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五 王行明出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求喟然长叹说:“这真是左右为难,若与张雄断绝关系,人们必然抨击你,说你不对。”
“这是张雄惹来的麻烦!”张秀梅恼火起来说:“我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因张雄而失去家庭发展的前途。他若然来咱们家,行明也不高兴。刘伟,你认为呢?”
“我认为应该问行明。”刘伟说:“如果行明说她一家对张雄没有什么意见,那就算了。若然行明说她一家对张雄意见较深,那就必须与张雄断绝关系,免得以后生出事端来。”
刘求点头说:“那我就去打电话。”便拿起电话筒,拨了号码。
接电话的是赵玉珠。说:“您好!请问你是谁?”
“哦!是玉珠!您好!我是刘求。”
“刘局长!你一定是要跟行明讲话,行明在楼上,我去叫她接电话。”
“不必去叫行明,对你说更好!我是说张雄口不择言,得罪了你一家,我代他向你一家赔礼道歉。只是我们搬到公司大楼去住,万一张雄过来做客,会造成两方不好意思,所以,我一家委决不下,想听你的意见。”
“哦!这是小事嘛!张雄是秀梅的哥哥,若然因这事闹了意见,人家会议论秀梅的不是。他毕竟是刘伟的舅舅,行明嫁过去,也叫他舅舅。他就是过来做客,我一家也看秀梅面上,不跟他一般计较。只是这种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以后关于咱们两家的事不要告诉他,不然的话,这种人喜欢搬弄是非,会影响咱们两家的团结。你把借的钱还给他,他就不会居功神气了。但秀梅不要跟他闹意见,有失身份。另一件事,你一家必须择个日子马上搬过来住,先过来看要在哪一套的主房为新房间,然后看家具要怎样陈设。”
“好!好!好!我听你的话,谢谢你的指点。我明天或后天过去看看,并且要请你再次指教。”
“别客气了!刘局长!再见!”
“再见!”刘求放下电话筒。对张秀梅笑着说:“赵玉珠这么通情达理,令人叹服。”便把赵玉珠的话说了一遍。
“赵玉珠果然厉害,说的话非常正确。”张秀梅一叹说:“既使咱们不与张雄扯下脸皮,保持我与娘家的关系,又顾全了面子,与赵玉珠一家又不会产生意见,真是面面俱到的话。我佩服!我佩服!”
……
第二天一早,刘求、张秀梅、刘伟去王家村,先到王行义的房间看了家具陈设,然后到第二座公司大楼第四层,看了三套套房,决定依照王行义的套房陈设家具。
王行义一笑说:“刘局长、张局长,我有一个建议,看您们能不能接受?我是想您们那些旧的家具,比喻说床鋪、办公桌子、椅子、衣柜、书柜等就放在旧套房里,不要搬过来。这边房间陈设的家具除了风俗上的厨房用具等,要搬过来,其他的全部买新的。我知道您们平时省吃俭用买来的家具,非常珍惜那些旧家具,舍不得丢弃。我妈妈以前也一样,说什么都不肯丢弃那些旧家具。后来我说,办了这个公司,有的老板和有头有面的人偏要来房间观察,一看了这些陈旧家具,就会蔑视你……我首先买好家具,先搬进各间房间,旧的没有搬,我拿给邻居亲戚,我妈妈非常生气,我问她,她不跟我说话,最后认为反正事已这样,只好罢了。我认为您们也应该这样,另外还要多陈设几间客房的家具。不知您们意下如何?”
刘求、张秀梅听了,半晌不语。他们认为王行义手上有钱了,就话说大声,那些家具虽然陈旧,但还可以用的。筹备刘伟与行明的婚事就已累得筋疲力尽,欠债累累,这些家具全买新的,最少要花二万元以上。得过且过,能节省就应该节省,怎能把旧家具丢弃……
王行义见刘求、张秀梅低头不语,又一笑说:“这是有关你一家的名誉,我也知道您们目前经济拮据,想省下这笔钱,留为行明、刘伟结婚开支,可是你以后被人们议论了,就肯定换新的。与其后来更换,不如一次性解决。不过,这是我的建议,应该由我来解决。三妹,你去钱拿十万元来。”
“是!哥哥!”王行莉问:“要拿公司的钱,还是拿妈妈家庭开支的钱?”
赵玉珠笑着说:“这是家庭开支,拿妈妈掌管的钱。”
“是!妈妈!”王行莉应了一声,走了。
刘求忙说:“读书王,不要这么做,我听你的话就是,家具全买新的。”
赵玉珠含笑说:“我看呀!你即使买新的,也舍不得多花钱,买那低档的家具,还不如不买,干脆用旧的。再过两个月多,咱们就是真正的亲家。你目前经济困难,应该克服。这支持你买家具,沒关系,至于陈设新房间的家具,我们不会支持,因为会被人议论,说我一家愚蠢。这是两回事,你们是明白的。”
王行义接着说:“只要你一家善待行明,家庭就会迅速发展。否则,凭你们几个人的工资,也发展不到哪里去?我为什么要建三座公司大楼,三座职工宿舍,三座店面仓库套房,就是想分给二妹、三妹,酒楼建多了没用,只建一座。以后由谁经营,无关紧要。我认为父母生我兄妹三人,就是要同甘共苦,互相照顾,住在一起,不要分开。郑三山一家将来若不善待我三妹,家庭同样也发展不到哪里去。经营这样的大公司没有五千万元以上的资金周转是不行的,没有我的支持是办不成的。你们退休后可以办起公司,家庭就发展了。”
“读书王讲的话乃是肺腑之言,我一家一定善待行明,请放心。”张秀梅正色地说。
这时,王行莉把钱交给王行义,王行义拿给刘求说:“小意思,请收下,不要还。”
刘求接过钱苦笑说:“我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但有愧也得收下,谢谢读书王一家,告辞了。”
说完,上了王行明的小车,一起去上班。王行莉也告辞一家人,去上班。
……
李莲花既然想刻意培养王行莉,就常常去办公室观察王行莉,几个月来,她见王行莉作风正派,工作认真,能力很强,有着一副不怒而威的气质,字写得好像印刷的一样,心中很高兴。认为王行莉是当干部的料。王行莉的口很甜,见到李莲花,总是春风满面地向李莲花问好,向各科科长问好,就是平起平坐的职员们,王行莉也向他们问好。全局上下见王行莉为人这么好,都对王行莉很敬重。因为大家都知道王行莉是考上全省第一名,研究生毕业,读书王的三妹。如今局长是刻意培养王行莉,而王行莉却不认为自己是考上全省第一名,研究生毕业,哥哥读书王,二姐王行明,所以,大家很敬重她的为人。李莲花见全局上下都对王行莉很好,心花怒放,王行莉才工作几个月,就被提为办公室主任……
李莲花多次到人事厅反映说王行莉作风正派,能力很强,工作积极肯干,应该迅速提拔。人事厅也知道王行莉乃是当年考上全省第一名,清华大学深造,研究生毕业,才能可想而知。李莲花是刻意留王行莉在市人事局,想培养为接班人……认为李莲花做得对,厅长对李莲花说:“你再一年半就要退休了,王行莉当了办公室主任几个月后,就应该立即升调去某某县为人事局局长,人家财政厅知道王行明是个人才,当王行明去B县财政局当局长不到二个月就再提为市财政局副局长兼B县财政局局长。咱们人事厅可不是傻子,被人们议论抑制人才,王行莉要调到别个县人事局当局长后,省厅也提她为市人事局副局长兼某某县人事局局长、党组书记。到时你退休,王行莉就可以升调市人事局为局长了。你能培养王行莉这样的人才接班,市人事局必然在王行莉带领下成为省里先进的市人事局,人们必然赞你目光如炬,能发现人才,重用人才,是个正直无私,公正严明贵市贤明的局长。”
李莲花听了,心花怒放,这话不是已说到她的心里去吗?她一笑说:“领导夸赞,愧不敢当,我把市人事局当作自己的家一样,很希望培养一个正直无私,持议公平,又出类拔萃的人才来继承我的职位。前次王行莉的二姐拿档案交给本局时,我就想把王行明留在局里,刻意培养,谁知我来厅里开会时,副局长竟把王行明安排去市财政局,我回来后,非常后悔没有把这事告诉副局长。两年后,王行莉与读书王、王行明来本局,王行莉把档案交给我,我那时非常高兴,王行莉是读书王与王行明的三妹,也是考上全省第一名,清华大学深造,研究生毕业。我认为当年局里没有留下王行明,如今就留下王行明的三妹。王行莉上班后,我经过几个月的仔细观察,王行莉不但工作积极,能力很强,曾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我一一采纳,果然卓有成效。她又善于团结,全局上下与她亲密无间,写的字比印刷还好看,我仔细盘问,才知道她与读书王、王行明在清华大学读书时都先后被评为书法家,兄妹三人又都在清华大学先后入了党,这么优秀的人才,应该早以提拔,为国家为人民为本局多做一些事。所以,我刻意培养,我退休后,想把这个‘家’交给她,让她作为家长。我认为,以她的能力和聪明才智,一定能把本局治得比我好十倍。”

“你说得对!培养这么优秀人才非常正确,厅里会支持你。”
“谢谢领导的支持!告辞了!”李莲花喜笑颜开地走出人事厅。
……
刘伟、王行明举行婚礼的日子定在腊月廿四,由于王行义给刘求买家庭家具十万元,刘求、张秀梅就买了中档家具,花了一万多元,节省了近九万元钱。王行义看了家具,知道刘求节省,心中暗笑,也不点破,假痴不癫。因为他估计王行明拿给刘求还债的钱,刘求不会把钱都拿去还债,不过,张雄等几家亲戚,刘求会还,差不多不到十万元。这一来,刘求只有二十万元,所以,他拿十万元钱给刘求买家庭家具,刘求节省下来,就可以凑到三十万元,不用再去借钱了,这是在王行义计算之中。
王行义在腊月廿二去买了一辆小车,电视、收录机、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等,为他二妹备办了丰盛的嫁妆。
由于刘求在王家村没有亲戚帮忙,跟王行义商议,最后,由王行义出面请了自己一部分亲戚过去帮忙,亲戚们家庭其他成员参加王行明出嫁小宴,携小嫁妆去赵玉珠家。另外的亲戚还要为王行明办理了小嫁妆,这些小嫁妆只花一二百元而已,只有王雄心等最亲的,各拿一千元钱,都到赵玉珠家参加王行明出嫁的小宴,和帮一点小忙。
王行义拿了一本存折,存款一千万元,敞开着,放在一面玻璃内让人们看。
刘求、张秀梅按照赵玉珠讲的方案,点了迎娶队伍,挑盘担到赵玉珠家,指挥这队队伍的头是刘伟的上司许局长。许局长跟王行义是忘年交,他把聘金三十万元交给王行义说:“读书王,我被刘局长封为这支队伍的头,以前已交给你聘金五十万元,这次三十万元,共八十万元,拿去吧!”
王行义把钱交给赵玉珠,然后对许局长说:“我以前曾经说过,不管聘金多少,我给行明的嫁妆是聘金的十倍。如今刘求拿八十万元聘金,按我当时说的嫁妆是八百万元,小车等都算在内,可是这些钱我拿不出来,我就给行明一千万元。你看这本存折。”说完,拿出那面玻璃给许局长看。
许局长看了,羡叹不已。
按照风俗,女儿出嫁要哭,父母及一家人也都要哭,表现出依依不舍的意思。赵玉珠与王行明相搂着,大哭不已,王行莉搂着王行明哭得更厉害,吴红梅也跟着哭,王允文、王行义也哭……
刘求、张秀梅欢天喜地,总算把王行明娶回家了!亲戚们无不羡叹:啊!嫁妆一千万元的存折,还有小车、电器……
……
廿四早晨,刘求的宾客们纷纷来到,参加婚宴,刘求虽然穷,但毕竟是市公安局局长,张秀梅是市财政局局长,平时对同事、同学都有家事往来,所以,这些人也是礼尚往来。县、市公、检、法三家上下很多人来参加,县、市财政局上下及县、市工商局上下也有许多人来。由于刘求穷,平时参加人们喜事也只记一百元,二百元,人们按贺仪簿上也加钱不多,几家亲戚由于刘求还钱时不高兴,只派儿子来,张雄也派儿子来参加,贺仪记一百元、二百元。刘求在本村中只与自己的几家亲戚往来,这次也只有这几家亲戚来,其他人一个也没有来。
因为人们都是按贺仪簿上记的贺仪进行礼尚往来,所以,参加婚宴的大小官员很多,但贺仪收得不多,不到十万元。
婚宴之间的答拜只有八千多元。
人们见刘求家庭那么穷,如今娶了读书王的二妹为儿媳妇,得了这么一座公司大楼的产业,一千万元嫁妆,还有小车等,无不羡叹,这刘伟真幸运,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富家小姐,还得了这么多产业……这个小姐是当年考上全省第一名,清华大学的校花,研究生毕业,如今是副处级干部……刘求、张秀梅的两袖清风,如今有了这样的好报……从今以后,刘求一家人太幸福了……
……
三朝已过,新娘新郎回娘家,赵玉珠一家举行了丰盛的小宴,请亲戚们赴宴。
宴中,按风俗来个小答拜,王雄心端着大木盘,引着王行明、刘伟先尊王允文爸爸,王允文拿一本存折敞开笑着说:“爸爸不会赚钱,只给你们一百万元。”
接着尊赵玉珠,赵玉珠也拿一本存折敞开,笑着说:“妈妈也不会赚钱,只有这点小意思,一百万元。”
接着尊王行义哥哥,王行义笑着说:“哥哥虽然赚了一点小钱,但不能凌驾爸爸妈妈之上,一百万元钱给你们,小意思!小意思!”便把一本存折敞开,放在盘中。
再尊吴红梅大嫂,吴红梅笑着说:“为嫂是赚了一点钱,也不能凌驾于爸爸妈妈之上,一百万元钱而已,说完,开了包的拉链,把一百万元现金放在盘中。”
又接着尊吴申伯父,李翠花伯母,一个人十万元。吴申、李翠花的答拜是吴红梅先拿给他们,顾全面子而已。
接着尊亲戚们,亲戚们最少一个人二百元……
这次王允文的爸爸妈妈没有回家,原因是感冒。王允武因嫉妒王行义一家,沒有回家。这一来,与王行义一家已分裂了。其实,王老汉夫妇没有感冒,王允武电话说感冒。王允文去请王老汉夫妇回家,王老汉推说明天回家,王允武口里答应明天陪王老汉夫妇回家,结果都没有回家。这使王允文一家对王允武一家非常痛恨,王行义再打电话给王允武,王允武就说王老汉夫妇感冒,他一家也很忙。王行义非常生气地说,那么,你以后的家事,我一家也很忙。王允武说,很忙好呀……
这个小答拜,王行明收了四百三十多万元钱,跟结婚的大答拜相比,那真是天渊之别的距离。
本村中风俗去请新娘回娘家必须是男孩,是新娘的弟弟,哥哥是不行的,新娘如果没有弟弟,就叫最亲的,小于新娘的,又与新娘同辈的,条件必须是知道这路程的,未结婚的男孩。王行义最亲的是王允武的儿子,早就成家了,但也没有回家。只有王雄心的小儿子,已二十四岁了,尚未完婚,所以赵玉珠叫王雄心的小儿子王德旺去请堂姐回娘家。王德旺认为已二十四岁了,有点不好意思,经赵玉珠再三动员,勉强前往。赵玉珠先告诉王行明最少拿十万元之礼,王行明就索性拿二十万元给王德旺。王德旺说:“谢二姐!”
王行明一笑说:“自家姐弟,不用谢!”
……
王德旺虽然已二十四岁,但还是孩子气,他想去把爸爸妈妈吓了一大跳,开心!开心!他回家也不问爸爸妈妈,却把包放在大厅桌子上,对王雄心夫妇说:“爸爸妈妈,来看我这包里是什么东西?”
王雄心拉开拉链,见是钱,拿出钱来一数,惊讶地问:“哪来这么多钱?”
王德旺得意地说:“我去请二姐,二姐拿的。”
他妈妈诧异地问:“二姐拿了这么多钱?”
“是呀!”王德旺笑逐颜开地回答。
“这是你私的钱。”王雄心说:“你自己存下来,留待以后结婚花用,或做生意成本。”
“结婚还早嘛!”王德旺接着说:“应该拿去还家庭的债,咱们欠行义哥那么多钱,先还这些,其他的慢慢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