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运用方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有为对王行义一笑说:“行义呀!快把蒙眼睛的布扯开,这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我当时拿钱给你,你若坦然收下,文敏就不会这么做,反正做法是一样的。什么自食其言!小孩子家不要把这等微不足道的小事视为自食其言,被这个东西束缚,把这个东西奉为金科玉律,这很不好。”
“是!伯父!”王行义问文奇:“文奇,你姐姐平时是教你要怎么做,比喻说,这个造句要怎么造,这题数学要怎么计算对吗?”
“对!”文奇回答:“我姐姐是这么教的。”
“你姐姐有没有教你,比喻说,这个造句为什么要这么造,这题数学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
“没有!”文奇回答。
王行义问文敏:“你真的是这么教吗?”
“是!”文敏说:“本来是应该这么教嘛!这么教,难道错了吗?”
“不是错了,而是你没有再把为什么都教给文奇。”王行义接着说:“这一来,文奇只知道这个答案,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个答案,这就使文奇思考能力处于局限性,不能大开思路,超出局限之外。不能迅速地正确认识、判断和发挥创造事物的能力。应该把这个原理都分析出来给他听,把这个问题讲得十分透彻,他才能明白。你这样的帮助是用于对读书好的同学,基础差的同学也进步不到那里去。”
“那么,这不是与老师的讲课一样吗?”文敏奇异地问。
“对呀!”王行义一笑说:“不但要像老师讲课一样地讲给他听,把成语、词汇都分析出来,而且讲得还比老师详细才对。你问仁吉、千秋,当时我帮助他们时,也是按照老师讲课那样讲给他们听。把以前他们读过的课文、数学都认真讲一遍,要一课一课地讲,这一课他们知道了,才再讲下一课,这样等于老师给他们讲二次课,他们能不明白吗?当他们知道了这个原理,再加上认真学习,晚上一个人在教室读到十二点才休息,早晨天才亮就起来读语文,所以,他们成绩突飞猛进。”
叶仁吉听了,感激地流出泪来说:“班长当时就是这样帮助的。他下了狠心,要帮助我把成绩进步到与你们并驾齐驱,终于实现了。”
李千秋也流出了泪水说:“行义哥当时帮助我就是像老师讲课一样,他恒费锦心地帮助,我也努力学习,终于把成绩进步到全班第三名。”
“哦!那我没有这个本事!”文敏叹道:“班长,我以前不怎么佩服你,现在我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要说这么难听的话好吗?”王行义说:“这是什么话!”
文有为这才知道文敏帮助文奇不能大进步的原因。他认为王行义这么帮助叶仁吉的进步是费了多少心机!叶如高培养王行义等于培养自己的儿子。这王行义也太仁慈,即连与毫无瓜葛的李千秋也帮助进步到这个程度,李如平恐怕用十万元钱也捡不回这个几近朽木难雕的李千秋变成宝贝。这样的帮助人情太大了。在学校的帮助除外,就是每个星期六、星期日、节日放假计算,也是很多时间。再加上暑假、寒假,真是非常不简单。他们子女在这里,赵玉珠还要给孩子们洗澡、洗衣服、做饭……麻烦太大了。接下去文奇又来这里,更给赵玉珠一家添了许多麻烦。但他无可奈何。只得苦笑说:“文敏虽然读书很好,但已说她没有这个本事帮助文奇的进步,那就只好给赵女士一家添烦了……”
“沒关系!”赵玉珠截断文有为的话笑着说:“快吃饭,吃饭后再谈这事吧!”
“是!妈妈!”王行义笑着对文敏说:“你第一次到我家,我敬你三块肉。”
文敏含笑说:“三块肉我难道不曾吃吗?说得这么郑重!”
文有为、吕香玉听了暗笑,两个都是孩子气!
“伯父、伯母、文奇快吃饭,大家都已饿了。”王行义一笑说。
吃饭开始,王行义果然挟了二块肉放在文敏的碗里,一块放不准,掉在桌子上……
文敏把手向王行义的蒙布一扯,扯了下来。王行义觉得眼前太亮,忙低下了头说:“文敏,我说过羞见伯父,你怎么扯下我的蒙布?”
文敏嗔道:“你蒙着眼睛,看得见菜吗?你挟肉给我吃,挟了很久才挟二块,一块还掉在桌子上,我认为是你挟的肉,脏了也没有关系,就挟起来放在碗里吃。我是为你着想,你还怨我!不就是自食其言嘛!有什么了不起!世间不守信用的人盈千累万,你一个小孩子就喜欢言之有信,把这鸡毛蒜皮的事奉为金科玉律,真是幼稚可笑。”
“好了!好了!不说了。”王行义苦笑说:“我不看伯父就是!”
文有为觉得很可笑,王行义这小孩也要奉行忠信,确实老实。便说:“我既不会打贤侄,又不会骂贤侄,你自己认为自食其言,不好意思,伯父却不以为然。”
“小孩也一样!”王行义说:“小孩如果自食其言,长大了也会被人看不起。”
“好!好!好!既然你喜欢守这个按目前来说是没有价值的东西,那你就守吧!”文有为一笑说:“我现在把文奇交给你,他如果不听话,你就打。”
王行义笑笑,没说什么。
文有为拿出五千元钱给赵玉珠说:“文奇每个星期给他五十元钱开支,你拿给他。他跟仁明、行明一起,到学校就要开支,他坐的校车与文敏坐的校车不是同一班同一路车,文敏把钱交给文奇也不方便,只好麻烦嫂嫂了。”

“那也不要这么多嘛!”赵玉珠说。
“虽然不要这么多,但是他星期六、星期日都在这里吃,这生活费也是一大笔钱。”说完,又从包里拿出五千元钱给赵玉珠说:“这是给嫂嫂一家开支。”
“这不行!这不行!”赵玉珠推拒说:“行义在学校屡次三番受文敏恩惠,我若收下乃是贪得无厌,是多多益善的卑鄙小人。”
吕香玉正色地说:“就在咱们还没有认识之前,有为去学校拿钱给行义,可是行义拒不接受,有为已非常生气。我夫妇对行义非常喜爱,所以才把文奇交给行义。嫂嫂应该给我一个面子,有为既然钱已拿出,是决无收回之理。”
文敏见他们推来推去,便也正色地说:“婶婶,您如果喜爱侄女,就看在侄女面上,大胆收下,若然不喜爱,那就算了。”
“你这么一个才貌双全的好女孩,好侄女,婶婶怎能不喜爱!”赵玉珠苦笑说:“我如果说不喜爱,那是违心之言。好了!好了!婶婶收下就是。承蒙文兄、吕嫂嫂厚意,赵玉珠觍颜谢了。”
文有为喜笑颜开:“别说这种话!”便告辞了赵玉珠,与吕香玉、文敏上了车,小车疾驰而去……
……
吕香玉说:“这个赵玉珠是一个非常不简单的女人,她讲话水平很高,又肚量很大,年轻时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小美人。”
“对!”文有为说:“赵玉珠是一个很厉害的女人,又有宏量,咱们来时她行的礼不卑不亢,殷勤接待,和蔼可亲的笑脸,沒有流露出一丝不高兴之色,又没有流露出很高兴的样子。有六个孩子在家,加上文奇已七个人了,一点也没有忧虑,也沒有不耐烦,好像是习以为常。她的讲话很会运用成语,起码是个初中毕业的文化。她的丈夫不在家,她说她就能做主,这个胆识令人敬佩,就不怕丈夫反对吗?”
吕香玉说:“她肯定有说服丈夫的能力。咱们还有对王行义施过一点恩惠,而李如平跟赵玉珠非亲非戚,王行义带李千秋来家,她也不骂王行义。我看赵玉珠非常喜欢孩子,疼爱孩子,不管是谁的孩子,她都疼爱。可能她有一种疼爱孩子的癖性。你看,那些孩子一个个蹦蹦跳跳的,沒有一个愁眉锁眼的。这就说明赵玉珠对各个孩子都一样看待,没有偏向。我想那叶仁吉、李千秋将来尊重赵玉珠恐怕比尊重父母有过之无不及。”
“李千秋被李如平夫妇打怕了,骂怕了。叶仁吉也被叶如高夫妇打怕了,骂怕了。恐怕这两个人对父母已心生怨恨呢!”文敏插嘴说:“我想赵婶婶一定没有打过、骂过王行义、王行明。”
“王行义、王行明读书那么好,赵玉珠舍得打吗?”文有为一叹说:“就如你读书那么好,爸爸妈妈有打过你、骂过你吗?文奇这臭小子就是偷懒,读书太不好才被我打。爸爸是恨铁不成钢才打他,他如果像你一样读书好,爸爸舍得打吗?你还是小孩子,不明白做父母的心。当家才知柴米价,养子方晓父母恩。以后你会明白的。”
“文敏,你说文奇在王行义帮助下能不能大进步?”吕香玉问。
“能进步!肯定能大进步!”文敏说:“王行义这个帮助的方法跟老师讲课一样,他把课本中的内容都分析得十分透彻,就是再愚蠢的人也听得懂。因为以前老师讲了一遍,他再讲一遍,比老师讲解还详细,所以,李千秋、叶仁吉进步那么快。他们赶上了班中顶尖的同学,非同小可。李千秋已与班中第二名的张相如并驾齐驱,张相如当第一副班长,他当第二副班长。叶仁吉已经与我、郁香英、王秋平并驾齐驱,他当上学习委员。本来学校里没有设第三副班长,方老师听了王行义的话,去问校长,校长说,按王行义说的办。而文奇的资质不逊李千秋和叶仁吉,但李千秋、叶仁吉很勤奋学习,在熄灯后偷偷爬起来,到教室做数学,早晨天才亮就起床去读语文。这是王行义叫他们这么做。王行义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咱们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所以他们听王行义的话,照王行义说的办。只怕文奇没有这个勤奋学习之志,那就会拖延大进步了。”
“说得对!这臭小子比不上李千秋和叶仁吉的勤奋。”文有为一叹说:“反正这是最后的一步棋,看这臭小子会怎么样!”
“爸爸放心,王行义决不会让爸爸失望的。”文敏一笑说:“这王行义可能也是急于报恩,所以毛遂自荐。”
“王行义不会认为帮助文奇进步就算是报恩了。”文有为含笑说:“他想报恩是在将来,大学毕业后。现在是想没有帮助文奇的进步心里过意不去。因为他帮助了毫无瓜葛的李千秋,而见我很疼爱他,何况受了你的小恩小惠!”
文敏听了,有点大惑不解。又问:“爸爸是说王行义将来大学毕业后到咱们公司辅助爸爸,把公司搞得兴旺,这个报恩,是吗?”
“以我认为,王行义大学毕业后如果不去事业单位工作,就会到叶如高的公司工作,不会到咱们公司来。”文有为一叹说:“你不要问得太多,你以后会明白的。”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