,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我这次参加各科竞赛之前,连背一个书包都不敢想,不知道人家的读书成绩达到什么程度?要想胜过那么多优秀的学生,谈何容易!”
“那你这次为什么就能这么轻而易举地把七个学科竞赛的第一名全部夺下?”文有为不高兴地说:“你应该把这个特别的知识教给文奇才对,你保证文奇参加各科竞赛要背几个书包回来?”
“我一个都不敢保证。”王行义说:“这是靠文奇自己努力争取。我没有什么特别知识,如果有这种特别知识,我会毫无保留地教给文奇。”
“这不行!我不喜欢听。”文有为敛容说。
文奇认为文有为这是故意刁难王行义,心中非常不满。冷冷地说:“真是强人所难,要行义哥保证我背几个各科竞赛获奖的书包回来!真是不明事理。这件事谁也不敢保证,这种一点也没有水平的话也亏他敢说出口,太没有大人的风范。既然要行义哥保证我参加各科竞赛背几个获奖书包回来,那也好,行义哥就提出他保证今年公司赚五十亿元钱,每个员工奖金十万元。”
文秋也接着说:“现在距离初中二年级还有近三年时间,也许到了那个时候就没有举办全县中学各科竞赛,也许提前或拖后举办。这个时候讲那个时候的事未免太早了。更何况要行义哥保证,真是匪夷所思,简直是异想天开。”
“文秋,这个异想天开是什么意思?”文有为怒目横眉地问。
文秋不怕文有为恼怒,她认为有这么多人在此,文有为要打她,众人会劝架。便愤然地说:“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
王行莉悄声问:“你怎么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
“那天行明姐说给你听,我记下了。”文秋含笑悄声说。
“那个匪夷所思是谁教的?”王行莉又问:“这个意思是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对吗?”
“对!我是姐姐教的。”文秋问:“你是谁教的?”
“哥哥教我的。”王行莉回答。
“这种一点都没有道理的话,说出去会被人笑掉大牙!”李千秋冷笑说。
“李千秋,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文有为怒形于色地问:“你明年就要参加各个学科竞赛了,准备夺下几个一等奖的书包?”
“我一个都不敢去想!”李千秋说:“我自己学识有限,也不知道以现在的成绩达到什么程度!全县人才辈出,超过我的不知有多少?只能到时竭力争取,争取不到,也没有办法。”
叶仁明冷冷一笑说:“稍有一点见识的人决不敢讲‘保证’两个字,因为‘保证’两个字一用上,那就是死话。要想扭转过来,那是办不到的。”
“在讲话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句话该说不该说,把话过滤一下,不该说的就千万别说。”叶仁吉说:“因为一说出来,人家就知道这是沒有水平的话。”
“叶大哥说得对!”文奇说:“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否则,会被人们蔑视。”
……
这些孩子们一个说了,一个就接,滔滔不绝,别人很难插嘴。但这些话都是说文有为的无理取闹。文有为当然知道这些孩子们对他不满,不满的原因是他刚才刁难王行义,即连自己的儿子文奇,小女儿文秋也对他不高兴。他知道王行义在这班孩子们的心中是至高无上的哥哥,谁反对、抨击、刁难王行义,孩子们就决不允许。他立即一反常态,笑着说:“叶兄,试出来了,怎么样?”
“好呀!孩子们都听王行义的话,那是再好不过,王行义绰号‘读书王’,这班孩子们跟着他,听他的话,怪不得读书成绩突飞猛进。正所谓,鸟随鸾凤飞能远,人伴贤良品自高。咱们不用去管孩子们的事,让读书王去管吧!”叶如高笑容满面地说:“咱们即使想管,他们也未必肯听咱们的话,对吗?”
“对极了!”文有为一叹说:“文奇就是因读书不好,被我与香玉打骂,怀恨在心,现在他学习进步了,成绩好了,我舍得打吗,舍得骂吗?可是他就是多心,他完全不明白我与香玉对他的用心良苦。我与香玉跟你与嫂嫂教育叶仁吉一样,我也把文奇打成一个优秀的学生来。文奇虽然恨我与香玉,厌恶我与香玉,但他能读书好,将来考上大学,这比什么都好。他考上大学后,要打还,我与香玉也让他打还,而且还笑逐颜开地让他打还。因为他这块铁已经变成钢了,我与香玉还有什么忧虑呢?”

文有为与叶如高两个人刚才的故意挑起事端,赵玉珠、王允文是知道的,当然不会点破,心中暗笑,存心要看孩子们对王行义的感情达到何等程度。王行义虽然聪明绝顶,但这种事他尚未经历,认为文有为对他不高兴。王行义既然不知道,那么,文敏、郁香英、王秋平、叶仁吉等当然更不知道。这班孩子们为了王行义,竟然团结起来,指责抨击文有为,若是他人,文敏也一定会挺身而出指责对方,但文有为是她爸爸,她当然不便指责,可是心中也对文有为不高兴。
文有为与叶如高说出了一试孩子们,这班孩子才知道原来文有为刚才是故意挑起事端,招惹他们的恼怒,心中的气已消得无影无踪,毕竟是小孩嘛!不会记恨,不会把刚才的事耿耿于怀的。
文奇听了文有为的话,说:“我既不会记恨,也不会厌恶,我只怕打和骂。等到我能考上大学的时候,那时的打和骂已不会再发生了,我童年时读书以前的幸福又重新回来了,那才美呀!”
吕香玉听了,流出泪来说:“孩子,爸爸妈妈再也不会打骂你了,你放心吧!”
“我怎么能放心呢?”文奇也流出泪来说:“我成绩一旦下降,挨打受骂又要接踵而来,我只能拼命地读书,为将来能考上大学,结束这个挨打受骂的日子。童年时在未读书之时您们疼爱我,我铭记于心。读书后,我的悲惨遭遇就来了,幸好这样的日子不长,是行义哥在这里帮助我学习的进步,我走入了这个读书的天堂,我又幸福了。每个星期六、星期日、暑假、寒假我都跟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一起做作业,我不知道的,行义哥都是微笑着指点我,他比我的亲哥哥还亲。叔叔婶婶对待我们与对待行义哥、班长、王行莉妹妹一样,没有一点偏心偏向,每一次吃饭的时候,婶婶总是挑好吃的挟给文秋一块,王行莉一块,对我们总是笑脸相迎,问寒问暖,使我们感到有生以来的幸福。行义哥、班长、王行莉妹妹对我们亲如兄弟姐妹。几年来,大家都没有吵嘴,更不用说打架了。每一个深夜,婶婶都是悄悄地进入我们的房间,怕我们踢被子受冷感冒,给我们盖被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们非常感激,真不知何年何月何日报答大恩……”
文奇说到这里,已是泣不成声。
李千秋也流着泪接着说:“自从我到了伯父、伯母家里,我感觉到这和我童年未读书时一样的幸福。当读书以后,我倒霉了,因为我读书不好,每个星期六、星期日总是免不了挨打受骂,一看到家门,我就提心吊胆,不寒而栗,硬着头皮走进去,他们问我有进步吗?我不敢回答,因为我没有进步。他们就一个打,一个骂,打骂之后去吃饭,泪水滚滚地滴下饭中,把泪水和饭一起咽下去。桌子上就有山珍海味,就是再喜欢吃,也不敢去挟来吃,半饥半饱地挨过了星期六晚上,星期日吃了早饭,就巴不得校车早来,早离开这个不是我生活的家,生活的地方。那一个星期六,我不敢回家,幸得行义哥带我来这个家,才过上安全的日子,挨打受骂的日子暂且搁起,我再没有提心吊胆,挨打受骂活受罪了。这几年来,在行义哥的屡次三番帮助下,我的学习一次又一次地进步,超过了平时喜欢欺负读书不好的同学的畜生张相如、吕万程。夺下了吕万程班长之位。从到了这个读书的天堂开始,我就下定决心,立志勤奋学习,考上大学,才不会被人欺负。在考上大学之前,我决不回家去再过上挨打受骂的日子。他们如果不肯拿钱给我读书,我考不上大学,也情愿在这里当乞丐一辈子……”
李千秋说完,也泪如雨下。
王秋平曾三次到王行义家,见这班孩子们一到家就跑上楼去做作业,然后下来吃午饭,做不完的下午再做,又有王行义的指点,这里真是读书的天堂。她想到她每一个星期六回家做作业时,有时思路都被爸爸妈妈打断了。爸爸常说:秋平下来帮忙一下,去喂猪,去喂鸡……妈妈也常说:作业做未完,下午再做,明天也可以做,下来帮妈妈洗菜……你看好门户,我去田里一下……
乱七八糟的家庭事总是做不完,爸爸妈妈还常问她的读书情况,因为她读书好,才没有被爸爸妈妈打骂,否则,也一定被打被骂,或许早就不读了……
郁香英当然也是这样,出身在农民家庭中的学生,每个星期六、星期日总是要帮着家庭做许多事,喂猪喂鸡喂鸭这种养家禽家畜的事是免不了的。打扫卫生也是正常的。有时父母出去干活,烧饭之事也是要做的。有弟弟妹妹的,就要背着弟弟妹妹,抱着弟弟妹妹,照顾弟弟妹妹。这种事郁香英、王秋平都已干过。所以郁香英、王秋平非常羡慕这班孩子们如今的幸福,很向往这个读书的小天堂。
文有为、叶如高听了,心中暗叹,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在恨铁不成钢之际,责打孩子乃是司空见惯,孩子们不去体谅,却怨恨父母,指责父母的不是。读书好的孩子,父母疼爱,舍得打吗?不怨自己读书不争气,却怨恨父母对他的打骂……他们长长地叹了一声,勉强吃了一点饭,不吃了。
赵玉珠笑着问:“文兄!叶兄!吃饭要吃饱,吃那么少有饱吗?”
“我们刚才在家里吃了一个点心。”文有为夫妇、叶如高夫妇勉强一笑说。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