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期望将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我听校长的话。”王行义立即打电话给叶如高说:“伯父,我是王行义,校长、方老师、郑老师到我家,告诉我与仁吉,我们都考上县第一中学,请您马上过来。”
“哦!有这等大喜事!好!我马上过去。”叶如高喜出望外,立即告诉宋清清说:“咱们的贤侄,和叶仁吉都考上县第一中学,校长、方老师、郑老师在贤侄家,叫咱们过去。”
宋清清也喜上眉梢:“这个叶仁吉真是蚯蚓变成龙了,太好了!咱们就过去吧!”
……
王行义又打电话给文有为,告诉文有为文敏已考上县第一中学,校长叫伯父马上过来。
文有为也喜笑颜开,立即驾车与文敏、吕香玉去王行义家。
在楼上做作业的李千秋等也下楼来,向邱峻山、方玉柳、郑文顺问好。
方玉柳笑着说:“行义呀!你家里已办了小课堂啦!怪不得这些孩子们都进步很快。你帮助叶仁吉考上了县第一中学,叶总夫妇一定非常高兴。”
“这不算什么!倒是我妈妈比较累。既要给他们洗澡、洗衣服,又要做饭给他们吃。”王行义说。
郑文顺问道:“听说这座大楼是叶如高、文有为、李如平合建的,对吗?”
“对!原因是他们三大总经理的子女都在这里学习,认为旧房屋是土木结构的,如果发生地震,很不安全。”王行义一笑说:“他们说,为了安全,必须盖上防九级以上地震的楼房,于是盖了这座楼房。”
“哦!这个想法非常正确!”邱峻山说:“由此可见他们为了子女,花了不少心血。”
这时,郁香英、王秋平及她们的父母都来了,王行义迎接,进大厅坐下。
紧接着,文有为夫妇、及文敏、叶如高夫妇接踵而来,王行义向他们问好,并迎进大厅。他们与邱峻山等互相问好。
郁香英、王秋平的父母不知道礼节,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们是农民。
邱峻山一笑说:“这次是给你们道喜,文敏同学、叶仁吉同学、郁香英同学、王秋平同学都考上县第一中学,这是你们的毕业证书和奖状、小学生手册,你们拿去。”说完,从公文包里拿出各个人的小学毕业证书和奖状、小学生手册,分别分给各个同学。
五个同学互相观看,文敏考上一百九十分。叶仁吉考上一百九十分。二人又是半斤八两。郁香英考上一百八十九分。王秋平考上一百八十九分。二人也是半斤八两。
“班长考多少呢?”文敏问王行义。
王行义一笑说:“考不好!”把毕业证书和小学生手册给文敏。
文敏一看,惊讶地说:“一百九十八分,这还考不好?”
叶如高与文有为霍地站起,叶如高抢过毕业证书一看,果然数学一百分,语文九十八分。文有为伸过头来看了,笑着说:“行义呀!你如果去县第一中学读书,也一定会当班长。”
方玉柳含笑说:“行义同学考上全县第一名,还是尖子班的班长呢!真是难能可贵呀!”
“我们的班长实在了不起!”王秋平笑着说。
叶如高笑容满面地说:“我沒有白培养行义。如果我没有培养行义,行义就不能帮助仁吉的进步,我培养行义,等于培养自己的儿子。”
“说得对!”文有为笑着说:“接下行义应该由我培养,让文奇也能考上县第一中学。”
“想得美!”叶如高一笑说:“我怎么肯这么做?虎头蛇尾,我的面子何在?行义虽然是我培养,但他也帮助文奇、李千秋的进步。这钱嘛!乃是小事,关键是读书的进步。”
邱峻山笑着问:“你们五个同学都考上县第一中学,是要到县第一中学读书呢?还是要在AA中学读书?”
“我认为只要肯认真学习,在县第一中学读书与在AA中学读书沒有什么大差别。我不信在县第一中学读书能考上大学,而在AA中学读书就考不上大学。”王行义接着说:“我已决定在AA中学读书,再听方老师、郑老师的雅教,校长的教诲。不去县第一中学读书。”
邱峻山、方玉柳、郑文顺听了,心中暗喜。他们借送毕业证书就是要谈这件事。不然的话,通知学生们到学校来领毕业证书就行了,何必亲自送去!
方玉柳问文敏:“那么,文敏同学要到县第一中学读书,或在AA中学读书?”
文敏一笑说:“我跟班长!”
方玉柳又问叶仁吉:“叶仁吉同学呢?”
“班长到哪里读书,我也跟在哪里读书。”叶仁吉说:“我跟定班长了。”
郁香英、王秋平不待方玉柳再问,便异口同声地说:“我也跟定班长。班长在AA中学读书,我也在AA中学读书,我有不知道的,班长会帮助。”
“那好吧!”方玉柳笑着说:“因教育局教师缺少,无法调派那么多教师来AA中学任教。叫我与郑老师依旧带你们这个班上初中、高中,有你们这五个人在本班,我与郑老师担子也减轻不少。邱校长也兼任中学校长。”
“那真是太好了!”文敏、叶仁吉、郁香英、王秋平异口同声拍掌笑着说。
……
宋清清、吕香玉在帮赵玉珠洗菜、切肉。叶如高为了庆贺王行义和叶仁吉的优异成绩,刻意去市场买这些东西来,他向赵玉珠悄声说了一遍。赵玉珠会意,立即去搞这些东西。
这次教育局开小学校长会议,通知方玉柳、郑文顺一齐参加会议。因为她们的学生王行义是考上全县第一名,其他四名考上县第一中学,也成绩不错。邱峻山、方玉柳、郑文顺走入教育局办公厅,郑局长喜笑颜开地说:“真想不到AA中心小学十几年来沒有人考上县第一中学,今年却四个同学考上县第一中学,而且一个同学考上全县第一名,真令人刮目相看。这次的奖金加倍,方老师与郑老师升为二级教师。既然教中学,工资当然也升了。你们如果能调教一个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就升为高中一级教师,你们努力吧!”
“真的!”方玉柳含笑说:“局长说话要算数吗?”
“我是局长,讲话当然算数!”郑局长一笑说:“你们两个带班,毕竟是小学教师,升为教初中至高中的教师,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别做春秋大梦吧!”

“我们最喜欢做春秋大梦。”郑文顺接着说:“局长不信,就等着瞧吧!”
郑局长笑微微地说:“你们所谓的那个‘读书王’学生是很不错,考上全县第一名。但‘读书王’是县第一中学的。即使‘读书王’不肯在县第一中学读书,继续在你们AA中学读书,但你们的教学质量远远不及县第一中学,条件也差。‘读书王’成绩必然下降,要想考上普通大学,我不敢说。如果想考上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那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这个‘读书王’如果在县第一中学读书,那么,他肯定而且非常轻松就能考上清华大学,这是迥然不同,也是条件悬殊形成的。不是我小看你们,我是劝你们三人别做梦了。我也准备给你们三人各一面奖旗,书写:教学先进工作者。给AA中心小学一面奖旗,书写:先进单位。好了!要开会了。以后有什么困难再说吧!”
“那就多谢局长将来对我们的提拔!”邱峻山、方玉柳、郑文顺异口同声地说。
“谢将来的提拔?真是一个奇异的感谢!”郑局长笑笑说:“不要太天真了。”
……
正因为这次邱峻山、方玉柳、郑文顺去教育局开会,郑局长对他们的态度变了,还给他们奖金加倍,升了工资,提为二级教师。而且郑局长还知道王行义是绰号‘读书王’。王行义考上全县第一名,郑局长知道并不奇怪,能知道王行义的绰号,那一定了解得非常清楚。郑局长说的也对,王行义是县第一中学的,即使在AA中学读书,成绩一定下降,只能考上普通大学,决不能考上清华大学。这个分析非常有理,所以,郑局长就敢下赌注,若AA中学能有一个同学考上清华大学,方玉柳、郑文顺就提为高中一级教师。所以,对这件事能够实现的只有王行义。但郑局长也说得有理,AA中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也不好,方玉柳、郑文顺是小学教师提上来教中学的,对课本生疏,不会教好的,要想让王行义考上清华大学,那完全是痴心妄想。
这次三人去开会,郑局长亲自给他们三人颁奖,各奖一面奖旗,给AA中心小学一面奖旗。这不但是AA中心小学的名誉,而且也给自己的名誉增添了异彩。开会回来,三人在商议怎样才能让王行义继续在AA中学读书的事。
邱峻山叹道:“王行义如果去县第一中学读书,那么,文敏、叶仁吉、郁香英、王秋平也一定要跟去县第一中学读书。若然王行义在AA中学读书,那么,这四个人也一定在AA中学读书。以我观察,王行义帮助叶仁吉的事搁起,那文敏、郁香英、王秋平也经常向王行义请教,王行义必然常常帮助,所以,这几个人能并肩前进。”
“王行义为AA中心小学挽回了名誉,填上了十几年的空白,真是一个好学生。”郑文顺接着说:“校长这话没错,王行义这五个人经常在一起谈论,这是王行义在剖析问题给他们听,他们唯王行义马首是瞻。只要王行义肯在AA中学读书,他们四个人也一定在AA中学读书。王行义一走,他们必定跟随。那么,AA中学恐怕连一个同学也考不上普通大学,那就别再做梦有人考上清华大学了。”
“说得对!那么,咱们就借送毕业证书为由去王行义家走一趟。”邱峻山说:“还要叫叶如高、文有为一起到王行义家。因为王行义是叶如高培养的,叶仁吉是靠王行义帮助才考上了县第一中学,叶如高必然不会赞成王行义去县第一中学读书的,原因是叶仁吉需要王行义继续帮助,去县第一中学也许不会同一个班。帮助的条件不如在同一个班的方便。文有为常常叫文敏偷放钱给王行义,文奇也靠王行义的帮助,王行义去县第一中学读书,文奇也失去了帮助。所以,文有为也不会赞成王行义去县第一中学读书。”
“校长说得对!”方玉柳笑着说。
于是,邱峻山、方玉柳、郑文顺乘上校车去王行义家。
……
谁知邱峻山才问了五个人要去县第一中学读书抑或在AA中学读书,王行义已立即表态在AA中学读书。这使邱峻山、方玉柳、郑文顺既感到意外,又非常高兴。他们就是因为不知道那一次王行义已与叶如高、文有为、李如平商议过毕业后的读书问题,并且已成议决了,所以,王行义才这样立即表态。
郁香英、王秋平的爸爸只读到小学毕业,妈妈不识字,见女儿在AA中心小学也能考上县第一中学,认为AA中心小学教学质量好,在AA中学读书开支比去县第一中学读书开支省得多,见女儿要在AA中学读书,心中非常高兴,认为女儿通情达理,是为家庭着想,当然不会反对。人家文敏、叶仁击也考上县第一中学,也要在AA中学读书,这二人的父母是腰缠亿万的大有人家尚若如此,何况他们是一个农民家庭。
桌子上已摆着山珍海味,叶如高笑着说:“校长、方老师、郑老师,我贤侄王行义和儿子叶仁吉蒙三位教诲,非常感激,聊备薄酒,奉请三位一酌。虽然薄酒粗肴,但是聊表心意。三位请坐。”
“教导行义、仁吉是我们分内之事,是我们的职责,不用谢。也幸得行义同学竭力帮助叶仁吉,叶仁吉又勤奋学习,所以成绩才突飞猛进。”邱峻山接着说:“叶总培养行义,功劳巨大,人们无不赞叹。你就不必客气,盛意已领,我们还有事,失陪了。”说完,站了起来。
“校长!方老师!郑老师呀!您们就不肯给学生一个小面子吗?”王行义说:“如果没有准备,也就算了。我妈妈在忙着搞这事,您们却不肯赏脸,真是岂有此理!”
邱峻山、方玉柳、郑文顺很疼爱王行义,见王行义这么说,心里过意不去,邱峻山一笑说:“既然叶总盛意,行义又这么说,那我们三人只好叨陪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